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高中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比较

中韩高中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比较

论文摘要

教科书作为课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改革最直接地体现了各国最先进的教育理论。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建立的基础,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产生关键作用,是物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物理教科书中,中韩两国共同必修阶段的物理教科书更为凸显对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能力和品德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比较中韩高中共同必修阶段最新版本的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发现两国各自优势,以便我国取长补短。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法对中韩国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历史沿革,中韩两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等,中韩两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研发背景进行阐述。根据夏基松的教科书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分类,表层结构是深层结构赋予教材的表现形式,如各功能模块文字语言和图表等,因此本文将高中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表层结构分成了实验数量分布、实验体系结构、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插图语言四个部分进行比较。深层结构是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感要素构成的体系。教科书深层结构是通过知识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来体现深层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要素体系的。因此本文将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的深层结构分成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情感三个部分进行了比较,并使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进行数量分析和文本分析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1)从实验数量分布上,两国均十分重视力学实验,对于较难的原子学部分均放在高三年级。不同的是必修部分中国教科书中实验数量远远大于韩国,对于学生基础物理学力要求更高。(2)从实验体系结构上,两国均采取了多种实验方式,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探究实验、课外实验等。但是不同的是我国探究性实验虽然小于韩国探究性实验所占比重,在探究性上却优于韩国,能够做到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而不是照本宣科。(3)从实验器材选择上,两国均意识到实验器材生活化的重要性,但是不同的是两个国家贯彻实施的情况不同,韩国物理教科书中实验器材选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4)从实验插图语言上,两国实验插图均有妨碍实验探究性的现象,插图显示出实验结果,在语言上两国也都采取比较贴近学生的语言。不同的是,韩国教科书中实验插图更注重以人为本,插图不是以实验仪器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展现,并且插图中照片所占比例较高,比中国教科书具备更高的科学严谨性。(5)从科学素养培养上,中韩均重视通过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物理科学方法和科学观,不同的是两国教科书由于对实验探究性开放程度不同,对于科学方法的呈现方式和种类也不同,在实验生活化、前沿化等方面促使学生产生的科学观也有细微的差别。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对我国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的编写提出以下建议:(1)从物理实验上看,两国课程均为学科中心的课程,但在课程资源利用上有所不同。我国课程资源利用更加多元,尤其是教科书中实验部分体现更加明显,其中实验资源更加注重了DISLab资源的利用。研究性实验即课题研究也比韩国更加注重综合性。两国均注重实验在教学上的重要作用和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实验能力中最重要的实验设计能力,两国均以增加探究性实验比重的方式来突出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与韩国相比我国也还有改进方面。在保持我国物理探究性实验开放度高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更多的探究性实验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2)从教科书编写上看,两国均采取了螺旋上升式教材编写方式,但在中韩两国高中必修阶段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编写上有所不同。尤其是在课程内容组织编排上,我国还有所改进方面。在我国物理教科书原有的演绎方法的实验内容组织基础上,增加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的实验内容组织安排,丰富我国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科学方法运用的案例。(3)从科学素养上看,中韩两国均注重实验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但是韩国教科书比中国教科书更加生活化,韩国教科书实验部分无论是从实验器材、语言还是插图都更加贴近学生。因此增加我国物理教科书实验器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比重,语言更加贴近学生,加大我国物理教科书实验插图的投入,增加更具科学严谨性的照片而非漫画,物理是严谨的科学,不应为了重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过多地采用漫画等不科学严谨的实验插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物理实验
  • 2.2 教科书编写
  • 2.3 科学素养
  • 第三章 中韩高中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研发背景
  • 3.1 中韩高中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改革沿革
  • 3.2 中韩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部分比较
  • 第四章 中韩高中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比较
  • 4.1 中韩高中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表层结构比较
  • 4.2 中韩高中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深层结构比较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7(04)
    • [2].动量守恒定律应用浅析[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7(04)
    • [3].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 教育革新 2011(09)
    • [4].造成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教育革新 2008(12)
    • [5].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预习能力的培养[J]. 教育革新 2019(05)
    • [6].高中物理助教课件创意谈[J]. 浙江现代教育技术 2008(03)
    • [7].高中物理趣味实验探究——自动喂水器[J]. 内江科技 2019(11)
    • [8].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9(20)
    • [9].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 才智 2019(36)
    • [10].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翻转课堂的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1)
    • [11].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及实施建议[J]. 物理教师 2020(01)
    • [12].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研究[J]. 科技风 2020(07)
    • [13].巧用解题后反思提高高中物理解题实效性[J]. 教育观察 2019(33)
    • [14].高中物理通识教育之神奇的重心——用重心揭开“怪坡”神秘的面纱[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02)
    • [15].混合式教学对高中物理课程建设的启示[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9(24)
    • [16].指向深度探究的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复习[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01)
    • [17].中美高中物理“单摆”实验的比较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03)
    • [18].混合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育中的应用[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04)
    • [19].中国高中物理选修课程设置70年的回顾与反思[J]. 上海教育科研 2020(04)
    • [20].浅谈提升高中物理生态课堂品质的立意研究——以“库仑定律”的同题异构为例[J]. 物理教师 2020(04)
    • [2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4)
    • [22].高中物理微课设计和制作的四个关键点分析[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06)
    • [23].高中物理申辩式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06)
    • [24].以高考评价体系助推高中物理课程改革[J]. 中国考试 2020(06)
    • [25].高中物理学习的误区与应对分析[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11)
    • [26].基于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策略[J]. 才智 2020(15)
    • [27].高中物理实验安全酒精灯及支架设计[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15)
    • [28].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调查及突破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8)
    • [29].网络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8(22)
    • [30].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 华夏教师 2018(36)

    标签:;  ;  ;  ;  

    中韩高中物理教科书实验部分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