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LF炉电流电压解耦方法研究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直流LF炉电流电压解耦方法研究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论文摘要

LF钢包精炼炉是国内外最为流行的炉外精炼方式。钢包炉通常采用三相交流电弧加热。随着直流电弧炉技术的发展,钢包炉也采用直流电弧加热,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尤其是在耐火材料消耗指数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本项目采用炉底阳极形式的直流LF钢包精炼炉,是将一根石墨电极控制在具有一定电阻的熔渣层中,使石墨阴电极与金属熔池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直流电压加在电极上时,阴极产生电弧。直流电通过阴阳极、电弧、电渣构成回路,达到对钢水加热的目的。本文针对某钢铁集团技术中心实验工厂新建项目——2吨直流LF精炼炉系统,采用西门子S7—300及ET200S系列PLC设计了基于PROFIBUS—DP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整个精炼过程的控制。利用西门子公司的WinCC组态软件,完成上位机监控软件组态,实现现场数据实时记录和监控。设计了冶炼计时、记录查询、读写工艺参数等具有Windows风格的动态操作画面。在LF炉内钢水的加热速度和温度完全由电流控制系统和电压调节系统决定。电流控制通过调节石墨电极升降速度和插入深度实现,电压控制通过调节直流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实现。然而,电极插入深度既影响电流大小,同时也影响供电电压的大小,形成较强的耦合作用。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同时考虑到LF炉非线性、时变、没有准确数学模型的特性,尝试设计了一种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器。它是把传统PID方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对LF的电流电压进行解耦控制,从而使被控对象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满足控制要求。论文详细地介绍了直流LF炉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PLC系统选型、控制软件的编制等内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LF炉简介
  • 1.2 国内外直流LF炉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 1.3 解耦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传统解耦方法
  • 1.3.2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解耦方法
  • 1.3.3 自适应解耦方法
  • 1.3.4 智能解耦
  • 1.4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的任务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直流LF炉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 2.1 LF精炼功能
  • 2.1.1 埋弧加热
  • 2.1.2 底吹Ar搅拌
  • 2.1.3 白渣精练
  • 2.1.4 还原性气氛
  • 2.2 LF炉生产工艺步骤
  • 2.3 直流LF炉供电系统和重要设备介绍
  • 2.3.1 供电系统
  • 2.3.2 主要设备
  • 2.4 小结
  • 第三章 直流LF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3.1 基础自动化设计
  • 3.1.1 系统电气控制要求
  • 3.1.2 控制系统的配置
  • 3.1.3 基础控制系统电气设计
  • 3.1.4 控制层PLC系统的配置
  • 3.1.5 上位机的选择
  • 3.2 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的网络结构及通讯
  • 3.2.1 PROFIBUS DP现场总线技术简介
  • 3.2.2 PROFIBUS—DP系统配置和设备类型
  • 3.2.3 电子设备数据文件(GSD)
  • 3.2.4 系统网络结构的设计
  • 3.3 MODBUS通讯简介
  • 3.4 小结
  • 第四章 直流LF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 控制系统PLC程序的设计
  • 4.1.1 直流电压控制
  • 4.1.2 MODBUS通讯
  • 4.1.3 电极升降控制
  • 4.1.4 底吹Ar流量控制
  • 4.1.5 钢包车控制
  • 4.2 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2.1 WinCC组态软件概述
  • 4.2.2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 4.3 小结
  • 第五章 直流LF炉解耦控制方法研究
  • 5.1 常规PID控制简介
  • 5.1.1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
  • 5.1.2 数字PID的控制算法
  • 5.1.3 PID控制的特点
  • 5.1.4 PID控制的编程实现
  • 5.2 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5.2.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 5.2.2 多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组成
  • 5.3 PID神经元网络
  • 5.3.1 传统PID控制方式的局限性
  • 5.3.2 神经元网络的局限性
  • 5.3.3 神经元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发展现状
  • 5.4 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方案
  • 5.4.1 PID神经元网络
  • 5.4.2 PID神经元网络的前向算法
  • 5.4.3 PID神经元网络的反向算法
  • 5.4.4 算法实现和仿真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绝缘石墨电极夹持装置在LF炉炼钢设备中的应用[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02)
    • [2].LF炉白渣精炼生产实践[J]. 冶金与材料 2019(05)
    • [3].转炉冶炼和LF精炼创新工艺研究[J]. 山西冶金 2017(03)
    • [4].LF炉精炼工艺优化和设备改造生产实践[J]. 中国设备工程 2019(22)
    • [5].LF精炼炉水冷炉盖结构优化实践[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7(08)
    • [6].35KV LF炉过电压分析及抑制技术研究[J]. 冶金设备 2016(05)
    • [7].LF精炼渣低氟化研究进展[J]. 中国冶金 2014(06)
    • [8].LF精炼渣成分对硫容量的影响[J]. 江西冶金 2012(06)
    • [9].LF炉精炼渣的开发和应用[J]. 煤炭技术 2009(04)
    • [10].炼钢厂LF炉石墨电极消耗实践[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02)
    • [11].提高LF炉精炼钢包使用寿命的方法[J].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6(05)
    • [12].高职“全程导师制”实施体系构建——以LF学院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5(11)
    • [13].50t LF炉精炼渣系优化效果分析[J]. 莱钢科技 2014(03)
    • [14].锰矿石LF合金化热力学、动力学分析及生产实践[J]. 炼钢 2013(06)
    • [15].LF炉生产工艺优化及在铸钢件上的应用[J]. 热加工工艺 2014(07)
    • [16].LF电气特性分析及供电制度优化[J]. 钢铁 2013(04)
    • [17].唐钢150t LF精炼温度控制优化工艺实践[J]. 山西冶金 2012(03)
    • [18].基于改进LF算法的雷达信号分选[J]. 航天电子对抗 2011(04)
    • [19].LF炉液压系统的设计[J]. 中国重型装备 2010(01)
    • [20].LF炉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 矿业工程 2018(02)
    • [21].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7(10)
    • [22].纺莱赛尔LF的清梳联工艺优化[J]. 棉纺织技术 2017(09)
    • [23].150t LF工艺操作与供电制度优化[J]. 特殊钢 2013(01)
    • [24].浅析LF炉精炼渣冶金性能的研究现状[J]. 科技与企业 2013(05)
    • [25].偏心底电炉+LF炉冶炼不锈钢、阀门钢工艺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26].论重庆话疑问词“好久”的例外LF移位[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7].LF精炼炉混合特性及夹杂物去除的水模型研究[J]. 钢铁 2009(12)
    • [28].覆盖广义粗糙集理论中的LF拓扑方法[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01)
    • [29].50t LF炉浅处理快速脱硫工艺实践[J]. 南方金属 2016(01)
    • [30].基于灰箱模型的LF精炼终点温度预测[J]. 工程科学学报 2016(S1)

    标签:;  ;  ;  ;  

    直流LF炉电流电压解耦方法研究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