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及康复指导治疗102例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肌电生物反馈及康复指导治疗102例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刘珊珊

(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武汉430100)

摘要:目的:针对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主要分析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相应的康复指导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共102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选用药物进行治疗)与治疗组(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康复指导进行治疗),每组均5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研究可知治疗组显效72.5%、有效25.6%、无效1.9%;对照组显效27.4%、有效58.8%、无效13.7%;治疗组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相应的康复指导进行治疗,能大幅度提升显效率,促使患者早点恢复健康,具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疗效;偏瘫;肌电生物反馈;康复

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康复指导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标准:入院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决策书,经头颅CT证实,初次诊断为脑卒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相关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1例,男22例,女29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47.53±2.03)岁;治疗组51例,男20例,女性31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48.46±2.12)岁;脑梗死72例,脑出血29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支治疗。例如,针对过高血压则合理控制血压;针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进行降血糖处理;合理调血脂以抗动脉粥样硬化;针对脑出血且出现脑水肿,则进行常规脱水降颅压处理;针对感染患者则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针对脑梗死患者,则给予其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及(20m)血塞通水针,从而帮助患者血液循环等。

治疗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康复指导进行治疗,具体如下:①肢体生物肌电反馈治疗:患者于病情稳定后,保持取卧位;②选用仪器为神经肌肉治疗仪PHENIXUSB4(法国EURADIS公司生产);③将3个电极保持直线放在患者瘫痪靶肌肉表面的皮肤上,注意电极间距1cm左右。同时,其能看清肌电值(反馈仪荧光屏上)且能听到声音信号(扬声器);④下肢取股内侧肌以及胫前肌,上肢取三角肌、屈肌、腕伸与手部肌肉。注意操作人员应该告知其如何利用反馈信号以合理控制瘫痪肌肉的功能;⑤在训练中肌电值一旦升高,必须及时告知患者且给予鼓励与信心;⑥配合康复指导,详见讨论部分。

1.3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Barthel指数与6级肌力法[2],研究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检查肌肉恢复情况,①显效:Barthel指数大于60分,大于3级肌力,患者自觉症状显著改善;②有效:指数40-60分,大于1级肌力,自觉症状得到缓解;③无效,低于l级肌力,指数低于40分,自觉症状没有缓解且加重。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以上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检验;以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研究可知治疗组显效37例(72.5%)、有效13例(25.6%)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3.1康复指导的具体方法

①心理:由于早期脑卒中偏瘫起病急,加上患者心理无准备,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医护者应满足其生理需要,且给予成功案例,院内科学的治疗康复方式,树立信心,以便患者配合治疗;②卧床期间,应该加以保持各个关节功能的具体位置。患者足底垫一块足板,从而预防足外翻与足下垂[3]。注意期其关节略曲,其下垫小枕。上肢肘关节微曲,手握小毛巾;指导患者每天定时进行“假想运动”(以意志相互配发出神经冲动),进而收缩瘫痪肌肉;③患者离床期间,让其渐渐变换卧位、半卧位以及坐位。当其躯干不易倾倒且有一定自控力,取坐位并保持30分钟。坐位时可立位训练(由高到低椅子进行);患者步行期间,坐位可保持平衡,抬腿离床面大于45度,即开始步行训练,例如由平地扶行渐渐到上下楼梯训练。

3.2分析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康复指导的疗效

在本文中,主要分析2014年7月-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共102例的临床资料,得出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30例、无效7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康复指导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康复指导过程中,利用情感交流,减轻患者沉重的心理压力,保证神经调节至最佳状态。且合理调动并充分发挥其潜力与残存功能,从物理上借助于仪器周期性的物理刺激,大幅度提升功能性运动,渐渐使患者具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极大改善了自觉症状,获得了很好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相应的康复指导进行治疗,能大幅度提升显效率,促使患者早点恢复健康,具有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翟宏伟,巩尊科,陈伟等.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2(32):535-536.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马宝山,周剑锋.肌电生物反馈及康复指导治疗102例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0(22):2784-2785.

标签:;  ;  ;  

肌电生物反馈及康复指导治疗102例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