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新技术对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形态学及心功能研究

超声新技术对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形态学及心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TOF)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在心脏外科手术前,超声诊断已成为TOF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其病理结构,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虽已很高,但是,仍然受到声窗影响,评价受到限制。在评价TOF患者手术前后的心脏功能方面文献报道较少,且一直存在争议。而心脏功能手术前后的对照研究,对预测TOF根治术后能否矫正心脏功能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发展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能提供较二维超声心动图(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更多的立体解剖信息,并且是评价心脏形态学、心室容量及功能的有效方法。许多学者作了RT-3DE与MRI对左、右室容量、心功能的对比研究,结果均显示RT-3DE测值与实际值相关性良好。说明RT-3DE是一种理想的动态实时评估左、右室容积及心功能的技术。Tei指数是一种较新的检测心脏整体功能的指标,传统的多普勒Tei指数(Conventional-Tei index,C-Tei)应用普遍,但受其采样清晰度的限制,应用有一定缺陷,而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的应用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 imaging,TDI)法计算Tei指数检测心功能的方法,其采样清晰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很快得到应用。并且认为组织多普勒计算的Tei指数相对于脉冲多普勒计算的Tei指数,能更敏感准确地反映心室功能变化,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估测心功能的方法。目的:使用RT-3DE对TOF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左、右心室及相关病理解剖结构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对左、右心室容量及收缩功能进行分析;用组织多普勒Tei(Tissue doppleimaging-Tei index TDI-Tei)指数及传统Tei指数(C-Tei)研究手术前后TOF患者左、右心室整体功能变化,同时用TDI二尖瓣环、三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比研究左、右室舒张功能,结合收缩功能及整体功能变化探讨手术前后TOF患者左、右心室舒张功能变化,并探讨RT-3DE及两种Tei指数评价TOF患者左、右室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7月住院行TOF一期根治术的患者54例,选取数据资料完整的病例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9±7)y,年龄范围(1.5-32)y。超声图像采集及分析: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5-1心脏探头,X3—1容积矩阵探头,调整条件后,实时采集二维动态、三维容积图像,储存图像后输入QLAB5.2外置工作站,应用QLAB5.2 2DQ、3DQ Advance软件分别定量分析患者左、右心室2DE及RT-3DE容积及心室收缩功能;采集患者心脏二尖瓣、三尖瓣瓣环TDI运动频谱图像,采集二尖瓣口、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频谱;分别测量二尖瓣口、三尖瓣口a时间,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b时间;TDI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a’时间、b’时间,计算TDI-Tei指数、C-Tei指数,测量二尖瓣环、三尖瓣环侧壁TDI运动速度Vs、Ve、Va,计算Ve/Va比值,以手术前后Vs、Ve/Va变化为对照,比较TDI-Tei指数、C-Tei指数变化趋势。并以Ve/Va比值结合收缩功能及整体功能变化估测左、右室舒张功能。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及后处理:使用GE 1.5T Infinit TwinSpeed超导型MRI仪,常规三平面定位,定位标准四腔及二腔心后,在四腔心上垂直室间隔(二尖瓣与心尖的连线)定位标准短轴图像,然后行屏气多层面Fiesta Cine序列扫描,储存图像。应用脱机后处理软件,勾划各层面左、右心室心内膜边界,自动得出患者左、右心室容积及心室收缩功能,作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对照标准。结果:1.术前10例TOF患者采用RT-3DE和MRI两种方法测得RVEDV、RVESV、RVEF、LVEDV、LVESV、LVEF的均数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97、0.95、0.996、0.998、0.950)。2.RT-3DE可清晰显示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横截面积,显示室间隔缺损面积,正面观察补片情况。手术后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横截面积较手术前显著增大(P<0.05),室间隔缺损消失。3.右室功能变化:(1)RT-3DE测量结果显示:术前一部分患者右室收缩功能EF值减低,平均值正常。术后12d右室舒张末容量(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RVEDV)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收缩功能EF值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术后3monRVEDV有一增加趋势,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mon收缩功能EF值上升基本达到术前水平(P>0.05)。(2)Tei指数的结果显示,术前TDI-Tei指数大于正常值,提示TOF患者术前右室整体功能受损。术后12d右室TDI-Tei指数较术前有明显增大(P<0.05),术后3mon较术后12d明显减小(P<0.05),但仍然大于术前(P<0.05)。术前C-Tei指数与TDI-Tei指数无明显差异,术后12d及术后3mon均明显减小(P<0.05),变化趋势与TDI-Tei指数不一致。(3)TDI测得的术前三尖瓣环的运动速度Ve/Va小于1,术后12d收缩期运动速度Vs较术前减低(P<0.05),Ve/Va较术前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3mon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速度Vs达到术前水平(P>0.05),Ve/Va小于术后12d及术前(P<0.05)。(4)术后12d所有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肺动脉反流。有12例患者2D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 flow Imaging CDFI)检查出现肺动脉分支口逆向血流,压差较高(20±10)mmHg,伴随三尖瓣反流压差增高(50±20)mmHg。4.左室功能变化:(1)RT-3DE测量结果显示,术前患者收缩功能总体平均EF值处于正常低值,术前患者左室的容量较小,术后12d左室容量有明显增加(P<0.05),但左室收缩功能EF值未见明显提高(P>0.05),术后3mon左室容量增加显著(P<0.01),左室收缩功能EF值有显著提高(P<0.05),平均值达到正常水平。(2)Tei指数的结果显示,术前TDI-Tei指数大于正常值,术后12d、术后3monTDI-Te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减小(P<0.05),术后3mon TDI-Tei指数较术后12d又有明显减小(P<0.05);术后12d、术后3mon C-Te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减小(P<0.05),术后3mon C-Tei指数较术后12d又有一明显减小(P<0.05),变化趋势与TDI-Tei指数相同。(3)TDI测得的术前二尖瓣瓣环的运动速度Ve/Va大于1:术后12d,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s较术前无明显差别(P>0.05),Ve/Va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术后3mon,侧壁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s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Ve/Va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较术后12d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1.RT-3DE测得TOF患者的左、右心室容量及收缩功能EF值与MRI高度相关。