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摇滚乐三十年流变的审美研究

中国摇滚乐三十年流变的审美研究

论文摘要

摇滚乐是流行音乐的一种体裁。中国摇滚乐从萌芽至今已历经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中国摇滚乐随着社会文化变迁以及超越自身内在审美价值的需要而向前发展,并始终处于精神追求、艺术追求和商业赢利的冲突中,因而需要不断进行内容和形式的调整。从摇滚乐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去思考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变迁,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力图梳理出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和走向,并以上世纪90年代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揭示出中国社会中摇滚乐当代发展的新趋势。论文主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叙述了摇滚乐在中国三十年间的发展状况,并将其分为启蒙时代(1980-1989)、经典时代(1990-1996)、标新立异时代(1997至今)三个历史时段。下篇则重点考察了中国摇滚乐在叙述主题、审美特征、传播方式等方面的转向。对中国摇滚乐三十年流变现象的审美研究具有一定的当下价值,对于其他审美文化领域流变规律的揭示也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上篇 中国摇滚乐发展三十年
  • 第一节 中国摇滚乐启蒙时代(1980-1989)
  • 一、崔健的《一无所有》:中国摇滚乐的第一声呐喊
  • 二、摇滚乐party:中国摇滚乐发展的温床
  • 第二节 中国摇滚乐的经典时代(1990-1996)
  • 一、"重金属"(heavy metal)热潮
  • 二、摇滚乐的大型演出
  • 第三节 中国摇滚乐标新立异的时代(1997至今)
  • 一、地下摇滚怒潮
  • 二、朋克的兴起
  • 三、多样化的尝试
  • 四、独立音乐(indie)的发展
  • 下篇 中国摇滚乐的审美转向研究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摇滚乐转向的临界点
  • 一、市场经济的深入
  • 二、市民阶层的扩大
  •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 四、消费社会的变迁
  • 第二节 中国摇滚乐叙述主题的转向
  • 一、爱情心理的表达
  • 二、城市生活体验的摹写
  • 三、关于底层的叙述
  • 四、青春期的描绘
  • 第三节 中国摇滚乐审美特征的转向
  • 一、从崇高到世俗
  • 二、从文学性到娱乐性
  • 三、从反叛性到媚俗
  • 第四节 中国摇滚乐传播方式的转向
  • 一、走向MTV
  • 二、走向现场表演
  • 三、走向网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摇滚乐意识形态的嬗变[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24)
    • [2].浅谈中国摇滚乐的现状及发展[J]. 北方音乐 2015(09)
    • [3].中国摇滚乐发展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摇滚乐发展研究[J]. 北方音乐 2019(04)
    • [5].对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认识[J].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2(08)
    • [6].近30年来中国摇滚乐创作风格研究述评[J]. 黄河之声 2020(06)
    • [7].浅谈对摇滚乐类博物馆创建的感悟[J]. 戏剧之家 2018(04)
    • [8].从中国摇滚乐发展历程看当前流行音乐发展趋势[J]. 音乐时空 2013(02)
    • [9].中国摇滚乐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 大众文艺 2010(17)
    • [10].浅谈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J]. 黄河之声 2020(12)
    • [11].对中国摇滚乐发展趋势的思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2].我国摇滚乐的发展与现状[J]. 当代音乐 2015(07)

    标签:;  ;  ;  ;  

    中国摇滚乐三十年流变的审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