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扩散之间寻求平衡 ——以伊朗核问题为例

在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扩散之间寻求平衡 ——以伊朗核问题为例

论文摘要

伊朗核危机自2003年爆发以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它之所以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原因之一是伊朗作为一个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敢与美国在核问题上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这不禁让人好奇是什么让伊朗有如此的勇气和力量;原因之二就在于伊朗核问题反映出当今核不扩散领域的一个两难问题,即如何在确保无核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同时,又能有效防止核武器的扩散。核能利用对于伊朗来说不仅具有维护自身安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被赋予了大国复兴的梦想和光环,因此核能利用已经触及了伊朗的核心国家利益。同时,伊朗一直声称自己作为NPT的成员国,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且发展核能的目的只是民用,从未想获得核武器;而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来说,伊朗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和NPT的成员国,其在核问题上的讳莫如深和不透明性使国际社会对伊朗在核问题上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认为伊朗打着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发展核武器。诸大国从自身利益和国际安全出发不仅否定伊朗拥有发展核武器的权利甚至企图剥夺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伊朗核问题爆发以来联合国先后通过四轮针对伊朗核问题的制裁决议,但制裁并没有改变伊朗的强硬态度,反而使伊朗核问题陷入了僵局,伊朗在核问题上距离实现其目标越来越近。事实上,伊朗核问题并不仅仅是防扩散问题,它更是在核不扩散体制下将大国利益、地区利益、宗教问题、安全问题等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以伊朗核问题为例,通过分析伊朗核问题相关各方政策背后的利益取向,来分析伊朗核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及国际社会为何在伊朗核问题上陷入困境,进而为探寻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即通过在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扩散之间找到平衡来为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找到一种可能的路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四、文章结构
  • 第一章 从伊朗核问题看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扩散之间的困境
  • 第一节 历史回顾
  • 第二节 安理会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四个制裁决议
  • 一、安理会第1737号决议
  • 二、安理会第1747号决议
  • 三、安理会第1803号决议
  • 四、安理会第1929号决议
  •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伊朗发展核项目的动力因素及其与国际社会的矛盾分析
  • 第一节 伊朗发展核能的动力
  • 第二节 推动伊朗可能发展核武器的主要因素
  • 一、内政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三节 伊朗与国际社会在核项目上的矛盾分析
  • 一、伊朗与国际社会的做法都是合法的吗
  • 二、伊朗与国际社会在核项目上的分歧点
  • 第三章 国际社会在伊朗核问题上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体制局限
  • 第二节 大国角逐
  • 一、美国
  • 二、欧盟
  • 三、俄罗斯
  • 四、中国
  • 第三节 地区困境
  • 一、伊朗与阿拉伯国家
  • 二、伊朗与以色列
  • 第四章 在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扩散之间实现平衡:伊朗核问题的启示
  • 第一节 伊朗核政策需要在国家利益和国际现实之间实现平衡
  • 第二节 国际体制应在权利义务、无核有核之间实现平衡
  • 第三节 国际社会应在核不扩散体制的权利义务、有核无核之间实现平衡
  • 第四节 大国应在自身利益与国际防扩散之间实现平衡
  • 第五节 美国应在自身战略与国际安全之间实现平衡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印度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政策现状及前景[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0(01)
    • [2].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及其局限性研究[J]. 南方论刊 2017(11)
    • [3].核不扩散机制还有多大约束力[J]. 党员文摘 2018(01)
    • [4].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遵约动力分析——以联邦德国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例[J]. 理论界 2015(04)
    • [5].奥巴马政府对伊反核扩散政策遗产评介[J]. 美国问题研究 2016(01)
    • [6].核不扩散机制的危机[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09(06)
    • [7].攻击利比亚重创西方核不扩散政策[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11(05)
    • [8].核不扩散,前景何在?[J]. 社会观察 2013(04)
    • [9].中国参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实践进程分析[J]. 国际论坛 2012(03)
    • [10].核不扩散机制为何“如此受伤”[J]. 法制与社会 2011(19)
    • [11].论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发展的回应模式[J]. 学理论 2010(12)
    • [12].论核不扩散机制的缺陷[J]. 法制与社会 2010(22)
    • [13].伊朗对核不扩散机制的认知及其根源[J].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0(05)
    • [14].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困境与朝核问题[J]. 和平与发展 2010(03)
    • [15].美国国内对核不扩散政策的反思[J]. 理论界 2009(01)
    • [16].冷战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危机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04)
    • [17].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现状、挑战与前景[J]. 当代世界 2009(06)
    • [18].美国政府核不扩散政策的变化及对国际安全的影响[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03)
    • [19].从国家身份视角看中国参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J]. 理论视野 2009(09)
    • [20].试析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J]. 当代亚太 2009(06)
    • [21].论核不扩散体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2].核不扩散机制的缺陷及面临的挑战[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3].浅析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深层悖论——以美印核关系为案例[J]. 国际论坛 2008(01)
    • [24].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研究综述[J]. 太平洋学报 2008(01)
    • [25].美国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危机及对策[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6].印度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政策演变及根本动因[J]. 南方论刊 2019(10)
    • [27].中国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1978—1992)[J].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6)
    • [28].试析福特政府对韩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兼与卡特政府对巴基斯坦的核政策比较[J].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9(01)
    • [29].试析核不扩散机制的长久维持[J]. 国际政治研究 2008(04)
    • [30].美国地区战略与核不扩散政策[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02)

    标签:;  ;  ;  ;  

    在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扩散之间寻求平衡 ——以伊朗核问题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