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界画论文-金琳

传统界画论文-金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界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严谨,亭台楼榭,写意,创新

传统界画论文文献综述

金琳[1](2017)在《中国传统界画的艺术内涵及当代借鉴与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古至今,文字与绘画都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画凭借着它悠久的发展历史,被视为世界文化之瑰宝,体现出我国古人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包括政治、宗教、道德、文艺、建筑等的思考与认知。中国画技法的门类众多,独具特色的界画就是笔者在本文当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界画创作是主要描绘建筑物与山川美景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大自然造物的力量,反映出大自然与人类的和平共处。而界画在我国的发展史也是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的转折,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趋势让笔者对于界画的研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结合几个重要时期文化、政治、人文的背景来看,笔者发现,界画无论是兴盛还是逐步的走向衰败都归结于它创作的根本宗旨“工整写实,造型准确”。这样的宗旨是界画创作的灵魂所在,在发展初期界画所表现出的强硬的造型基础与夯实的写实能力,以及对于国家繁荣昌盛,政治局面稳定的一种体现,得到肯定并迅速发展,但与后期文人墨客喜好的那种不拒法度、任意挥洒、直抒胸臆,追求简单古朴之意境背道而驰,因此界画后期由于未受到大部分画家的亲睐从而逐渐走向衰败。通过对于界画的研究,不可否认的是界画拥有着高度的审美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应得到我们的格外重视,并且界画中所体现出画家们严谨细腻的精神,也正是我们所需要借鉴及学习之处。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界画中艺术内涵的学习研究与探索,来达到借鉴学习之目的,从而推动我们当代绘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6-30)

李世明[2](2014)在《论接受美学视野下手绘效果图与传统界画的整合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界画与手绘效果图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两大环境艺术设计手段,已经逐渐进入了"边缘化"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理念及形式无法满足受众的"期待视域"。在接受美学视野下,对界画与手绘效果图进行整合与互动既有利于理解受众的期待视域,又为改变这种"边缘化"地位提供新途径,对手绘效果图和界画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要通过扩大"审美距离",为界画和手绘效果图的创新寻找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期刊2014年11期)

王鑫,单军[3](2014)在《环境适应性、界画与晋中传统聚落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适应性是人居空间的属性之一,在传统聚落中亦有体现。晋中传统聚落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从形成伊始到演化发展,聚落形态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要素息息相关。通过界画的空间图解和晋中聚落案例的实证分析,总结归纳该地区的传统聚落形态特征,阐释聚落和环境的整体性、同构性、动态性,认知并掌握聚落形态的类型与分布,对聚落更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本文来源于《住区》期刊2014年03期)

彭剑[4](2013)在《隔·推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将主要从自身的绘画实践视角出发,从传统界画与自我创作相结合所得体会拓展表述在当下语境下对于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的一些思考与判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依赖于对于“过去“的审视与吸收,传统不是过去式,更不是简单的一个符号。本论文从四个章节来讨论,第一章源于毕业创作的思考;通过描述自我创作的动机,题材的选择,以及创作主张来表明对于传统的理解与判断。第二章主要在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类型——界画的发展历程来说明与自身绘画语言的关联。第叁章通过中国传统绘画与西画在用色上的比较来阐述自我创作过程中对于用色的一些体会与认识。第四章说重点阐述水墨艺术在当代发展。“隔”象征着一段不远也不近的距离,以“隔”这样的一个态度来将传统与现在以一种“推手”的方式相融合与释放,也许能帮助我们以一个正确的方向来探求艺术中传统意义与其延伸在新时空的生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3-05-01)

朱广宇[5](2011)在《界画——传统建筑的设计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界画将传统建筑的亭、台、楼、阁、宫室、器物、车船等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是中国绘画中独具特色的一个门类。本文分析了界画的艺术特色和对传统建筑设计的表达意义,阐述了界画中建筑的人文精神,并指出了研究界画对探讨传统建筑艺术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期刊2011年06期)

林素梅,孙明胜[6](2010)在《景观艺术与传统“界画”艺术视野中的杨公堤——一个比较的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杨公堤为例探讨了景观艺术中的传统艺术审美与趣味,以界画为理想型分析出的诸景观要素与观念渊源,分别从建筑与环境共生、"风水"理趣、文化传承等几个角度看杨公堤景观艺术在当下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致中的展开。(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0年07期)

孟庆琳[7](2009)在《浅析中国传统界画中的人文艺术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界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一个特殊门类,界画不仅具有建筑艺术应有的科学理性,而且作为一种绘画门类,它也具有很高的艺术内涵,不仅表现出了一种迥异于文人写意风格的绘画审美特征,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与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古代人居环境,充分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由美好的建筑生态环境的向往。(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赵涛[8](2008)在《简论中国传统界画的发展与衰落》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界画源远流长,其特点工整细致,严谨不苟,在各朝代为建筑技术和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但随着历史发展,界画趋向衰落,一般文人士大夫根本不屑从事此道,就是宫廷画家,也只有极少数人尚擅此,导致后继乏人。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技艺,今天需要我们后人继承和发展。(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08年14期)

孟庆琳[9](2007)在《科学理性与艺术感性的和谐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特殊的门类,其描绘对象以古代建筑为主,因此界画的出现与以建筑设计为目的的建筑草图有密切的关系。而建筑自身的科学理性结构使界画成为中国古代绘画中与科技联系最密切的一个门类,也使得界画在描绘内容和表现方法上均与建筑技术的法度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界画受古代建筑结构的制约,所以其画法严谨,讲究规矩准绳,极讲求科学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界画不仅具有建筑艺术应该有的科学理性,而且作为一种绘画门类,它也具有很高的艺术内涵,科学的理性美与艺术的感性美同时都聚集在界画中,并呈现出了极为融合的状态,表现出了一种迥异于文人写意风格的审美特征。(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期刊2007-04-20)

传统界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今,界画与手绘效果图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两大环境艺术设计手段,已经逐渐进入了"边缘化"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理念及形式无法满足受众的"期待视域"。在接受美学视野下,对界画与手绘效果图进行整合与互动既有利于理解受众的期待视域,又为改变这种"边缘化"地位提供新途径,对手绘效果图和界画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要通过扩大"审美距离",为界画和手绘效果图的创新寻找新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界画论文参考文献

[1].金琳.中国传统界画的艺术内涵及当代借鉴与表现[D].西北大学.2017

[2].李世明.论接受美学视野下手绘效果图与传统界画的整合与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

[3].王鑫,单军.环境适应性、界画与晋中传统聚落形态[J].住区.2014

[4].彭剑.隔·推手[D].中国美术学院.2013

[5].朱广宇.界画——传统建筑的设计表达[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

[6].林素梅,孙明胜.景观艺术与传统“界画”艺术视野中的杨公堤——一个比较的个案[J].装饰.2010

[7].孟庆琳.浅析中国传统界画中的人文艺术内涵[J].皖西学院学报.2009

[8].赵涛.简论中国传统界画的发展与衰落[J].文教资料.2008

[9].孟庆琳.科学理性与艺术感性的和谐统一[D].南京艺术学院.2007

标签:;  ;  ;  ;  

传统界画论文-金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