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地铁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地铁是当前大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分担城市运输的压力。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起步晚,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有所不足,尤其是对于地铁运输安全管理尚有很多改善的空间。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提升地铁的安全性能,不仅关乎乘客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关乎当地城市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当前地铁运输安全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铁运输;运输安全;地铁安全管理

引言: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铁交通发展非常快,这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由于地铁运输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加强地铁运输方面的安全管理。

1我国加强地铁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促进地铁交通效益的提升

地铁运输安全管理的提升,不仅能够促进地铁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推动其效益的提升,促进本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商业兴盛,从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地铁交通的兴盛,会反过来推动地铁各项技术的更新,提升地铁运输的现代化进程。

1.2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

地铁具有公路交通运输不具备的特点,地铁的铁道狭长、站台是一个近乎封闭的地下空间,在面临较大的灾害事故,比如说火灾时,将会给人员、各种运营设备造成致命性损害,使组成地铁交通的系统功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阻碍人们的后续出行,并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同时地铁事故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给人们造成恐慌,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大为不利。因此,建立起有效的地铁运输安全管理机制,是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2当前我国地铁运行安全的影响因素

地铁运行安全不仅涉及人—车辆—轨道等系统因素,还受到社会环境和列车运行相关设备(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对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安全事故统计的分析表明:人、列车、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机电设备及社会灾害等外界因素是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

2.1乘客

乘客作为地铁运行的服务对象,地铁的安全运行对乘客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反过来,乘客的行为对地铁的安全运行也是有影响的。例如,乘客在候车、乘车、上下车时的不礼貌行为、莽撞行为,甚至过激行为都会对地铁的运行安全造成障碍,甚至危险性事故。乘客应站在黄色安全线外候车、按秩序上下车、保持车厢卫生、不吸烟、不携带危险物品等,以配合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

2.2列车

列车作为载体为广大乘客服务,在每次出行前,必须对车体、仪表、车门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列车脱轨、车门失控等问题,都会造成地铁事故。

2.3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是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运行所需的一切电能的供应与传输,是地铁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没有供电系统的可靠安全供电,就不可能有地铁的正常运行。例如,我国的供电系统一旦出现故障,会直接致使通信信号中断等问题的出现。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梁青槐认为:“中国各地接连发生的地铁故障,大部分问题集中在信号系统和供电设备上。”

2.4通信系统

地铁通信系统由传输、无线、公务电话、闭路电视、专用电话(包括调度电话、集中电话)、广播、时钟等子系统组成,构成传送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通信网。它是地铁运营指挥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使用。

3我国地铁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地铁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地铁管理要重视前期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全过程的管理。同时,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然而,目前的地铁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需要在论证、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上进一步完善。

3.2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

由于地铁运输的运营特点使得事故发生时危险性和紧迫性较高,因此对事故的处理,预先制定各种预案并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重要的。各新线路在投入试运营期间更应该进行起复、救援、抢修、抢险、消防、突发事件等不同类型的演练。

3.3地铁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地铁运营线路的在短期内相继开通,需要招聘大量的地铁运输从业人员。这些从业人员基本上来自大学院校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铁路员工、还有部分社会上非轨道交通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员对地铁运输空间狭窄、带高压电等特殊性质认识不够,普遍对地铁运输的安全意识不高[1]。

3.4地铁运输安全管理法规不完善

地铁运输安全管理法规是保障地铁运输安全的硬性规定,也是推动地铁运输趋于规范化和系统化的重要措施[2]。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的地铁安全管理法规,但是各个城市地铁运输技术设备和城市发展理念不同,造成目前各个城市地铁运输安全管理法规不同,甚至这些法规不够全面、不够实用。

3.5全民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地铁运营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实现地铁交通运营安全有序,在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基础上,必须对广大乘客进行宣传教育,要大力向乘客宣传并促使其遵守地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城市轨道交通在形成全面的安全意识方面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4提升地铁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4.1加大对地铁安全知识的宣传

地铁运输单位可以在车站通道、出入口、站台等地方张贴安全知识宣传海报,发放安全乘坐手册,在地铁内部的乘客信息系统播放地铁安全知识,让乘客潜移默化的接受地铁安全知识的教育;号召广大乘客争做地铁文明乘客,定期评选文明乘客并给以适当的奖励;政府联合地铁运营单位定期将地铁安全知识送到各社区、各单位、各学校,亦可以邀请市民参观和了解地铁运营各部门的运作[3]。从而将地铁运输安全知识推广到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地铁运输安全型的社会。

4.2完善的地铁安全管理法规体系

在建立地铁安全管理法规条例时,积极地在地铁运营较早的城市和国外寻找对策,吸收它们的优点,再结合国内各大城市的地铁运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安全管理法规,从制度上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4.3完善地铁应急预案地铁运输应急预案

在地铁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发挥重大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应急预案,多次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事故进行全员演练,同时将地铁部门与消防、公安、医院急救等部门建立积极的联系,保障事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人员受伤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4]。同时组织地铁各部门与消防、公安、医院急救等部门、广大市民参与地铁运输应急演练,提升各单位的配合能力和市民的安全意识。在制定方案时,需要凝聚地铁运营工作人员全体智慧,充分发挥民智,制定出一个最合理的应急预案。

结束语

地铁运输安全是地铁建设及运营的一个最重要关注点,地铁的投资成本高,系统结构复杂,社会影响大,因此其安全性需要重点关注,才能保证地铁运行的经济性、人们生命的安全性、社会和谐稳定性。在未来,地铁运营部门需要更加注重地铁运输安全的管理,充分引用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经验,保证地铁的安全、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胡可.探讨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机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6):50-51.

[2]郭振武.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24(05):247+249.

[3]秦慧春.浅谈地铁运输安全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7(21):164-165.

[4]欧金成.影响城市地铁安全运营的风险要素分析[J].科技视界,2014(07):337-338.

标签:;  ;  ;  

地铁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