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及其纤维束制备的研究

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及其纤维束制备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对旋转滚筒接收制备静电纺纳米纤维进行了研究。通过将静电纺丝与传统纺纱中的涡流纺纱相结合,自主研发了一种获取静电纺纳米纤维束的新型的接收装置,并对该接收装置的纺丝原理、纺丝工艺参数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研究了滚筒法制备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的纺丝工艺。选用质量分数为12%的聚丙烯腈(PAN)溶液作为纺丝液,当纺丝电压为12kV,纺丝距离为12cm和纺丝流率为0.01ml/min时,考虑到射流的稳定和节约能源,选取获取具有一定取向排列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的滚筒最佳转速为150rpm。然后通过在纺丝液中分别添加活性碳、氯化锂来制备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膜,研究了添加剂的加入对纤维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剂加入后都能改善纤维的取向程度,且氯化锂加入后,纤维在滚筒上的沉积面积减小。随着活性碳含量的增加,所得纤维的直径逐渐增加,而添加氯化锂后,纤维直径的变化不是很明显,但是当氯化锂含量为0.6%时,纤维间出现集束的现象。通过XRD分析可知,氯化锂的加入能提高聚丙烯腈大分子的规整排列。通过力学性能分析发现,随着活性碳含量的增加,纤维的力学性能变差,且活性碳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明显,而随着氯化锂含量的增加,纤维的拉伸应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且当氯化锂含量为0.6%时,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的拉伸应变提高。最后,采用漏斗型管道作为静电纺接收装置,并对漏斗后端的圆柱形管道切向抽真空,使得在整个漏斗型管道内部及漏斗口部分形成一定的气流场,从而对纤维进行集聚,形成纤维束。此外,采用质量分数为12%的聚丙烯腈溶液作为纺丝液,对新型静电纺丝装置的纺丝工艺参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了纺丝距离、纺丝流率、真空泵的抽气速率等因素对静电纺纳米纤维束的形成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当纺丝距离为3cm,纺丝流率为0.005ml/min,真空泵的抽气速率为6L/s时,能获得集束性能良好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束。当在纺丝液中添加0.6%的氯化锂后,纤维束的制取较纯的聚丙烯腈溶液容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静电纺丝
  • 1.1.1 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
  • 1.1.2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 1.2 静电纺中纳米纤维的形态
  • 1.2.1 无序状纳米纤维与取向排列纳米纤维
  • 1.2.2 螺旋状纳米纤维的制取
  • 1.2.3 多孔纳米纤维与中空纳米纤维
  • 1.2.4 其他新型静电纺丝装置
  • 1.3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束或纳米纤维纱的制备
  • 1.3.1 双电极法
  • 1.3.2 水浴法
  • 1.3.3 机械加捻法
  • 1.3.4 其他制备方法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滚筒法制备取向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2.1.2 静电纺丝溶液的配置及工艺参数的设置
  • 2.1.3 FE-SEM 形貌观察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滚筒转速对纤维直径的影响
  • 2.2.2 滚筒转速对纤维沿滚筒旋转方向取向排列的影响
  • 2.2.3 滚筒转速对纤维膜宽度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添加剂对取向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3.1.2 结构表征与力学性能测试
  • 3.1.3 试样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活性碳与氯化锂的加入对纤网形态的影响
  • 3.2.2 活性碳与氯化锂的加入对静电纺取向纤维直径的影响
  • 3.2.3 活性碳与氯化锂的加入对纤维取向排列的影响
  • 3.2.4 活性碳与氯化锂的加入对纤维结构的影响
  • 3.2.5 力学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漏斗型接收装置制备静电纺纳米纤维束的成形机理初析
  • 4.1 静电纺丝射流运动形态
  • 4.2 涡流纺纱原理
  • 4.2.1 涡流场的形成
  • 4.2.2 涡流纺纱成纱原理
  • 4.3 漏斗接收装置的成型构思
  • 4.3.1 漏斗型接收装置的构成
  • 4.3.2 漏斗接收装置的接收过程初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静电纺纳米纤维束的制备与工艺探讨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5.1.2 FE-SEM 形貌观察
  • 5.1.3 静电纺丝工艺参数设置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纺丝距离对静电纺纳米纤维束制备的影响
  • 5.2.2 纺丝流率对静电纺纳米纤维束制备的影响
  • 5.2.3 抽气速率对静电纺纳米纤维束成型的影响
  • 5.2.4 添加氯化锂后对静电纺纳米纤维束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置换法碳纤维束摩擦特性与改性[J]. 工程塑料应用 2020(02)
    • [2].表面处理对碳纤维束拉伸性能与强度分布的影响[J]. 当代化工 2020(08)
    • [3].碳纤维束间的摩擦磨损特性[J]. 复合材料学报 2019(08)
    • [4].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15(02)
    • [5].液体模塑成型工艺中纤维束横向渗透率的细观数值模拟[J]. 纺织学报 2015(08)
    • [6].怎样让肌腱更强壮?[J]. 大自然探索 2017(09)
    • [7].经密对2.5D碳纤维织造损伤影响的实验评价[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20(03)
    • [8].根据撕裂口纤维束特征鉴别猪、牛、山羊革[J].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9(04)
    • [9].碳/碳复合材料纤维束/基体界面强度的表征[J].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1(03)
    • [10].碳纤维束的浸渍方法[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09(05)
    • [11].相干纤维束质量分析[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8(02)
    • [12].压力除节机[J]. 中华纸业 2020(14)
    • [13].碳纤维束疲劳损伤失效试验[J]. 复合材料学报 2012(05)
    • [14].纤维束交叉起伏对缠绕复合材料刚度的影响[J]. 复合材料学报 2010(01)
    • [15].纤维束分布对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J]. 复合材料学报 2009(03)
    • [16].玻纤织物增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试验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7].织造中碳纤维束间的摩擦磨损试验模拟[J]. 摩擦学学报 2019(01)
    • [18].弥散张量成像的纤维束追踪重建面神经可行性研究[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3(01)
    • [19].搓丝处理后棉秆纤维束的形态特征及力学性能[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20].一种考虑纤维束交叉起伏时缠绕复合材料刚度的计算方法[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04)
    • [21].竹材宏观自仿生纤维束的拉伸性能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 2012(05)
    • [22].含纤维束截面形状变化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模型及刚度预报[J]. 复合材料学报 2012(06)
    • [23].玻璃纤维束增强聚氨酯泡沫的拉压力学性能[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01)
    • [24].相干纤维束技术参数的测量[J].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8(04)
    • [25].膝关节内侧髌股韧带纤维束应变的测量研究[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5(03)
    • [26].纤维束过滤技术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J]. 北方环境 2011(10)
    • [27].静电纺纳米纤维束的制备与表征[J]. 塑料 2008(05)
    • [28].高定义角度纤维追踪技术重建人脑颞顶枕区短纤维束连接[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8(10)
    • [29].牛血红蛋白在碳纤维束电极上吸附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30].纤维束增强复合材料的双层次随机扩大临界核模型[J]. 复合材料学报 2010(02)

    标签:;  ;  ;  ;  

    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及其纤维束制备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