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铁路学堂研究

晚清铁路学堂研究

论文摘要

铁路学堂,在晚清作为一项新兴事物,它的创办要归结于多种动力的共同推动,其中内在驱动力是基于铁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及维护利权的需要。从最早附设在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的铁路班到甲午战后第一所铁路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的创办;从最初只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到宣统年间铁路管理人才的重视;从开始以官办铁路学堂为主到清末各省铁路学堂的相继出现,这一系列变化折射出铁路学堂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艰难的过程。尽管铁路学堂在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遭遇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与阻挠,如政治动乱波及学堂被毁、办学经费的匮竭等等,透过这些局限,在今天我们不仅看到了当时办学的艰难,更看到的是办学艰难中难能可贵的坚持,应该说,晚清铁路学堂不管是在培养铁路建设人才上,还是在推动近代新式教育发展中,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有着功不可没的影响力。本文以晚清铁路学堂创办的动力结构分析为切入点,对晚清铁路学堂的演变、管理及其教学进行了考察,揭示铁路学堂在晚清的办学特色、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局限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四、研究对象界定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晚清铁路学堂创办的动力结构
  • 第一节 晚清铁路学堂创办的助成力分析
  • 一、近代初期学习西学的社会思潮的涌现
  • 二、洋务运动时期大量新式学堂的创办
  • 三、甲午战后戊戌维新时期对教育的重视
  • 四、清末学制建立明确的管理规则
  • 第二节 晚清铁路学堂创办的内驱力分析
  • 一、铁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 二、维护铁路利权
  • 第二章 晚清铁路学堂的演变、管理与教学
  • 第一节 晚清铁路学堂的演变
  • 一、官办铁路学堂创办概况
  • 二、各省创办的铁路学堂
  • 第二节 晚清铁路学堂的外部管理考察
  • 第三节 晚清铁路学堂的课堂教学
  • 一、学制与课程设置
  • 二、教学方法考察
  • 三、晚清铁路学堂的教学特色分析
  • 第三章 晚清铁路学堂的评价
  • 第一节 晚清铁路学堂的作用
  • 一、铁路学堂对人才的培养
  • 二、成为维护与捍卫利权的一股新的社会力量
  • 第二节 晚清铁路学堂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 一、清政府对私人捐资助学或办学的鼓励
  • 二、学校日常管理要求严格
  • 三、清末学制建立明确的学堂规定的推动
  • 第三节 晚清铁路学堂创办的局限
  • 一、急功近利的办学心理对培养人才的限制
  • 二、相关管理制度的欠缺对学堂发展的局限
  • 三、政局动乱对铁路学堂办学的掣肘
  • 四、国家财政匮竭对学堂办学的限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唐山路矿学堂铁路工程、机器科课程表
  • 附录二: 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高等班英文两班(甲、乙班)课程表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南交通大学之出生证——《奏为拟设立铁路学堂所需经费在火车脚价等项下酌加应用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西南交通大学:通世与通人的完美结合[J]. 故事家 2017(22)
    • [3].洋员与晚清洋务学堂的科学启蒙——以铁路学堂为例[J]. 文教资料 2019(04)
    • [4].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5月[J]. 教育 2014(14)
    • [5].两湖优级师范理化专修学堂[J]. 武汉文史资料 2014(04)
    • [6].政治漩涡中的教育: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创建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标签:;  ;  ;  

    晚清铁路学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