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致幻型毒菌205(Psilocybe sp.)的初步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神经致幻型毒菌205(Psilocybe sp.)的初步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205新菌株(Psilocybe sp.)取自本实验室,是贺新生等人由野生子实体经组织分离所得,其分类地位是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球盖菇科、裸盖伞属。根据文献资料报道,裸盖伞属中有很多种类是产生神经致幻型毒菌,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在研究205的过程中,发现205是由纯205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rictum W. Cams.)混生在一起的混合菌株。本实验通过单孢分离法和菌丝片段分离法两种分纯方法对205进行了分纯。实验证明,菌丝片段分离法效果良好。通过依次稀释、转管,借助于显微观察将205及其混生菌分离开来,205的菌丝有锁状联合,在琼脂培养基上有子实体扭结现象,其混生菌丝为点枝顶孢,没有锁状联合,有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器。对205的成功分纯,为205菌种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是分类和鉴定的基础。通过对纯化的205进行平板培养、平板插片培养,描述了205的菌落特征,菌丝特征及子实体等宏观上的形态特征,通过显微观察和扫描电镜的应用,描述了菌褶、担子和担孢子、菌丝的锁状联合等微观特征。 核糖体RNA(rRNA)是细胞中最古老的分子之一,具有结构、功能和进化的同源性。编码其rRNA前体的基因即rDNA,它是基因组DNA中中等重复并有转录活性的基因家族。本身具有进化的高度保守性,同时又富含高可变区域,成为较为理想的菌种鉴定及系统学研究对象。本文通过核糖体rDNA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经纯化后克隆转化,双酶切验证后直接测序,运用相关序列分析软件对ITS区全序列进行分析,并和Genbank中的已有种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发现与序列号为AB158634的Psilocybe coprophila的同源性最高,为99%。 经典的形态分类学方法是分类和鉴定的基础,分子遗传学作为鉴定的辅助手段。本文将传统的分类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首次鉴定205为裸盖伞属中的可能为一新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 有关毒菌
  • 2 神经致幻型毒菌
  • 2.1 神经致幻型毒菌的种类与分布
  • 2.2 神经致幻型毒菌的研究和人工驯化
  • 2.3 神经致幻型毒的应用
  • 3 真菌的分类研究
  • 3.1 传统的真菌分类
  • 3.2 核酸技术在真菌分类与鉴定中的作用
  • 3.2.1 研究对象
  • 3.2.2 DNA分子标记技术
  • 3.2.3 序列测定
  • 3.2.4 分子性状的定量计算与进化树构建
  • 4 有关裸盖伞
  • 4.1 裸盖伞的分类地位
  • 4.2 裸盖伞的种类及分布
  • 4.3 裸盖伞物种的特征
  • 4.4 目前对裸盖伞研究存在的问题
  • 5 本论文立题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菌种的初步鉴定
  • 第一节 205及其混生菌的分离纯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分离前的主要工作
  • 1.4 分离纯化方法
  • 1.5 菌落培养观察
  • 1.6 菌丝体制样及染色
  • 1.7 染样镜检及显微照相
  • 2 结果
  • 2.1 利用菌丝片段分离法分纯的结果
  • 2.2 纯培养物的菌落特征
  • 2.2.1 205的菌落特征
  • 2.2.2 点枝顶孢的菌落特征
  • 3 讨论
  • 3.1 确定为205的依据
  • 3.2 菌丝片段分离法的原理
  • 3.3 单孢分离法对同属中其他种类的影响
  • 第二节 经典分类学方法鉴定205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方法
  • 1.2.1 培养皿特征观察
  • 1.2.2 子实体特征观察
  • 1.2.3 超微结构观察
  • 1.2.4超微结构的观察
  • 2 结果
  • 2.1 菌丝形态特征
  • 2.2 子实体特征
  • 2.3 显微结构和扫描电镜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205的分子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菌丝体培养
  • 1.3 仪器设备
  • 1.4 试剂盒
  • 2 研究方法
  • 2.1 205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ITS区域特异性PCR扩增
  • 2.2.1 引物及引物序列
  • 2.2.2 PCR扩增体系
  • 2.2.3 PCR产物的凝胶回收纯化
  • 2.3 PCR产物的T/A克隆和转化
  • 2.3.1 克隆体系
  • 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2.3.2 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
  • 2.3.3 转化
  • 2.4 PCR验证重组质粒
  • 2.5 PCR扩增产物测序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CR扩增结果分析
  • 3.2 菌落PCR验证插入片段大小
  • 3.3 双酶切验证阳性克隆
  • 3.4 DNA序列数据的分析
  • 3.5 BLAST分析
