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困境与对策研究

伊春市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困境与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国有林权的产权问题是林区经济与社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是产生“三林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和交易成本是影响资源配置及使用效率的两大基础。本文以产权理论为基础,结合伊春市林权改革的具体情况,指出林业改革的过程是不断明晰产权的过程。文章运用产权残缺理论、资源的稀缺性、内部人交易、社会分工和规模经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具体的解释了改革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根据产权理论,将林权市场根据林业产权,划分为林地产权和林木产权市场,并分类提出建议。通过与南方集体林权改制度的对比和对国外先进经验的介绍,提出本次林权改革可以借鉴的内容。选取幺河所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对林权改革后的林地效益、职工收入、经营品种及经营方式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对林权转让时的政府失灵现象举例分析。根据职工的反映总结出这次改革面临的林权证、采伐限额制度、林业保险、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指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产权不清晰问题。职工林木产权的处分权受到控制,束缚了职工的经营行为,阻碍了林权市场的发展,因此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方式是保持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相关权力下放到职工手中。只有这样相关的配套措施才能得以真正贯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综述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调研路线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准备
  • 2.1 理论概述
  • 2.1.1 产权概述
  • 2.1.2 林权概述
  • 2.1.3 产权残缺理论
  • 2.1.4 资源的稀缺性和内部人交易理论
  • 2.1.5 社会分工理论
  • 2.2 集体林权改革和国外经验的借鉴
  • 2.2.1 南方集体林权改革对国有林权改革的借鉴
  • 2.2.2 国外国有林的管理经验
  • 2.3 伊春市林权改革概况
  • 2.3.1 伊春市自然经济条件
  • 2.3.2 伊春市林权改革的基本情况
  • 2.4 实地调研
  • 2.4.1 抽样原则
  • 2.4.2 调查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伊春市林权改革成效与困境
  • 3.1 翠峦林业局幺河所的林权改革
  • 3.1.1 幺河所的林权改革的基本情况
  • 3.1.2 幺河所在林改中的具体措施
  • 3.2 职工参加林改的状况分析
  • 3.2.1 职工的参与状况
  • 3.2.2 职工的付款方式
  • 3.3 幺河所林权改革的成效分析
  • 3.3.1 林改后林地经营状况的变化
  • 3.3.2 林改后职工收入的变化
  • 3.3.3 林改后林下经济的变化
  • 3.3.4 林改后职工的经营方式
  • 3.3.5 林改后社会更加和谐
  • 3.4 伊春市林权改革试点的现有困境
  • 3.4.1 林权证的问题
  • 3.4.2 林木的采伐权受限制的问题
  • 3.4.3 困难职工的经营问题
  • 3.4.4 职工经营品种的选择问题
  • 3.4.5 林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补偿问题
  • 3.4.6 活立木市场启动的问题
  • 3.5 伊春市深入林权改革的困境
  • 3.5.1 林地承包费和林业税费问题
  • 3.5.2 关于林木采伐权等相关政策的制定问题
  • 3.5.3 森林抵押贷款和保险问题
  • 3.5.4 林权的转让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伊春市深入林权改革的对策
  • 4.1 完善林权市场和林木市场
  • 4.1.1 林权市场和林木市场的现状
  • 4.1.2 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
  • 4.1.3 制定森林资源流转实施办法
  • 4.1.4 实行最低限价的政策
  • 4.2 建立市场化的资源评估制度
  • 4.2.1 建立新型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
  • 4.2.2 制定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标准
  • 4.3 创设新型的保险制度
  • 4.3.1 发展政策性林业保险
  • 4.3.2 搞活林业保险经营机制
  • 4.3.3 扩大林业保险范围
  • 4.4 选择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 4.4.1 建立林地承包经营发展基金
  • 4.4.2 争取国家的财政支持
  • 4.4.3 通过金融机构贷款筹集资金
  • 4.4.4 探索林权证抵押贷款的模式
  • 4.5 合理利用林地承包经营费
  • 4.6 关于扩大改革试点的建议
  • 4.6.1 如何确定职工承包林地的面积
  • 4.6.2 如何提高林地经营效率
  • 4.6.3 如何合理征收林业税
  • 4.6.4 如何引入社会资本
  • 4.6.5 加快林区的产业升级
  • 4.7 林权制度改革中政府的职能转变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通化市白鸡峰国有林保护中心森林经营成效及问题分析[J]. 林业勘查设计 2020(01)
    • [2].加强国有林管局内部审计的思考——以W国有林管局为例[J]. 中国总会计师 2017(04)
    • [3].美国《国有林管理法》的内容分析及其借鉴[J]. 世界农业 2017(05)
    • [4].国有林权融资制约因素分析及建议[J]. 黑龙江金融 2016(05)
    • [5].国有林界勘定研究[J]. 河北林业科技 2015(02)
    • [6].吉安市国有林场森林抚育调查与分析[J]. 现代农业 2020(02)
    • [7].芬兰国有林经营管理经验借鉴[J]. 世界林业研究 2017(05)
    • [8].尤溪县国有林管理站森林防火实践与成效[J]. 中国林副特产 2016(02)
    • [9].建阳国有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对区域生态安全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7)
    • [10].加强国有林权改革研究 助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02)
    • [11].美国开展国有林游憩的启示[J]. 林业经济 2013(08)
    • [12].国有林权改革中林区职工投资意愿低下因素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18)
    • [13].国有林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 2012(06)
    • [14].国有林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初探[J]. 辽宁林业科技 2011(01)
    • [15].论我国社会转型与国有林管理体制创新的关联[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1)
    • [16].从我国国有资源现状看当前国有林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7].小议《物权法》对国有林权改革的影响[J]. 学理论 2010(04)
    • [18].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4)
    • [19].美国国有林经营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 2010(05)
    • [20].国外国有林管理体制比较借鉴[J]. 林业经济 2010(06)
    • [21].国外国有林经营及森工企业管理体制 机制与政策概览[J]. 中国林业产业 2008(05)
    • [22].新发展理念视角下国有林权改革利益主体责任博弈研究[J]. 生态经济 2018(06)
    • [23].制约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权改革的因素[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3)
    • [24].美国国有林管理体制对我国国有林区改革的启示[J]. 林业资源管理 2012(03)
    • [25].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J]. 林业经济 2012(04)
    • [26].黑龙江省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 林业勘查设计 2008(04)
    • [27].这个偏僻山村凭啥靠一产品年卖2个亿[J]. 农家之友 2017(03)
    • [28].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权改革效率评价实证研究[J]. 林业经济 2013(06)
    • [29].大兴安岭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初探[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1)
    • [30].中日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比较研究[J]. 林业经济 2010(12)

    标签:;  ;  ;  

    伊春市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困境与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