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胜地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曲江胜地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论文摘要

西安曲江新区始起秦汉,历经隋唐,下启明清,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而今曲江承皇家园林之风范,依然“名苑碧水花千树,亭台楼阁霓裳屈”。2007年8月11日,西安曲江新区与深圳华侨城一起,成为国家文化部首批授牌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不仅承载城市生态的调节功能,为市民提供优质、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西安市古代文脉的传承地,尤其是古代休闲文化发育、成熟的鼎盛之地,是古代文明和现代进步的结合之地。据调查,前人对曲江环境的研究还仅限于2003年初曲江开发夷始做的区域环境评价,对区域的地质地貌也只做过部分路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没有做过总体的分析。因此,在曲江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环境的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运用地质学方法来研究环境变迁,结合关系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现状,得出研究区环境质量与承载力状况。2、通过对环境现状的分析,结合人居环境,得出研究区人居环境适宜度,并初步得出构建生态园区的设想。本论文在收集大量资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贯彻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综合运用地质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理论,结合区域实际,结合收集的资料数据和参与区内地质勘察工作得到的数据,首次对区域地质环境演化及人类赖以生存的气、水、土、生态环境现状做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区域存在的潜在环境隐患,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研究区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适宜目前的开发建设和人居需要,但也存在着不利环境的隐患。2、目前研究区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为二级,处于开发平衡阶段,预测到2010年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将达到三级,处于不宜再开发的阶段。3、通过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对比,曲江新区生态环境适宜人居。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问题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经济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特征
  • 2.1.3 气候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土地
  • 2.2.2 社会经济环境
  • 2.2.3 旅游资源
  • 2.2.4 发展规划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3.1 汾渭盆地概述
  • 3.2 地层特征
  • 3.2.1 汾渭盆地地层特征
  • 3.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3.3 地质构造
  • 3.3.1 渭河盆地构造特征
  • 3.3.2 渭河盆地内部的构造区划
  • 3.3.3 研究区构造特征
  • 3.4 新生代地质发展演化
  • 第四章 研究区地质生态环境现状及承载力分析
  • 4.1 研究区地质生态环境现状
  • 4.1.1 大气环境
  • 4.1.2 水环境
  • 4.1.3 土壤环境
  • 4.1.4 声环境
  • 4.1.5 植被与绿地情况
  • 4.1.5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 4.1.6 区域生态系统特征
  • 4.2 研究区环境承载力分析
  • 4.2.1 环境承载力概述
  • 4.2.2 曲江新区环境承载力指标
  • 4.2.3 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4.2.4 曲江环境承载力分析
  • 第五章 研究区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初探
  • 5.1 研究区人居环境概述
  • 5.1.1 人居环境概念
  • 5.1.2 国内外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 5.1.3 中国传统观念下的宜居环境
  • 5.1.4 曲江历史时期人居环境回望
  • 5.1.5 曲江人居环境建设进展
  • 5.2 研究区生态园林建设模式研究
  • 5.2.1 生态园林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 5.2.2 生态园林城市概念
  • 5.2.4 曲江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相关指标对比
  • 5.2.5 曲江新区生态园区建设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建城[2004]98 号)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曲江胜地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