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遗嘱的形式要件

论遗嘱的形式要件

论文摘要

遗嘱的形式要件是订立遗嘱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与实质要件共同组成遗嘱的要件。’与实质要件相比,遗嘱的形式要件更多地关注的是技术领域。通过对遗嘱的形式要件规定,保证遗嘱真实,能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纠纷的发生。即使发生纠纷,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提供证据解决纠纷,真正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所有的财产逐年增加,人们开始关注遗嘱,并乐于用这样主动的方式处理自己的财产。现行的《继承法》颁行于1985年,距今已有二十六年,这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相较而言,《继承法》对遗嘱制度的规定比较简单,难以调整现在较为复杂的遗嘱继承关系。为完善《继承法》的遗嘱制度,笔者选择在遗嘱形式要件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笔者通过对中外古代及近代遗嘱形式要件的研究,找到遗嘱形式要件的来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遗嘱形式要件存在的基础和原因。然后,笔者选定了英美德法四国,就其现行遗嘱形式要件制度进行平行比较研究,力求在这四个立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找到遗嘱规定的精华,比较分析后,得出值得借鉴的经验或者需要避免的弊病。最后,笔者将结合并借鉴国内专家学者的立法建议稿,针对我国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难题,提出自己的立法建议。笔者认为,对遗嘱形式要件而言,首先应当明确其立法原则:形式要件是遗嘱真实性的重要保证,是一种手段,遗嘱真实性是遗嘱形式要件的最终目的。同时,形式要件的条款应当方便民众订立遗嘱,有利于遗嘱继承方式的推广。其次,我国的遗嘱应当按照适用情形的不同分为普通遗嘱和口头遗嘱。普通遗嘱可以通过自书、代书、密封、公证方式订立。遗嘱的形式要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记录遗嘱的内容。遗嘱应当记录在文本或录音录像制品上,内容明确,注明年月日及地点,对改动处应当有相关人员的签名。二是见证与公证。见证人应为两人以上,能够理解遗嘱订立程序。密封遗嘱和公证遗嘱应由两名公证人办理,公证人应遵守回避规则。三是签名。自书遗嘱由遗嘱人签字、捺印。其他遗嘱的遗嘱人应当签字,当无法签字的也可用捺印代替,并将此事记录在卷,且密封遗嘱的遗嘱人应当在遗嘱封条上签名,对遗嘱文本上的签名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中口述的姓名不作要求。口述遗嘱应当遗嘱人面临生命威胁的情况下订立,有两名见证人在场见证,即时作成笔录,注明年月日及地点。由全体见证人签名,在危机情况解除后,将遗嘱记录交给公证机关。遗嘱于遗嘱人能够以正常方式订立遗嘱之日起九十天后失去效力。如在此期间,遗嘱人又陷入危机状态,则期间中断,待危机解除后重新计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遗嘱形式要件的概述
  • (一) 遗嘱形式要件的涵义
  • 1. 遗嘱的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共同构成遗嘱的要件
  • 2. 遗嘱形式要件设立的独特背景
  • 3. 遗嘱的形式要件不同于遗嘱的形式
  • (二) 遗嘱形式要件的性质
  • 二、遗嘱形式要件的历史演变
  • (一) 国外法中遗嘱形式要件的演变
  • 1. 罗马法中的遗嘱形式要件
  • 2. 中世纪至近代法律中的遗嘱形式要件
  • (二) 我国历代法律中的遗嘱形式要件
  • 1. 我国古代法律中的遗嘱形式要件
  • 2. 我国近现代法律中的遗嘱形式要件
  • 三、外国法中遗嘱形式要件比较研究
  • (一) 大陆法系的德国和法国
  • 1. 德国民法关于遗嘱形式要件的规定
  • 2. 法国民法关于遗嘱形式要件的规定
  • (二) 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
  • 1. 英国法律中遗嘱形式要件的规定
  • 2. 美国法律中遗嘱形式要件的规定
  • (三) 外国法遗嘱形式要件评析
  • 1. 普通遗嘱
  • 2. 特殊遗嘱
  • 四、我国现行法律中的遗嘱形式要件
  • (一) 立法背景
  • (二) 现行法的规定
  • 1. 普通遗嘱
  • 2. 特殊遗嘱
  • 3. 关于形式要件的变通
  • (三) 对我国现行法遗嘱形式要件的评析
  • 1. 普通遗嘱形式要件的不足
  • 2. 特殊遗嘱形式要件的不足
  • 五、完善我国遗嘱形式要件的立法思考
  • (一) 确定遗嘱形式要件的立法原则
  • 1. 形式要件的终极目的是保证遗嘱的真实性
  • 2. 方便民众订立遗嘱
  • (二) 完善我国遗嘱形式要件的具体建议
  • 1. 普通遗嘱
  • 2. 口头遗嘱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子不履行赡养义务,能不予分财产吗[J]. 伴侣 2017(02)
    • [2].浅析遗嘱失效的基本成因[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08)
    • [3].民事审判中对于无法确定遗嘱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遗嘱效力的认定[J]. 法制与社会 2020(09)
    • [4].立遗嘱有讲究[J]. 湖南农业 2018(04)
    • [5].遗嘱失效的原因分析[J]. 学理论 2010(17)
    • [6].浅谈遗嘱公证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防范对策[J]. 法制博览 2015(29)
    • [7].中国的遗嘱自由及其限制[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 [8].民法典遗嘱信托制度的完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9].遗嘱执行人:属性与规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4)
    • [10].代书遗嘱瑕疵问题及其规制[J]. 改革与开放 2014(01)
    • [11].浅议涉及非财产权利遗嘱的法律效力[J]. 法制与社会 2012(35)
    • [12].论遗嘱自由及其限制[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0(06)
    • [13].浅谈公证遗嘱的优势[J]. 法制与社会 2020(14)
    • [14].民法典编纂视野下遗嘱形式要件的完善与形式瑕疵遗嘱的效力[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05)
    • [15].遗嘱继承若干概念的辨析与重构[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6].遗嘱自由限制之探讨[J]. 法制博览 2017(05)
    • [17].关于完善我国遗嘱执行人制度的思考[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 [18].遗嘱公证若干问题探析[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04)
    • [19].试论我国遗嘱的类型及法律效力[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7)
    • [20].浅谈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构建[J]. 经贸实践 2017(11)
    • [21].一个古代遗嘱解释纠纷案的启示——遗嘱人真意是如何发现的[J]. 法制与经济 2015(04)
    • [22].共同遗嘱公证实务中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J]. 中国公证 2010(02)
    • [23].代书遗嘱形式要件效力辨析[J]. 法制与社会 2016(28)
    • [24].公证遗嘱若干问题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4(04)
    • [25].遗嘱执行人地位及其权利义务[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3(02)
    • [26].遗嘱公证存在的风险及规避措施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3(27)
    • [27].民法典继承编遗嘱形式要件效力解释论[J]. 法商研究 2020(06)
    • [28].抚恤金,能否根据遗嘱继承[J]. 百姓生活 2016(04)
    • [29].民事法律行为解释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12(36)
    • [30].我国遗嘱形式的立法缺陷与理论重构[J]. 襄樊学院学报 2012(03)

    标签:;  ;  ;  ;  

    论遗嘱的形式要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