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男子自由式摔跤队一线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的比较研究

国家男子自由式摔跤队一线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为继续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在保证优势项目的同时,提高潜优势项目的竞争力势在必行。摔跤运动作为我国的潜优势项目,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008年奥运会我国派16名队员参赛,取得了一金二银的成绩,成绩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但是与世界摔跤强国相比差距还是十分明显。摔跤运动属于体能类快速力量性项群,力量素质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重要因素。根据摔跤运动的项目特点,最大力量和爆发力是摔跤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素质;比赛双方可以在站立和跪撑两种状态下进行比赛,对摔跤运动员的全身力量均有较高的要求,任何一处力量素质的不足都有可能成为导致比赛失利的关键原因;比赛双方在场上不仅需要有运用各种技术动作得分制胜时的动态力量,还需要有在比赛双方处于相持状态时坚持到最后或打破僵局的静态力量,无论是动态力量还是静态力量都是摔跤运动争取比赛优胜的关键,所以在提高最大力量的前提下,保证动态和静态力量的均衡发展同样重要。本研究课题是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国家摔跤队备战2012年奥运会体能训练规律与特点研究》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测试并分析国家摔跤队12名男子自由式一线摔跤运动员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腹部和背部相关肌群的最大力量,找出他们最大力量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今后的最大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运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测试12名国家队男子自由式摔跤一线运动员的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背部以及腹部肌肉群的静态最大力量和动态最大力量,获得相关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得出每名队员的各关节肌群的动态相对力量和静态相对力量在队中的相对水平,并对他们的各关节肌群的动态相对力量和静态相对力量发展均衡情况以及左右对应肌群的发展均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每个队员的最大力量素质都有各自的特点,相对于全队最大力量素质的平均水平各有优劣,虽然有的队员多个肌群的最大力量素质在全队中均属于较高水平,但也有个别肌群最大力量相对较弱。2、全队队员左右对应肌群最大力量发展基本均衡,只有少数几个肌群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基本符合摔跤运动要求力量素质具有全面性的项目特点。3、各肌群静态和动态最大力量的发展均衡程度较差,而且多数是静态相对肌力大于动态相对肌力,暴露出了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中存在的弱点。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在今后的训练中,根据每名队员最大力量素质的特点,适当调整计划,使每名队员保持优势肌群,增强一般肌群,着重提高劣势肌群。2、根据左右不均衡程度适当调整训练计划,尽量使全身各肌群在保证最大力量素质整体提高的前提下,向着左右对应肌群力量基本均衡的良性轨道上发展。3、根据各队员动静态肌群发展的不均衡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争取动静态肌力全面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有关力量素质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1 最大力量的文献综述
  • 2.1.2 快速力量的文献综述
  • 2.1.3 力量耐力的文献综述
  • 2.2 有关摔跤运动专项力量素质方面的研究文献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证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对12 名队员各肌肉群相对力量素质的对比分析
  • 4.1.1 对12 名队员腹肌和背肌相对力量素质的对比分析
  • 4.1.1.1 对12 名队员腹肌相对力量素质比较分析
  • 4.1.1.2 对12 名队员背肌相对力量素质比较分析
  • 4.1.2 对12 名队员左右肘关节相对力量素质的比较分析
  • 4.1.2.1 对12 名队员左右肘关节屈肌相对力量素质的比较分析
  • 4.1.2.2 对12 名队员左右肘关节伸肌相对力量素质的比较分析
  • 4.1.3 对12 名队员左右肩关节相对力量素质的比较分析
  • 4.1.3.1 对12 名队员左右肩关节屈肌相对力量素质比较分析
  • 4.1.3.2 对12 名队员左右肩关节伸肌相对力量素质比较分析
  • 4.1.4 对12 名队员左右肩关节内旋和外旋相对力量素质比较分析
  • 4.1.4.1 对12 名队员左右肩关节内旋相对力量素质比较分析
  • 4.1.4.2 对12 名队员左右肩关节外旋相对力量素质比较分析
  • 4.1.5 对12 名队员左右膝关节相对力量素质的比较分析
  • 4.1.5.1 对12 名队员左右膝关节屈肌相对力量素质的比较分析
  • 4.1.5.2 对12 名队员左右膝关节伸肌相对力量素质的比较分析
  • 4.2 对12 名队员全身各肌群相对力量素质发展均衡程度的分析讨论
  • 4.3 12 名队员全身各肌群相对力量素质各自特点的讨论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云南彝族摔跤运动的伦理价值与文化传承[J]. 体育文化导刊 2020(01)
    • [2].浅析民族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5)
    • [3].民族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策略——以彝式摔跤运动为例[J]. 长沙大学学报 2020(05)
    • [4].意识潜力在摔跤运动训练中的运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35)
    • [5].国际式摔跤运动项目的战术特征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4)
    • [6].青少年摔跤运动训练的科学手段与方法研究[J]. 运动 2018(12)
    • [7].意识潜力在摔跤运动训练中的运用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21)
    • [8].心理调控在摔跤运动中的运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36)
    • [9].摔跤运动过胸动作中常见损伤的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01)
    • [10].业余摔跤运动中容易造成的损伤及预防措施[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03)
    • [11].民族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2].摔跤运动体能训练综述[J]. 运动 2015(19)
    • [13].浅谈我国摔跤运动的名称演变过程[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16)
    • [14].试分析摔跤运动的教育价值和特点[J]. 亚太教育 2016(27)
    • [15].浅析青少年摔跤运动训练的科学手段及方法[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0)
    • [16].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 2015(17)
    • [17].青少年摔跤运动的科学训练方法研究[J]. 学习月刊 2015(20)
    • [18].青少年摔跤运动训练的科学手段和方法探讨[J]. 体育风尚 2020(08)
    • [19].民族摔跤运动的起源及发展历程[J]. 体育风尚 2019(09)
    • [20].对我区摔跤运动实施科学训练的初探[J]. 体育风尚 2018(07)
    • [21].论青少年摔跤运动训练的科学手段及方法[J]. 体育风尚 2018(08)
    • [22].健体养德——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孩子的最佳成长心态[J]. 祝你幸福(下旬刊) 2016(12)
    • [23].塞内加尔摔跤运动[J]. 文明 2017(02)
    • [24].摔跤运动现状反思及教学训练[J]. 山西教育(教学) 2017(04)
    • [25].谢娅:在摔跤中绽放青春[J]. 现代妇女 2017(01)
    • [26].基层体校摔跤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工作方法浅析[J]. 科学中国人 2017(08)
    • [27].摔跤吧! 少年![J].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 2017(10)
    • [28].阿米尔·汗:摔跤吧! 爸爸[J]. 意林(少年版) 2017(14)
    • [29].运动员力量训练方式在摔跤运动教学中的应用[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18)
    • [30].我国女子摔跤运动水平的现状分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16)

    标签:;  ;  ;  ;  

    国家男子自由式摔跤队一线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