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论文-董冲亚,姚晨,高嵩,阎小妍,晋菲斐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论文-董冲亚,姚晨,高嵩,阎小妍,晋菲斐

导读:本文包含了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临床研究,源数据,数据质量,透明化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董冲亚,姚晨,高嵩,阎小妍,晋菲斐[1](2019)在《加强医院临床研究源数据管理,提高我国临床研究数据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数据真实、准确、可追溯是高质量临床研究的核心要素,也是目前临床研究透明化理念宣传较为薄弱的环节。如何提高我国临床研究数据质量是各方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和剖析临床研究数据收集过程,认为提高研究数据质量的核心环节是促进临床研究源数据的电子化,尤其是需打通临床诊疗数据与临床研究系统的壁垒;同时总结了现有国内外的经验及不足,提出适用于提高我国临床研究数据质量的解决方案,即建立医院临床研究源数据平台,构建临床研究源数据通用管理流程,加强医院临床研究源数据管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翔[2](2019)在《浅谈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中风险评估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风险评估工具,结合企业临床试验数据管理风险评估实例,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提出完善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评估的意见建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和借鉴成功的经验。结果与结论:我国的药品研制单位应根据具体临床试验特点和法规要求,利用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过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制定并实施数据管理策略,达到保证临床试验数据完整、可靠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评价》期刊2019年05期)

裴小静,韩玲,王涛[3](2019)在《健全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制度及加强临床试验风险监测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于完善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期间药物警戒相关技术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强对于药物临床试验风险监管、保护受试者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实施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制度的现状以及对于今后相关工作的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秦先兵,陈谦[4](2019)在《基于Delphi平台的临床实验室仪器质控与数据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实验室是医学人员研究和验证相关医学药物、治疗手段等实际临床表现的平台。其所产生和采集到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对所研究的医疗手段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提高临床实验室产生实验报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为其建立一套与之匹配的质量管理系统,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实验结果的质量和准确。目前在医疗体系中,大多数的质量管理系统功能并不完善,不利于整个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本文结合医院实际的临床流程系统,采用质量管理控制的方针和理念,实现对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的优化和开发,从而对整个医疗系统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进行完善,并防止医疗事故,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9年08期)

张艳[5](2019)在《精细化数据管理对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精细化数据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作用的意义,为医院临床工作提供实践性指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移植科患者设置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移植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病情采用常规数据管理,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在常规数据采集基础上实行精细化数据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数据管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家属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16期)

王娜,张玲,李文君,高云,刘娜[6](2019)在《实证数据管理模式对脊柱手术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实证数据为手段的管理模式对脊柱手术后医院感染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在天津医院脊柱外科进行脊柱手术后治疗9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对照组采用病房内常规护理流程进行管理,病例组采用以实证数据为手段的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比较实证数据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无菌物品的细菌培养合格率。结果对照组有18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91%,病例组有9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96%,病例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6,P=0.013);对照组18例感染患者共检测出22株病原菌,病例组9例感染患者检测出13株病原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感染与有无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侵袭性操作是否发生有关(P<0.05);病例组实施实证数据管理模式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无菌物品的细菌培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以实证数据为手段的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脊柱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张倩倩,张立,唐耀华,李厦戎,徐晓鹏[7](2019)在《中国人血红蛋白病突变数据集和临床辅助决策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基因组信息得益于大数据的积累,其应用不再局限于科学研究,正在经历逐步走向日常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对疾病关联基因组信息的系统整理、归档及合理应用配置是未来精准医学的重要基础。血红蛋白病在我国南方发病率高,其分子病理学基础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为助力我国南方血红蛋白病的临床诊断和遗传筛查的应用,本项目团队建立了中国人群血红蛋白病变异谱及表型谱LOVD基因变异数据管理系统,并通过设计全面整合和高效分析的在线辅助精确诊断及风险评估系统,展示了基于云端标准化的特定血红蛋白病变异注释库和诊断知识库辅助医生快速做出综合、全面的诊断和遗传咨询的操作。通过数据整合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提高疾病临床决策效率的方法和经验,可为其他疾病的临床和预防应用起示范作用。(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9年08期)

张晴晴[8](2019)在《基于临床医学数据平台优化病案管理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病案管理存在的系统零散、信息缺乏完整性、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整合各子系统至临床医学数据平台,形成一体化病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涵盖病案管理工作的各环节,实现了病案全程示踪、编码录入、质量监控、字典库维护、数字化归档和病案复印等功能,有效提高了病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优化病案管理流程,系统功能更加完善,结构更加优化,实用性和稳定性更强。改进病案管理流程,可有效提升病案管理水平,提高病案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期刊2019年03期)

徐挺玉,王忠民,朱甬倩,缪姝妹,刘云[9](2019)在《基于临床数据中心专科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临床数据中心设计构建科学、精准、高效的专科科研管理系统,自动获取临床数据中心以及其他外部数据源信息。方法介绍专科科研系统的设计需求、系统架构、实现方案,以及系统特色。结果利用专科科研系统满足了临床科研需要,提高了数据录入的便利性和科研数据的利用效率。结论专科科研系统的实施可推动医疗数据的有效利用,促进科研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精准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10](2019)在《第一届中国医药统计高峰论坛暨第八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培训班在上海隆重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2月14日-16日,第一届中国医药统计高峰论坛暨第八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培训班在上海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统计专业委员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卫生统计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联合主办。据统计,来自全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的医药统计领域专家学者710余人出席此次盛(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期刊2019年01期)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研究风险评估工具,结合企业临床试验数据管理风险评估实例,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提出完善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评估的意见建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和借鉴成功的经验。结果与结论:我国的药品研制单位应根据具体临床试验特点和法规要求,利用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过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制定并实施数据管理策略,达到保证临床试验数据完整、可靠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董冲亚,姚晨,高嵩,阎小妍,晋菲斐.加强医院临床研究源数据管理,提高我国临床研究数据质量[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

[2].王翔.浅谈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中风险评估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评价.2019

[3].裴小静,韩玲,王涛.健全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制度及加强临床试验风险监测管理[J].中国新药杂志.2019

[4].秦先兵,陈谦.基于Delphi平台的临床实验室仪器质控与数据管理系统优化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

[5].张艳.精细化数据管理对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6].王娜,张玲,李文君,高云,刘娜.实证数据管理模式对脊柱手术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7].张倩倩,张立,唐耀华,李厦戎,徐晓鹏.中国人血红蛋白病突变数据集和临床辅助决策管理系统[J].遗传.2019

[8].张晴晴.基于临床医学数据平台优化病案管理流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

[9].徐挺玉,王忠民,朱甬倩,缪姝妹,刘云.基于临床数据中心专科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

[10]..第一届中国医药统计高峰论坛暨第八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培训班在上海隆重举行[J].中国卫生统计.2019

标签:;  ;  ;  ;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论文-董冲亚,姚晨,高嵩,阎小妍,晋菲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