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以来我国玉米品种演变规律及未来育种对策研究

1982年以来我国玉米品种演变规律及未来育种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调查统计、比较分析和演绎推理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生态条件及育种目标等方面系统归纳了1982年以来我国玉米品种演变规律,揭示了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评价了遗传改良在玉米品种演变中的作用,阐明了各种育种方法和策略的变化及其效用,理清了品种资源的历史特点和利用价值。并提出了未来育种的对策和进一步发展思路,为开发玉米种质资源、进一步提高玉米育种和生产水平,积累了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玉米品种演变概况: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品种数量持续增加,具体表现为:由1982年的27814.50万亩上升到2005年的39537.15万亩,年种植10万亩以上的玉米品种面积之和也随种植面积的增加而增加,自1982年以来增加了一亿五千多万亩。年种植玉米品种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80年代的年均146个到90年代的年均205个,再到近五年的年均304个,年利用的玉米品种数量二十四年间增加了一倍。2我国主栽玉米品种的遗传组成和杂优模式及种质变化特征: 1982-1987年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是中单2号,且连续5年居第一位;1988-1994年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是丹玉13,且连续8年居第一位;1995-2000年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是掖单13,且连续5年居第一位;2001-2005年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是农大108,且连续4年居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郑单958仅仅推广5年,累计推广面积竞达到了13271万亩,并且推广趋势呈直线上升,而近几年其他品种呈下降趋势。主栽玉米品种的遗传组成变化规律:第一阶段(1982-1987年)中单2号为代表,以Mo17自交系为代表配制的杂交种是本阶段的明显特征。第二阶段(1988-1994年)丹玉13为代表,亲本以Mo17和黄早4为主。第三阶段(1995-2000年)掖单13为代表,亲本由M017、黄早4转向了掖478。第四阶段(2001-2005年)以农大108为代表,以78599选系为代表选育的P群自交系成为本阶段的主要特征。下一阶段(2006-)随着郑单958(郑58×昌7-2)的大面积推广,耐旱、抗倒、抗病、高产、稳产而又制种产量高的耐密型品种将是当今的主要品种特征。3我国玉米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育种单位庞杂,不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普通玉米育种仍占主体地位;种质资源过窄,研究工作滞后;缺乏制度创新。4未来我国玉米品种的发展需求:高产、抗病、特色玉米、资源高效利用与适应机械化。5我国玉米育种发展对策:加强育种基础材料创新研究,主要是加强国外种质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引进、研究和利用,野生玉米的驯化,以及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新类型;其次资源研究与育种相结合;国家应对资源研究进行扶持;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育种目标。6我国玉米主产区育种发展思路在我国玉米主产区应重点选育推广中早熟、耐密性强的饲用(粒用)、青贮、高油及优质蛋白等专用饲料玉米和高淀粉、加工型糯玉米等专用加工玉米品种。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品种的演变和杂种优势应用
  • 1.2 玉米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1.3 生产需求与育种目标
  • 1.4 特色玉米的开发利用
  • 1.5 抗性育种
  • 1.6 玉米育种产业的发展
  • 2 引言
  • 3 材料、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玉米品种演变概况
  • 4.1.1 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动态变化
  • 4.1.2 我国玉米品种利用数量动态变化
  • 4.1.3 我国玉米主栽品种推广面积的动态变化
  • 4.1.4 我国玉米主栽品种的动态变化
  • 4.1.5 我国主栽玉米品种的遗传组成
  • 4.1.6 我国主栽玉米品种的杂优模式及种质变化
  • 4.1.7 我国主栽玉米品种的变化特征
  • 4.2 我国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
  • 4.2.1 育种单位庞杂,不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
  • 4.2.2 普通玉米育种仍占主体地位
  • 4.2.3 种质资源过窄,研究工作滞后
  • 4.2.4 缺乏制度创新
  • 4.3 未来我国玉米品种的发展需求
  • 4.3.1 高产
  • 4.3.2 抗病
  • 4.3.3 特色玉米
  • 4.3.4 资源高效利用与适应机械化
  • 4.3.5 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 4.4 我国玉米育种发展对策
  • 4.4.1 加强育种基础材料创新研究
  • 4.4.2 品质育种
  • 4.4.3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育种目标
  • 4.4.4 加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 4.5 我国玉米主产区育种发展思路
  • 4.5.1 我国玉米主产区划分
  • 4.5.2 我国玉米主产区育种发展思路
  • 5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稻品种演变的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09(05)
    • [2].百年以来黑龙江省小麦品种演变的初步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01)
    • [3].吉林省玉米品种演变综述[J]. 中国种业 2012(10)
    • [4].大石桥市玉米品种演变与今后发展趋势探析[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 [5].常熟市水稻主栽品种演变[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0)
    • [6].玉米品种演变更新推动玉米生产大发展[J]. 农业与技术 2008(02)
    • [7].山东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特性的演变[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8)
    • [8].吉林省水稻品种演变与生产过程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
    • [9].黄岩40年西瓜推广品种演变与展望[J]. 园艺与种苗 2020(04)
    • [10].江苏啤酒大麦品种发展及其品质定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4)
    • [11].1950年以来山东省主推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J]. 分子植物育种 2012(02)
    • [12].我国小麦品种主要性状供给和需求演变[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2)
    • [13].绩溪县桑树品种演变及新品种推广应用[J]. 江苏蚕业 2013(01)
    • [14].昆山水稻品种的变迁与发展[J]. 上海农业科技 2012(02)
    • [15].寿光设施蔬菜品种演变与发展趋势[J]. 中国蔬菜 2015(06)
    • [16].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2(11)
    • [17].山东主要水稻品种演变及系谱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08(04)
    • [18].北京地区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水分的响应[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4)

    标签:;  ;  ;  ;  

    1982年以来我国玉米品种演变规律及未来育种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