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HBeAg阴性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构成比和抗病毒治疗状况的变迁及病毒基因型分析

山东地区HBeAg阴性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构成比和抗病毒治疗状况的变迁及病毒基因型分析

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人类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的重要病原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超过3000万人。HBV感染是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在6岁以前受感染的人群中,约25%在成年后将发展成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所以HBV感染是我国也是世界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和乙型肝炎肝硬化(乙肝肝硬化)可分为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两类。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HBV DNA阴转及肝功能改善后,一般病情趋于稳定;但部分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HBV DNA水平仍较高,肝组织病变仍继续进展,成为HBeAg阴性的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近年来,有关HBeAg阴性慢乙肝所占构成比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结果差别较大。另外,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或S基因序列≥4%,目前将HBV分为A、B、C、D、E、F、G、H 8个基因型。研究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HBV的基因型对了解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理、疾病演变过程临床诊治及其预后等特征也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本地区HBeAg阴性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所占构成比10年间的变化和采取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以及HBeAg阴性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与HBeAg阳性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毒基因型的差异,我们进行了本研究。材料和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1996、2001和2006年1~6月住院的全部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2561例。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检测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70℃低温冰箱冻存的2004年7月~2006年9月门诊和住院山东籍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220例血清标本的HBV基因型。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61例住院患者中,男女比例2024:537;年龄1~79岁,中位数38岁。在慢乙肝中,HBeAg阴性患者占23.8%;在乙肝肝硬化中,HBeAg阴性患者占到50%,高于慢乙肝中HBeAg阴性患者比例,P<0.01。纵向比较,1996年与2001年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所占构成比无差异(46.1%vs 44.4%),2006年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所占构成比(54.4%)高于1996和2001年,P=0.014。10年间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率(61.9%)高于乙肝肝硬化患者(46.0%),P<0.01;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率为50.0%,高于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率(38.8%),P=0.002,二者均低于HBeAg阳性患者(65.7%,53.2%),均P<0.01。185例慢乙肝患者,166例(89.73%)检测出基因型;3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27例(77.14%)检测出基因型。在可检测出基因型的193例患者中,存在C、B和B/C基因型,未见A、D、E和F基因型。HBeAg阴性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的C、B/C基因型分别为94.7%、5.3%和90.0%、10.0%,与HBeAg阳性患者无差异;未见单一B基因型和其他基因型。结论:本地区慢乙肝住院患者中,仍以HBeAg阳性患者为主。在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比例高于慢乙肝中HBeAg阴性患者比例,且近年来呈升高趋势并已超过HBeAg阳性患者的比例。本地区的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无论是HBeAg阴性还是阳性,HBV基因型均以C型为主;在HBeAg阴性慢乙肝和乙肝肝硬化中,未见单一基因B型。10年来CHB和LC-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率均呈上升趋势,但HBeAg阴性患者抗病毒治疗率均低于HBeAg阳性患者。由于HBeAg阴性患者年龄偏大,自发缓解率低,更易进展为失代偿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故应重视HBeAg阴性CHB和LC-B,尤其是HBeAg阴性LC-B的抗病毒治疗。专业医生应该有抗病毒治疗的观念,应该熟悉各种抗病毒药物的作用特点和最新进展,同时还应该了解病人的疾病和经济状况,根据循证医学的资料为患者量身定做治疗方案,即在循证医学的前提下采用个体化治疗。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论文正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3)
    • [2].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造影特征[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6(11)
    • [3].阴性症状在《伤寒论》中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1)
    • [4].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的对比研究[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05)
    • [5].三阴性乳腺癌中的VEGF表达及临床意义[J]. 广西医学 2013(06)
    • [6].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08(05)
    • [7].试论三阴性乳腺癌阴虚证及方药治疗[J]. 光明中医 2016(21)
    • [8].永不安分的灵魂[J]. 新华航空 2010(09)
    • [9].培养阴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预后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06)
    • [10].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 2009(08)
    • [11].齐拉西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09(20)
    • [12].工娱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 2009(18)
    • [13].基于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特征的诊治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3)
    • [14].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02)
    • [15].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进展[J]. 中外医疗 2010(19)
    • [16].上海地区Rh阴性人群中Rh分型和抗-D产生的关系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10(S1)
    • [17].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 中国药业 2009(23)
    • [18].浅谈乌鲁木齐地区RHD阴性献血者招募策略[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8(10)
    • [19].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况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2)
    • [20].培养阴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体会[J]. 当代医学 2013(04)
    • [21].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打造阴性文化代表之区[J]. 学习月刊 2012(12)
    • [22].宁夏回族自治区汉族与回族Rh阴性表型分布调查[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05)
    • [23].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A0)
    • [2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雌孕激素双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J]. 中国肿瘤临床 2011(03)
    • [25].办奥运为何要备Rh阴性血[J]. 人人健康 2008(13)
    • [26].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 2013(02)
    • [27].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01)
    • [28].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疗效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因素[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0(06)
    • [29].女性话语的突围之路——论埃莱娜·西克苏“阴性书写”进行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01)
    • [30].阑尾阴性切除153例临床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8(05)

    标签:;  ;  ;  ;  ;  ;  ;  

    山东地区HBeAg阴性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构成比和抗病毒治疗状况的变迁及病毒基因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