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交互背景下,城市区域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主要空间单元。福建省在面临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区际边缘化、区内离散化的挑战。如何通过城市经济区划来明确中心城市间的竞合关系、寻找合理的区域经济竞争单元,理清区内外的联系、促进区外拓展和区内整合成为当前福建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优化的关键。本文研究立足于福建省实际情况,将城市经济影响区的格局演变和结构划分作为研究主体,旨在总结福建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经验,并为福建省空间组织优化提供依据。本文在详细综述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对城市经济影响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其特征与构成要素进行了总结、对其划分方法进行了比较评述。然后,运用改进的城市场强模型对1990年、2000年、2008年福建省的城市经济影响区进行了划分,绘制前三等级的城市经济影响区格局图,以揭示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演化特征,并分析了空间格局演化的动力机制。再次,以行业就业数据为基础,对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内部圈层结构进行了划分;从中心职能强度、经济联系度、外向型经济发展指数等方面对福建省城市的外部联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福建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存在的问题,按照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提出了全省空间组织优化构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和目标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1 国外研究综述
  • 3.2 国内研究综述
  • 4 研究对象和重点
  • 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5.1 研究方法
  • 5.2 技术路线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1 城市经济影响区概念、构成要素和特征
  • 1.1.1 城市经济影响区及类似概念
  • 1.1.2 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结构要素
  • 1.1.3 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特征
  • 1.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及其相关理论
  • 1.2.1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概念
  • 1.2.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相关理论
  • 第2章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格局演变
  • 2.1 城市经济影响划分原理
  • 2.1.1 场强模型及其改进
  • 2.1.2 城市综合实力的计算
  • 2.1.3 城市经济影响区边界的确定
  • 2.2 近30年来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演变历程
  • 2.2.1 1990年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划分
  • 2.2.2 2000年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划分
  • 2.2.3 2008年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划分
  • 2.3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演变特征及趋势
  • 2.3.1 南北对峙,南部经济影响区发展较快
  • 2.3.2 经济重心先向东偏再向西均衡,东部影响区向西拓展
  • 2.3.3 城市场强地域分异明显,交通指向较强
  • 2.3.4 城市经济影响区多极化格局出现,且分化过程存在地域差异
  • 2.4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演变的动力机制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交通基础设施发育状况
  • 2.4.3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2.4.4 生产要素的差异
  • 第3章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空间结构
  • 3.1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内部圈层结构
  • 3.1.1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圈层结构的划分原理
  • 3.1.2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圈层结构的划分结果
  • 3.2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外部联系结构
  • 3.2.1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等级结构
  • 3.2.2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经济联系结构
  • 3.2.3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外向联系结构
  • 第4章 基于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福建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
  • 4.1 城市经济影响区划分在福建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中的作用
  • 4.1.1 有利于判断城市区域发展态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4.1.2 有利于理清区内外的联系状况,促进山海协作和均衡发展
  • 4.2 福建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空间归属不明确,区内外联系有待整合
  • 4.2.2 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城市区域系统发育不完善
  • 4.2.3 城市功能定位缺乏协调,产业空间关联性弱
  • 4.2.4 地域差异明显,行政区划亟需调整
  • 4.3 基于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福建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构想
  • 4.3.1 组织原则
  • 4.3.2 组织构想
  • 第5章 结论、创新之处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划分与演变
  • 5.1.2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结构
  • 5.1.3 福建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构想
  • 5.2 创新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附录1 福建省1990、2000、2008年县市综合实力得分表
  • 附录2 福建省区域主导产业空间分布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J]. 商场现代化 2020(06)
    • [2].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空间协调适配效率测度方法[J]. 统计与决策 2018(13)
    • [3].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结构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4].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管理文摘 2019(12)
    • [5].吉林省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响应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4(04)
    • [6].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与综合交通体系协调发展的测度与适应性评价[J]. 东岳论丛 2014(06)
    • [7].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J]. 纳税 2019(32)
    • [8].港口发展对区域经济空间影响的含义与机制[J]. 水运管理 2013(02)
    • [9].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J]. 商讯 2020(17)
    • [10].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J]. 经济经纬 2018(01)
    • [11].云南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演化[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04)
    • [12].基于公路通达性的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分析——来自全国283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8)
    • [13].中国经济空间一体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格局及区域差异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 2014(01)
    • [14].论物流通道及其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中的地位[J]. 综合运输 2015(05)
    • [15].陶瓷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空间耦合机理研究[J]. 中国陶瓷 2017(06)
    • [16].基于GIS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系统[J]. 地理信息世界 2014(03)
    • [17].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与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J]. 中国产业 2012(08)
    • [18].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述评[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9].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2)
    • [20].基于GIS分析的中部六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探究[J].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7)
    • [21].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浅论[J]. 中国外资 2012(20)
    • [22].近25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及演化特征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09(04)
    • [23].编者按[J]. 生态经济 2019(12)
    • [24].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9)
    • [25].耕地利用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J]. 地理空间信息 2017(08)
    • [26].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变迁的影响与优化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2(05)
    • [27].高速公路网络化对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J]. 中外建筑 2010(06)
    • [28].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框架下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J]. 特区经济 2008(09)
    • [29].区域经济空间与城乡联系的理论综述[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01)
    • [30].坐上高铁去西安[J]. 新晋商 2014(07)

    标签:;  ;  ;  ;  

    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