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构及制度创新研究

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构及制度创新研究

论文摘要

合作金融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后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推广。目前,正式制度中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和合作金融三部分组成,其中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与基础。在我国经济社会转轨时期,由于农村合作金融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多变的历史原因,使得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方向、宗旨及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合作制原则,发生了变异。为此,农村信用合作金融体系的重新建构势在必行。本文运用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以比较分析、供求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出发,对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演进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农村合作金融现实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与政府在合作金融发展方面的博弈;论证了以合作制原则为核心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有效率的,是有其大力发展空间的;结合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特点,指出了对原有农信社的有限改革不符合未来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与要求,提出了对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组织体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和外部环境改革创新的路径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系统回顾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论题。第二章是对合作金融相关范畴的界定和对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状况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探寻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章是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对农村金融需求、金融供给及效率进行了论述,从而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重构寻找突破口。第四章是在揭示我国传统合作金融缺陷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与组织体系重构。第五章研究了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问题。提出转轨时期重新建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不仅要在合作金融组织产权界定、法人治理、经营机制等内在方面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同时也应充分重视在农村合作金融法律支持、监督管理领域的创新和改革,以及包括规范政府支持和培养现代合作意识等良好外部环境的营造,内外兼修,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保障。

论文目录

  •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1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研究评述
  • 第二章 合作制度——农村合作金融制度
  • 2.1 合作及合作制
  • 2.1.1 合作的范畴
  • 2.1.2 合作制度的形成
  • 2.2 现代合作制与合作金融的产生
  • 2.2.1 现代合作制度的产生
  • 2.2.2 合作金融机构的产生及特点
  • 2.2.3 合作原则和信用合作原则的确立
  • 2.3 合作金融组织
  • 2.3.1 合作金融组织存在的历史根源
  • 2.3.2 合作金融机构的边界
  • 2.4 现代境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
  • 2.4.1 境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及现状
  • 2.4.1.1 欧洲主要国家农村合作金融概况
  • 2.4.1.2 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
  • 2.4.1.3 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
  • 2.4.1.4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
  • 2.4.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模式比较
  • 2.4.2.1 单元金字塔模式
  • 2.4.2.2 多元复合模式
  • 2.4.2.3 半官半民的“两节鞭”模式
  • 2.4.2.4 “二三三”模式
  • 2.4.2.5 世界各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供给、需求与效率分析
  • 3.1 合作金融组织的效率基础
  • 3.1.1 合作金融的经济学基础
  • 3.1.2 合作金融组织的效率
  • 3.1.3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经济基础及社会环境
  • 3.1.4 当前典型农村社会主要特征
  • 3.2 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3.2.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
  • 3.2.2 农户的金融需求
  • 3.2.3 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 3.2.4 县级地方政府的金融需求
  • 3.3 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 3.3.1 农村信用社的供给
  • 3.3.2 民间金融的供给
  • 3.4 合作金融的生存与发展:博弈分析
  • 3.4.1 农村金融现状博弈——重复剔除的最优策略均衡
  • 3.4.2 农村合作金融途径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博弈
  • 3.4.3 多重纳什均衡分析
  • 第四章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发展模式探讨
  • 4.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
  • 4.1.1 农村合作金融应坚持合作制原则
  • 4.1.2 自下而上成立合作银行体系
  • 4.1.3 不断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功能和手段
  • 4.1.4 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立法
  • 4.1.5 加强政府对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扶持
  • 4.2 传统合作金融模式及其缺陷
  • 4.2.1 农村合作金融功能异化及其影响
  • 4.2.1.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历程
  • 4.2.1.2 转轨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表征
  • 4.2.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功能异化的制度根源
  • 4.3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
  • 4.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重建原则与框架
  • 4.4.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建构框架
  • 4.4.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微观基础重构
  • 4.4.3 农村非正规合作金融的规范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发展的相关对策
  • 5.1 合作金融产权设计及其实现形式
  • 5.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方向与结构选择
  • 5.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创新路径选择
  • 5.4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法人治理结构与经营机制创新改革
  • 5.4.1 合作金融的法人治理结构
  • 5.4.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创新路径
  • 5.5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经营方式创新:非商业化经营和商业化营有机结合
  • 5.6 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体制创新:金融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
  • 5.6.1 经营管理体制的合作制核心原则
  • 5.6.2 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
  • 5.7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改革与创新
  • 5.7.1 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 5.7.2 建立适当的政府支持体系
  • 5.7.3 培育社会合作意识,构建农村合作金融认同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信用合作社档案管理制度建设[J]. 国际公关 2019(05)
    • [2].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J]. 农技服务 2017(16)
    • [3].浅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8)
    • [4].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风险及应对机制问题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7(01)
    • [5].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J]. 上海农村经济 2016(04)
    • [6].重新设计中国的农业金融体系[J]. 中国乡村发现 2017(02)
    • [7].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息不对称的分析与思考[J]. 魅力中国 2009(28)
    • [8].固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J].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4(05)
    • [9].新时期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转型为农村合作银行的必要性[J]. 时代金融 2014(03)
    • [10].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3(01)
    • [11].浅谈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分配机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3(04)
    • [12].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服务创新与风险防范[J]. 黑龙江金融 2013(06)
    • [13].试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共生机理构建[J]. 农村金融研究 2012(11)
    • [14].准格尔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J]. 红旗文稿 2011(03)
    • [15].数据挖掘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系统中的应用[J]. 吉林农业 2011(11)
    • [16].现状与问题:农村信用合作社法律性质探析[J]. 甘肃金融 2010(02)
    • [17].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刍议[J]. 上海农村经济 2010(01)
    • [18].改善新疆农村信用合作社外部环境的对策研究[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9(01)
    • [19].谈如何增强新疆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内部动力[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9(03)
    • [20].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消费导刊 2009(23)
    • [21].农村信用合作社路在何方[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10)
    • [22].雷发巽式信用社在爱尔兰移植失败的启示[J].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8(10)
    • [23].合作金融本质坚守与功能创新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评析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J]. 农村金融研究 2018(01)
    • [24].做好金融服务 构建多彩文化——贵州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助力贵州文化产业发展[J]. 当代贵州 2017(43)
    • [25].浅析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09)
    • [26].从支农视角谈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以河南省为例[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5)
    • [27].湖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控制[J]. 财会通讯 2012(26)
    • [28].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现状及政策扶持建议[J]. 财会月刊 2011(14)
    • [29].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为社区银行的路径选择[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05)
    • [30].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动因与对策分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9)

    标签:;  ;  ;  

    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构及制度创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