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组织的实践举措

浅析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组织的实践举措

关键词: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影响;策略

作为目前最流行的代步工具,地铁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出行的首选工具之一,但随着客流量的增多,使得地铁的正常运行以及地铁上乘客的安全出现了不小的问题。所以现阶段,对于如何在这个大客流的情况下,将地铁站做到既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又能够不浪费原有的资源成为了我国地铁运行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

一、大客流组织的基本概要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也日益加剧,而地铁这类新兴交通的出现,很好地缓解了城市日益繁重的交通,也很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进而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水准。在具体的地铁运行过程中,遇到节假日情况,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客流量,这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交通情况,更不用说地铁的客流量,大大增加了地铁运行的难度。因此,大客流组织的科学规划与进行就显得十分重要。大客流组织主要是指地铁的管理人员针对当时地铁客流情形,制定相关有效的客流组织活动,来实现列车运输的安全,也能提前对乘客进行分流,以此来保障乘客安全。在实行大客流组织方案时,需要严格遵守其三条的基本原则,一、快速安全,在保证乘客与列车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实现快速运输;二、紧急预案处理,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拥有及时有效的应急计划,以此来保障乘客的安全;三、车站收纳量原则,要实时控制车站所能收纳的乘客容量,避免巨大客流的涌入,使得车站出现拥堵情况,要实时保障乘客与列车的安全,进而提升运输的速率[1]。

二、大客流组织的形成原因

(一)车站环境的影响

对于地铁运营而言,内部的环境十分重要。车站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车站台、安全出入口、逃生通道等对于这些地方,如果建造的过于狭窄,就会导致大量乘客无法有序的出行,从而引起大量的安全问题[2]。

(二)地铁运输能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地铁的承载能力以及运输速度会直接导致地铁车站人数的变化。一般来说,如果地铁的运输速度没有达到要求,就会导致大量乘客滞留在等待区,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地铁运输的效果。此外,由于每一次地铁运输的乘客并不满足实际的运输量,使得地铁运输效率也不尽人意。

(三)同一时间内的通过率的影响

地铁的大客流问题主要是由于地铁站在同一时间内能够通过的人数太少导致的。同时,如果地铁站的通过能力也和地铁站的电梯效率和售票能力有关,如果地铁站的售票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大量的乘客在地铁口滞留,从而使地铁站运行出现问题[3]。

三、地铁车站大客流风险?

(一)容易发生踩踏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铁车站有限的空间,当有大量人员涌入时,十分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而且由于大多数居民需要通过交通系统进行购票,所以就会导致地铁口汇集大量的人员,尤其是在一些节假日的时候,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发生的机率也更加高。

(二)容易使乘客被挤下地铁发生坠落事件

由于地铁的门和普通的车门一般,不能让大量的乘客同时进行上下车。而且一旦出现大量的客流现象,就很容易会使乘客被人群挤出车门从而掉下地铁。

(三)容易使乘客在自动电梯上发生事故

由于客流量大的缘故,会使地铁站内汇聚大量的人口,但地铁等待处的通道口较小,一时间不能将这些人口释放出去,而乘客再通过电梯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后面乘客的碰撞,从而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摔伤现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缺少,很容易就会造成死亡事件。

四、针对地铁站大客流的组织策略

(一)地铁站的临时疏导策略

对于地铁站进行临时疏导策略,能够有效规避大客流所带来的短暂拥堵与混乱情况,进而提升地铁站的运行效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增强:一、对于出入口、站台厅的精准疏导,在面对节假日期间,设置大量的临时护栏、导向牌,提前录制好人工导向广播,尽量减少地铁站拥堵的情况,尽可能保障出入口的流通性;二、对于站台客流的组织,严格控制站台的乘客人数,保障列车的容纳量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尽量让乘客分布在每列车厢之中,来保证列车的分布均匀。另外,还要充分维持好车站的候车秩序,需要时刻遵守先下后上的原则,来保证上下乘客交叉的安全性;三、利用设备控制客流量,可以利用自动扶梯来进行局部的分流,以此来达到客流量控制的效果[4]。

(二)客流控制的加强

在遭遇大客流的同时,进行临时疏导策略还未奏效时,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控制客流。严格以严进宽出、由内到外的原则来进行分流,在进出口、扶梯口等多处进行控制,通过设备等形式来进行分流,缓解客流的压力,以此来保证地铁站的正常运行。

(三)票务的准确处理

节假日难免会遭遇到大客流情况,而地铁票基本上都是以卡的形式出现,因此,当时应当准确的保证地铁卡的顺利供应,提前准备好充足的票卡与零钱,以此来保证当时的票源充足。另外,还要确保AFC设备的正常使用,确保乘客通过率的高效,避免发生乘客堵塞的情况。

(四)对地铁站的设计进行优化

为了避免大客流组织的形成,就需要合理的规划地铁车站的设计,对地铁车站的内部环境进行优化,同时可以采用循环方式,通过增加其行走的距离,来解决对客流量大的问题,从而提高地铁站的安全性。

(五)加强设备检修措施

在保障基础设施正常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实现大客流的组织。在客运量激增的状况下,设备会面临强烈的超负荷运作,但是一旦出现设备的故障,就会造成重大的运作事故,会严重影响到地铁的运行[5]。因此,在面对种情况时,需要加强专业的设备检修,加强日常的设备维护,以此来不断提升其设备的运行效果。另外,在面对大客流组织的同时,还需要备有专业的设备检修人员,时刻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加强检修的密度,以此来最大限度地确保地铁的运行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地铁车站对乘客进行有效地疏导、加强对客流量的控制和票务的准确处理、对于相关的设备做到及时的检修,就能够使大客流现象逐渐减少,并且能够最大效率的利用地铁车站的用处,从而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脚步。

参考文献:

[1]丁素宾.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组织的实践举措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2):3366.

[2]陈方锋.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组织的实践举措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9):3347.

[3]刘伟.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组织的实践举措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3047.

[4]何旭.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组织的实践举措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268.

[5]吴晓霞.探究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及安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1949.

标签:;  ;  ;  

浅析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组织的实践举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