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研究

当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研究

论文摘要

在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也越来越关注。当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未来的中国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屹立世界,归根结底是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就选择了一条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又以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也即和平发展道路。30年来,在和平发展征程上已经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在发展中走兼顾国内外的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以自身和平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争取国际和平环境来发展自己的道路。本文除引言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引言主要说明了当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简述了本文的基本思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确立及坚定不移地实施,既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澄清各种负面“中国论”、树立良好中国国际形象的需要,更是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趋势的主动回应。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立论依据和意义。“和平崛起”的提出,公开表明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一方面显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外交风格更加偏向于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塑造中国新的和平国际形象,为中国的发展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它是符合中国发展需要的正确的战略抉择,并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更准确的表述,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它根源于中国的和平传统、立足于中国国情、借鉴了历史经验、顺应历史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影响“和平发展道路”的主要因素。中国从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主题和本国国情的客观考虑,选择了一条与历史上大国发展不同的中国式的和平发展道路,让世界关注和震惊,也面临了更多更严峻的挑战,无论是世界范围还是中国本国内部,在“和平发展道路”的前进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因素。既有来自世界范围的旧有国际秩序、文明冲突、新遏制理论、负面“中国论”、周边不稳定因素等的影响,也有来自中国国内的社会转型风险、民主建设困难、能源问题、民族分裂主义和战略防御建设困难等的影响。第三章主要是针对第二章所列影响因素提出消除主要障碍的对策分析。立足国内,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转型、开发再生能源、促进祖国统一,实现国内健康发展。同时,放眼世界,稳定和发展与主要大国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与中俄关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周边关系;进一步发展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束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重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立论依据和意义
  • 1.1 内涵
  • 1.1.1 “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
  • 1.1.1.1 “和平崛起”提出的缘由
  • 1.1.1.2 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提法的转变
  • 1.1.2 “和平发展道路”与战略抉择
  • 1.1.2.1 中国和平发展的本质
  • 1.1.2.2 和平发展道路是新的发展战略
  • 1.1.3 战略目标与途径
  • 1.2 立论依据
  • 1.2.1 “和平发展道路”根源于和平传统
  • 1.2.2 “和平发展道路”立足于中国国情
  • 1.2.3 “和平发展道路”借鉴历史经验
  • 1.2.4 “和平发展道路”顺应历史趋势
  • 1.3 “和平发展道路”之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1.1 优秀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
  • 1.3.1.2 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提出了质疑
  • 1.3.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 1.3.2 实践意义
  • 1.3.2.1 大国发展模式的创新
  • 1.3.2.2 为中国的内政外交指明方向
  • 1.3.2.3 有效反击负面“中国论”
  • 第二章 影响“和平发展道路”的主要因素
  • 2.1 国际因素
  • 2.1.1 旧的国际秩序
  • 2.1.2 文明冲突论
  • 2.1.3 新遏制战略
  • 2.1.4 “中国责任论”
  • 2.1.5 周边不稳定因素
  • 2.2 国内因素
  • 2.2.1 社会转型风险
  • 2.2.2 民主建设方面的困难
  • 2.2.3 能源安全与资源短缺
  • 2.2.4 民族分裂主义的影响
  • 2.2.5 战略防御中的困难
  • 第三章 消除主要障碍的对策分析
  • 3.1 立足国内,健康发展
  • 3.1.1 建设创新型国家
  • 3.1.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化改革开放
  • 3.1.3 促进社会转型
  • 3.1.4 开发可再生能源
  • 3.1.5 反对民族分裂,促进祖国统一
  • 3.2 放眼世界,稳定和发展与主要大国关系
  • 3.2.1 中美关系新特点
  • 3.2.1.1 美国对中国坚持遏制和以压促变战略
  • 3.2.1.2 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
  • 3.2.1.3 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 3.2.2 中、欧盟关系新思路
  • 3.2.2.1 欧盟对华战略
  • 3.2.2.2 中欧关系新思路
  • 3.2.2.3 加强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 3.2.3 中日关系新变化
  • 3.2.3.1 中日关系回顾
  • 3.2.3.2 导致中日关系出现困难局面的深层因素
  • 3.2.3.3 正视中日关系的复杂多变,促成中日关系新跨越
  • 3.2.4 中俄关系新视角
  • 3.2.4.1 吸取原苏联发展中的教训
  • 3.2.4.2 总结两国关系的历史经验教训
  • 3.2.4.3 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3.3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 3.3.1 稳定东北亚局势
  • 3.3.1.1 构建和谐东北亚的意义
  • 3.3.1.2 稳定东北亚局势、构建和谐东北亚的途径
  • 3.3.2 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 3.3.2.1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双赢前景
  • 3.3.2.2 正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中的问题,推进其正常建设
  • 3.3.3 善待中亚、西亚伙伴
  • 3.3.3.1 中亚、西亚地区的现实困境
  • 3.3.3.2 积极发展与中亚、西亚各国的友好关系,实现互利互惠
  • 3.3.4 南亚平衡战略
  • 3.3.4.1 南亚和平进程的现实障碍
  • 3.3.4.2 中国推行南亚平衡政策,在南亚和平进程中寻求积极角色
  • 3.3.5 巩固中印战略伙伴关系
  • 3.3.5.1 中印关系的战略意义
  • 3.3.5.2 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
  • 3.3.5.3 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
  • 3.4 稳定和发展与非洲、拉美国家的关系
  • 3.4.1 中非关系新发展
  • 3.4.2 中国与拉美关系新景象
  • 结束语:世代变迁与中国道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01)
    • [2].试论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3(03)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外交智慧[J]. 人民论坛 2019(13)
    • [4].和平发展与普世价值[J]. 宁夏党校学报 2011(05)
    • [5].影响中国与东盟体育交流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 [6].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发展道路的新探索[J]. 湖湘论坛 2008(02)
    • [7].积极推进和平发展 努力建设和谐世界[J]. 学理论 2011(10)
    • [8].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7)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思想的三个基本命题[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8(05)
    • [10].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目标——构建和谐世界解析[J]. 科学社会主义 2009(02)
    • [1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J]. 攀登 2014(06)
    • [12].论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与世界意义[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08)
    • [13].始终不渝坚持和平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J]. 探求 2008(01)
    • [14].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J]. 法制与社会 2011(12)
    • [15].中国新民族主义的发展和特征研究[J]. 枣庄学院学报 2010(04)
    • [16].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战略选择[J]. 现代农业 2009(03)
    • [17].论中国古代战争观中的慎战思想[J]. 法制与社会 2012(16)
    • [18].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哲学思考[J]. 前沿 2012(04)
    • [19].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生性[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20].和平发展:责任·挑战·措施·智慧[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6(08)
    • [21].从和平发展到和谐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的传承与发展[J]. 长白学刊 2009(04)
    • [22].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引领下的中国发展之路[J]. 宜春学院学报 2008(05)
    • [23].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贸易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8(12)
    • [24].中国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1)
    • [25].论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01)
    • [26].中国宪法文本中的“和平发展”战略条款[J]. 太平洋学报 2010(04)
    • [27].和平崛起战略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09)
    • [28].结合威胁论谈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J]. 科技展望 2015(13)
    • [29].论“和平发展”理念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07)
    • [30].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的未来[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标签:;  ;  ;  ;  ;  

    当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