  •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纯化205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仪器设备
  • 1.3 培养基
  • 2 菌丝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 2.1 测菌丝干重
  • 2.2 测平板菌丝直径
  • 2.3 试验方法
  • 2.3.1 最适温度的确定
  • 2.3.2 最适初始pH的确定
  • 2.3.3 最佳氮源的确定
  • 2.3.4 最佳碳源的确立
  • 2.3.5 最佳碳氮比(C/N)的研究
  • 2.3.6 无机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3 结果
  • 3.1 最适生长温度
  • 3.2 最适pH
  • 3.3 最适氮源
  • 3.4 最适碳源
  • 3.5 最佳碳氮比(C/N)的研究
  • 3.6 四种无机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矿质元素对滑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03)
    • [2].一株长白山野生桦褐孔菌菌株的分离及菌丝生长特性研究[J]. 特产研究 2020(04)
    • [3].五种无机盐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0(14)
    • [4].不同培养基对黑木耳锁状联合菌丝比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5)
    • [5].不同矿质元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食用菌 2015(01)
    • [6].不同矿质元素对真姬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5(09)
    • [7].菌丝在建筑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设计[J]. 建筑与文化 2020(10)
    • [8].1-氨基环丙烷-1-羧酸在恶臭假单胞菌趋化双孢蘑菇菌丝中的作用[J]. 华北农学报 2019(06)
    • [9].黑根霉Q_(3Y)在旱胁迫效应下的菌丝生长特性及糖化产物[J]. 中国酿造 2020(03)
    • [10].外源营养因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J]. 青海科技 2017(01)
    • [11].外源镉胁迫对姬松茸菌丝生长及其酶活性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6(03)
    • [12].白灵菇液体培养菌丝的富锌能力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8)
    • [13].磷和镉对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外生菌丝内聚磷酸累积的影响[J]. 菌物学报 2010(03)
    • [14].怎样对菌丝活力作简易鉴定[J]. 食用菌 2009(04)
    • [15].一种野生香灰菌丝的纯化与利用[J]. 食用菌 2008(01)
    • [16].白灵菇菌丝生长因子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8(01)
    • [17].白灵菇菌丝生长营养物质优化试验[J]. 山东农业科学 2008(07)
    • [18].3个桑黄菌株的菌丝特性研究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 四川蚕业 2020(02)
    • [19].一种室内快速检测黑木耳菌丝活力的方法[J]. 北方园艺 2016(24)
    • [20].理化因素及栽培基质对雷丸菌丝生长的影响[J]. 中草药 2015(03)
    • [21].不同碳源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5(08)
    • [22].北虫草子实体组织分离菌丝生长比较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7)
    • [23].锰离子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J]. 食用菌学报 2015(03)
    • [24].栽培基质中黑木耳菌丝生长的测定方法研究[J]. 食用菌 2013(05)
    • [25].竹荪栽培中菌丝“氨害”的原因与预防措施[J]. 食用菌 2013(03)
    • [26].银耳芽孢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萌发状况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2(05)
    • [27].无机盐及生长因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28].外源营养元素对青海柴达木盆地野生大肥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1(17)
    • [29].不同温度和光照培养条件下3种食用菌菌丝的菌落及菌丝形态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06)
    • [30].网状球囊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条件的优化[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标签:;  ;  ;  ;  ;  ;  ;  

    神经致幻型毒菌205(Psilocybe sp.)的初步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