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调查及开发对策研究

甘肃省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调查及开发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保护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和民间体育运动项目的深远意义,他们提倡多渠道地发展民族体育文化,认为学校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基地。学校是推广和传播民族体育和民俗文化是继承和发扬民俗体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本研究主要通过查阅分析相关河西四县文史、文献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四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对河西地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优势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初步探索影响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研究试将民俗体育定义为:民俗体育是人类在长期民间生活方式中形成的一种具备继承性并受到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独特的文化现象。2甘肃省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呈现出以下特点:区域民族性、民族宗教性、宗教民俗性、文化传承性、教育认同性。3开发甘肃省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具有特定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4甘肃省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专职体育教师较少,且能掌握三项民俗技能的教师更少,学校场地、器材不足;民俗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只有较少部分的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设施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5甘肃省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师生均对民俗体育有较浓厚的兴趣、爱好,对本校开发民俗体育课程资源较为支持,但缺少师资和一定的经费支持.并提出以下建议:1开发和利用民俗体育资源应该坚持科学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合作性原则、可行性原则。2开发民俗体育人力资源时,对在职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对于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学生,应创造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的体育特长得以展现。聘请家长为校外体育辅导员,发挥家长的特长和作用,另外,校内外体育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他人的特长项目,弥补各自的不足,共同提高。3在开发民俗体育设施资源过程中,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制作简易器材。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合理布局,高效使用学校场地器材。行政管理部门或教育职能部门要提供民俗体育课程设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提倡多途径地开发和利用场地器材。4开发民俗体育项目资源时,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遵循: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动作难度的原则。并建立有效的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管理体系,为民俗体育的推广提供保障。5开发民俗体育信息资源时,学校应积极搜集多形式的民俗体育信息资源,培养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意识,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或其他的资源形式,校内外同行经常性交流,把最有用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本文旨在为发扬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构建地方体育课程和丰富、发展学校体育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方法支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体育全球化呼唤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
  •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多元化开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
  • 1.3 甘肃省少数民族典型民俗体育课程资源亟待开发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现状综述
  • 3.1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概念和分类的研究
  • 3.2 民俗体育研究
  • 3.3 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三者之间关系的概述
  • 3.4 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现状
  • 5.1.1 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人力资源现状
  • 5.1.2 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设施资源现状
  • 5.1.3 甘肃省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
  • 5.1.4 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项目在课外和校外的开展意识现 状与分析
  • 5.1.5 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信息资源现状和分析
  • 5.2 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 5.3 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势
  • 5.4 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5.5 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原则
  • 5.6 对策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西地区荒山造林面临的问题分析[J]. 防护林科技 2020(02)
    • [2].河西地区所见几类西夏农具考述[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19(01)
    • [3].浅谈河西地区绘画资源分类及利用[J]. 丝绸之路 2017(04)
    • [4].河西地区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7(24)
    • [5].从堡寨到村堡:明清河西走廊堡寨民居的功能演变[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6(04)
    • [6].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衰落原因探析[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7].浅析甘肃省河西地区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J]. 科技视界 2013(32)
    • [8].河西地区玉米制种管理模式的探讨[J]. 种业导刊 2013(02)
    • [9].河西地区甜叶菊扦插育苗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11)
    • [10].甘肃河西地区国光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 2017(06)
    • [11].甘肃省河西地区洋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 2016(11)
    • [12].甘肃河西地区早酥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 2016(10)
    • [13].西夏河西地区基层社会考察[J]. 西夏学 2011(01)
    • [14].两汉曹魏时期河西地区的屯田与农田水利[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 [15].丝绸之路河西地区魏晋墓彩绘砖画——六博新考[J]. 敦煌研究 2011(02)
    • [16].汉代河西地区的饮食消费初探[J]. 农业考古 2010(04)
    • [17].关于茂名市河西地区产业定位的探讨[J]. 茂名学院学报 2008(05)
    • [18].谈居延汉简中河西地区秋射活动的文化意义[J]. 中国包装 2019(12)
    • [19].对魏晋时期入迁河西地区移民的历史考察[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14)
    • [20].河西地区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03)
    • [21].元代河西地区屯牧述略[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1)
    • [22].南京河西地区软土成因及工程性质评价[J]. 山西建筑 2009(30)
    • [23].甘肃河西地区薰衣草栽培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9(24)
    • [24].甘肃河西地区日照辐射探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4)
    • [25].甘肃河西地区太阳能稳定性评估[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22)
    • [26].丰台河西地区产业布局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1)
    • [27].甘肃河西地区保护性耕作应用情况初步调查[J]. 中国水土保持 2018(05)
    • [28].河西地区学生自杀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02)
    • [29].浅议南京河西地区建筑物的纠偏与加固技术[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04)
    • [30].浅析河西地区制种玉米锈病流行的成因及防治经验[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07)

    标签:;  ;  ;  ;  ;  

    甘肃省河西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调查及开发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