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大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及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大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及介入治疗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大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4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分别按年龄分青中年组和老年组及有无狭窄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对脑大动脉血管的狭窄率、狭窄程度、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大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52/347(43.8%),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80/152(52.6%),颅外动脉21/152(13.8%),颅内外血管狭窄并存51/152(33.6%),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s=0.156 P<0.05),脑动脉狭窄组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动脉狭窄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是脑动脉狭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外。脑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高血压、血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与脑动脉狭窄有关,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是脑动脉狭窄独立风险因素。第二部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报告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06年12月期间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证实的颅内、外动脉狭窄≥7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4例。其中,颈动脉起始部狭窄11例、优势椎动脉开口部狭窄2例,颈动脉起始部及优势椎动脉开口部同时存在狭窄1例。采用局麻下股动脉改良的Seldinger技术穿刺,用自膨式支架12枚及球囊扩张支架3枚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动脉狭窄,12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均使用脑保护装置(保护伞)。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14例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残余狭窄率小于10%。术中2例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减慢,经使用阿托品后均恢复正常。一例患者术后48h内出现血压下降,经使用多巴胺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出现。手术成功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无症状出现,经颅多普勒(TCD)复查无再狭窄。结论对存在严重血管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可能是有效的、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论文目录

  • 第一部分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引言
  • 四、材料与方法
  • 五、结果
  • 六、讨论
  • 七、结论
  • 八、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引言
  • 四、材料与方法
  • 五、结果
  • 六、讨论
  • 七、结论
  • 八、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大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及介入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