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肺炎患者CT检查的影像表现

浅谈肺炎患者CT检查的影像表现

(四川省芦山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600)

【摘要】目的:评价肺炎患者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之间收治的25例肺炎患者的CT表现。结果:本组收治的25例肺炎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放射性肺炎者7例,细菌性肺炎者14例,过敏性肺炎者4例;诊断正确者19例,诊断失误者6例,诊断准确率为76.00%。结论:对肺炎患者行CT检查,虽不可直接作出定性诊断,但也可作为其他检查的辅助,从而明确诊断。

【关键词】肺炎;CT;影像表现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042-02

肺炎指的是终末气道、肺间质、肺泡出现炎症,常因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或吸入性异物、放射线等因素致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1]。本病常需与原发性肺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先心病、肺转移瘤等疾病相互鉴别,故应及时做胸部CT检查。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之间收治的25例肺炎患者,对其CT表现观察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的肺炎患者共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3~60岁之间,平均年龄(34.26±2.48),其中急性肺炎者15例,慢性肺炎者10例。全部患者均行CT检查,做薄层和高分辨CT扫描。

2.影像表现

2.1放射性肺炎

是肺部CT检查中一种常见的肺炎,常发生于食管癌、乳癌、肺癌放疗后,患者临床表现为轻重不同的气短、胸痛、咳嗽,偶有咯血、发热等症状。在胸部CT扫描影像上,会呈现出范围不同、边缘不整、形状不规则的高密度灶,其病变部位以及照射野相同[2]。病变区内会出现扭曲、并拢的分支状含气支气管影像,其中支气管扭曲变形与并拢皆因病变纤维组织收缩、增生而造成,偶有限局性胸膜增厚,如病变较广泛时则可观到相邻肺部肺气肿,并于CT上呈现出肺血管影细疏,纵隔向横膈升高以及患侧移位,主要由大片放射性肺炎牵拉所致[3]。

2.2细菌性肺炎

此类型肺炎患者较为多见,因其细菌毒性不同,故临床表现差别较大,患者可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症状,也可伴有全身不适,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细菌性肺炎多呈现肺叶、肺段、小叶阴影,通过抗生素治疗多于1~2周即可到明显吸收。细菌性肺炎患者的CT检查表现多样,具体如下:①两肺多发结节状高密度灶:病灶大小常小于1cm,病灶边缘有时清楚有时模糊,但不锐利,病灶多分散在右肺中叶以及两肺下叶,偶尔可见左肺上叶舌段,且密度均匀,由于患者CT表现常与肺转移瘤相似,故仅作CT检查很难得出定性诊断[4]。②两肺多发大片状高密度灶:病灶呈现不规则形态,且边缘模糊无规则,病灶常沿者支气管血管束走行方向分散,多见于两肺中区与内区,病变分布区表现为含气支气管影像,CT检查呈现典型肺泡炎影像,但上述表现也可见于军团菌病或其他性质肺炎的患者。③肿块:CT影像上表现为不规则形状的实性肿块,且病灶边缘相对规则,或可呈现浅波浪形状,或大而深的分叶。当病灶边缘较模糊时,可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毛刺样结构,病灶呈现类椭圆形、球形、不规则形状,病灶密度相对均匀,偶有空洞,病灶位于胸膜下方时还可发现限局性胸膜增厚或粘连带,并于胸部CT上呈现细线或幕状影像[5]。④肺段或肺叶阴影:在胸部CT扫描影像上,肺段或肺叶形状等同于高密度病变区,但密度均匀且体积相对缩小,也可于肺段或肺叶内发现空洞或含气支气管影像。肺叶支气管与肺段支气管多不梗阻或狭窄,肺门与纵隔内多无淋巴结,故无明显的诊断价值。

2.3过敏性肺炎

对此类肺炎患者行CT检查的目的,主要在于排除肺间质纤维化与肿瘤的鉴别。过敏性肺炎的发病常与诱发过敏的环境相关,例如当患者与谷物、蘑菇、鸽子等接触时,会出现低热、气短、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但当脱离此类环境时,症状亦逐渐消失[6]。在胸部CT扫描影像上,可呈现不规则斑片状病灶,且边缘较模糊,常分布于肺外区。由于过敏性肺炎还可表现为粟粒状病灶、磨玻璃密度与小叶间隔增厚的间质性病灶,故无法根据胸部CT表现对过敏性肺炎患者作出定性诊断[7]。

3.结果

本组收治的25例肺炎患者均行CT诊断,其检查结果如下:放射性肺炎者7例,细菌性肺炎者14例,过敏性肺炎者4例;其中诊断结果正确者19例,诊断失误者6例,故诊断准确率为76.00%。

4.讨论

肺部炎症主要在肺实质与肺间质内发病,也可同时并发肺实质和肺间质炎症。肺实质指的是一级性细呼吸支气管以下的气腔,主要包含1~3级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管、肺泡空腔与上皮,而肺间质指的是气腔上皮以外的结缔组织、血管与支气管周围结缔组织、小叶间隔及肺腺泡、胸膜间皮外结缔组织等。肺炎的致病因素有很多,细菌、病毒、过敏、支原体、放射线照射、卡氏囊虫等,均可诱发肺炎,其中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肺实质与肺间质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增生及变质,其中急性炎症患者主要以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变化,慢性炎症患者主要以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变化,在病理大体标本上常呈现出不规则实变区、结节实变、肺段及肺叶实变等[8]。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胸痛、咳嗽、咯血、发热等,其中急性肺炎以发热为主,慢性肺炎以咳嗽、咯血、咳痰为主,而气短、胸痛等症状急性及慢性肺炎均可出现。急性肺炎患者常起病急骤,部分起病不明显,而慢性肺炎患者通常无明确的急性肺炎阶段,故仅根据临床表现与X线诊断较为困难,常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故需CT检查做辅助诊断,检查时应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根据鉴别诊断的要求,做出薄层与高分辨CT扫描,再根据所需采用增强扫描。通常情况下,病原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病原学检查,而CT检查则是肺部炎症大体分布与形态的主要依据。总而言之,对肺炎患者诊断时,因X线诊断不可完全确诊,故应及时行CT检查,从而明确判断。

【参考文献】

[1]郭丽.186例老年肺炎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58-259.

[2]陈诚,李建成.放射性肺炎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1,38(11):849-852.

[3]李培.放射性肺炎CT及高分辨CT的征象分析与鉴别诊断[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695-1696.

[4]向志,谢茂峰,贺兼斌.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胸部CT特点、临床表现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6-58.

[5]黄华萍,李羲,李华,等.影像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的细菌性肺炎1例[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4,7(6):91-92.

[6]郑振山,张静.过敏性肺炎36例X线及CT表现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10):86.

[7]齐人侣.过敏性肺炎患者的CT诊断表现[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47-148.

[8]刘宗彬.球形肺炎CT诊断的浅析[J].旅行医学科学,2010(4):37-38.

标签:;  ;  ;  

浅谈肺炎患者CT检查的影像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