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法律问题研究

隐名股东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隐名投资现象在公司运营中比较普遍,其表现形式有管理型(隐名股东实际担任高级管理以上的职务并参与公司经营)、委托出资型等投资形式。但到目前为止,对隐名股东的定义,理论界的观点却不尽一致。一般认为,隐名股东是指实际对公司出资,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股权、承担义务,但是在公司的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工商登记或者年终总结中均没有记载其为公司股东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从其表现形式及概念可以总结出以下六大基本特征:(1)合法性;(2)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合同为诺成、双务、有偿、不要式合同;(3)身份的隐匿性;(4)出资的不公示性;(5)有限责任性及风险性;(6)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特征。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隐名股东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以是否具合法性为标准,可将其分为以规避法律为目的的隐名股东与不以规避法律为目的的隐名股东;根据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是否达成协议为由,可将其分为有协议隐名投资股东与无协议投资股东;根据隐名股东是否实际行使股东权利,可将其分为绝对隐名股东与不绝对隐名股东。通过对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隐名股东制度的分析比较研究,可以归纳出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对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都不再单一地采取某一种标准,而各国的普遍趋势是兼顾实际出资和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标准。法律地位是法律关系的核心,法律关系是法律地位的外在体现。尽管公司的股东因出资动机不同,其股东内容有所差异,但各类股东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从分析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着手,可以勾勒出隐名股东所涉及的各类法律关系的清晰轮廓,如隐名股东与公司的法律关系,隐名股东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法律关系。在处理隐名股东各类纠纷时,除了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之外,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即在解决隐名股东、显名股东及公司内部纠纷时,应当遵循合同自由原则,在处理公司外部纠纷时,应当遵循商事外观主义及公示原则以及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原则。结合对我国现行相关司法解释的分析,完善我国隐名股东制度的主要措施包括:1、制定隐名自愿、显名自由的法律制度,规范隐名投资运行机制;2、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隐名股东的含义、赋予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所签协议的合法性;3、确立保护善意第三人制度;4、确立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连带责任制度;5、确立对恶意规避法律行为的制裁制度;6、制订隐名股东资格确认之诉的证据运用规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隐名股东的基本理论
  • (一) 隐名股东的含义、特征
  • (二) 隐名股东的主要类型
  • (三) 隐名股东产生的主要原因
  • (四) 隐名股东制度的现实意义
  • 二、国外隐名股东制度的比较
  • (一) 大陆法系国家的隐名股东制度
  • (二) 英美法系国家的隐名股东制度
  • (三) 关于两大法系对隐名股东立法的比较
  • 三、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及其资格认定
  • (一) 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
  • (二) 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
  • 四、隐名股东纠纷的类型及处理原则
  • (一) 隐名股东纠纷的类型
  • (二) 隐名股东纠纷的处理原则
  • 五、完善我国隐名股东制度的立法建议
  • (一) 我国关于隐名股东的相关立法现状
  • (二) 进一步完善我国隐名股东制度的相关立法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隐名投资现象的法律规制探究[J]. 法制博览 2019(25)
    • [2].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之隐名投资人保护研究[J]. 管理观察 2018(20)
    • [3].隐名投资引发纠纷的处理[J]. 人民司法(应用) 2016(28)
    • [4].隐名投资人的权益保护[J]. 法制博览 2016(35)
    • [5].外商投资企业隐名投资者确权途径之变化[J]. 中国外资 2013(24)
    • [6].有限责任公司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认定——对《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再思考[J].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3(04)
    • [7].浅谈具体案件中《隐名投资协议》的法律地位[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2(08)
    • [8].隐名投资合同效力问题研究[J]. 生意通 2011(11)
    • [9].浅析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认定标准[J]. 法制与社会 2010(17)
    • [10].隐名投资协议公证的法律问题探析[J]. 中国公证 2010(05)
    • [11].台商隐名投资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 人民司法 2010(13)
    • [12].“隐名投资”风险难料[J]. 法人杂志 2009(04)
    • [13].台商隐名投资权益的法律保护[J]. 福建法学 2009(03)
    • [14].立法规范台商隐名投资[J]. 人民政坛 2009(12)
    • [15].台商隐名投资产生的法律问题思考[J]. 时代法学 2009(06)
    • [16].隐名投资者股东资格的认定[J]. 人民司法 2008(15)
    • [17].我国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认定问题的立法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7(35)
    • [18].谈隐名投资纠纷中的法律问题[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11)
    • [19].关于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的法律思考[J]. 中国商法年刊 2010(00)
    • [20].隐名投资现象的法律规制[J]. 中州学刊 2018(10)
    • [21].论隐名股东之法律完善[J]. 法制博览 2017(07)
    • [22].刺破隐名投资人的双重面纱[J]. 法学杂志 2014(03)
    • [23].外商隐名投资纠纷的司法困局——以一起行政诉讼为切入点[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 [24].民商法关于外商隐名投资纠纷处理原则之不同[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2(03)
    • [25].隐名投资及隐名投资协议公证[J]. 中国公证 2009(04)
    • [26].有限责任公司中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公司其他股东间法律关系研究[J]. 山西青年 2016(13)
    • [27].公司隐名出资现象的法律规制[J]. 经营与管理 2010(01)
    • [28].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资格确认[J]. 法制与社会 2013(31)
    • [29].隐名投资人转为显名股东须具备法定条件[J]. 人民司法 2012(16)
    • [30].浅析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02)

    标签:;  ;  ;  ;  

    隐名股东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