可以认为RT—3DE能够较准确地估测TOF患者左、右心室容量从而计算TOF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2.RT-3DE可定量显示TOF患者病理解剖形态,为研究TOF患者的病理解剖学特点提供了一种新方法。3.TOF患者术前右室收缩功能尚正常,整体功能低于正常,舒张功能减退:术后12d及3mon右室容量较术前无明显改善;术后12d右室收缩功能较术前明显减低,整体功能低于术前,舒张功能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仍然呈减退状态;术后3mon右室收缩功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整体功能虽然较术后12d有改善,但仍较术前减低,舒张功能较术前及术后12d进一步明显减低,说明术后短期内右室舒张功能较收缩功能恢复慢。4.TOF患者术前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低值,整体功能低于正常;术后12d左室舒张末容量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3mon左室容量均较术后12d进一步明显增加;术后12d左室收缩功能较术前无明显改善,而舒张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整体功能改善;术后3mon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已达到正常水平;左室整体功能进一步改善,接近正常值。说明TOF患者术后短期内左室舒张功能较收缩功能恢复快。5.TOF患者术后右室整体功能TDI-Tei指数能够较C-Tei指数做出更准确估测;对于TOF患者左室整体功能,C-Tei指数与TDI-Tei指数一样可做出准确估测。6.术后出现的肺动脉分支口逆向血流信号表明术后肺动脉高压形成。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超声新技术对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形态学及心功能研究
  • 第一部分 TOF患者心功能RT-3DE检查与MRI对照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图片
  • 第二部分 RT-3DE与Tei指数对TOF患者手术前后右室形态学及功能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图片
  • 第三部分 RT-3DE与Tei指数对TOF患者手术前后左室功能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图片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68)
    • [2].右室收缩功能演变对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10)
    • [3].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青、中年肥胖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01)
    • [4].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不同手术方式的右室收缩功能变化[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11)
    • [5].超声心动图对COPD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改变的评估作用探讨[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06)
    • [6].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08)
    • [7].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左室节段收缩功能的研究[J]. 山东医药 2010(52)
    • [8].超声心动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收缩功能中的评估价值[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5(04)
    • [9].基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节段性收缩功能[J]. 中国医疗设备 2012(12)
    • [10].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左心整体收缩功能[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04)
    • [11].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妇女耻骨直肠肌收缩功能的影响[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7(06)
    • [12].自动功能成像技术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左室局部收缩功能评价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3(01)
    • [1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运动不同步与右室收缩功能减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3(02)
    • [14].微血管周细胞收缩功能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2(11)
    • [15].心胸比率与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放射学实践 2016(03)
    • [16].儿童法洛四联症围术期右心收缩功能的实时三维超声评估及术后右心功能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04)
    • [17].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1)
    • [18].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过表达后成年犬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改变及机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24)
    • [19].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室节段收缩功能及同步性[J]. 河南医学研究 2009(04)
    • [20].四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03)
    • [21].三维超声对尿毒症患者左房收缩功能的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16)
    • [22].心肌矢量应变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心局部收缩功能[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04)
    • [2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后应变率成像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36)
    • [24].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后处理及预适应对心肌顿抑犬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04)
    • [25].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左室舒张功能状态与左房收缩功能关系[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36)
    • [26].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右室收缩功能[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6(05)
    • [27].M型检测三尖瓣环运动幅度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11)
    • [28].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后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变化的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2(04)
    • [29].左室壁内缩短分数评价收缩功能及其与舒张功能相关性的研究[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12)
    • [30].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结构和收缩功能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1(10)

    标签:;  ;  ;  ;  ;  

    超声新技术对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形态学及心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