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仕” ——试论王蒙文化心态

“士”与“仕” ——试论王蒙文化心态

论文摘要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便一直没有从政治的追随者这一角色定位中脱离,充斥在“仕”群体中的知识分子们将文学视为经国之大业,而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儒道文化又锻造着知识分子的隐士心理,讲求文以言志追求独善其身,陶渊明的文化归隐几乎是所有知识分子心所向往的。发展至今,中国文学在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变革后,文学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显现出多元的倾向,体现在知识分子身上,便是知识分子文化心态的复杂化。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文化心态经历了几场文化裂变后,由于文化经历,思想资源,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而形成了文化共性,这一共性的显现带动了一次又一次思想各异的文学潮流,而潮流涌起往往会掩盖或削弱文化个性,使整个文学出现一种浮躁的盲从。因而本论文以有着特殊人生经历的王蒙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共性中摸索出当代文人知识分子文化心态的典型性。王蒙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深深浸染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士”文化,同时在他的少年时期,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王蒙很早接触了布尔什维克主义,他的入“仕”情结更为突出,“仕”文化在推动他成长为一名少年共产主义者的同时对王蒙后来的文学创作以及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多维的文化构架下,王蒙于充满动荡与变化的中国文化中的一举一动便显示出了其内在复杂性与可解读性。王蒙是多维文化空间的营造者,他的文化认识与文化心态都呈现出一种超越的状态,成为中国文学界特殊的存在。本文结合王蒙的人生历程以及文学创作,从“士”与“仕”两个方面对王蒙的文化根源以及影响进行深入的阐释。论文的第一部分论述王蒙的文化根源的形成,在深入把握“士”的概念内涵的前提下,从儒家文化和王蒙的少共情结两方面加以探究。王蒙的文化根源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之根相联系的,他的文化起源深刻浸染着儒家文化的积极入世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王蒙文化成长的客观环境是充斥着政治争论与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点的共产主义文化。这两方面的文化影响构成了王蒙文化心态的入世性与革命性的特点。第二部分论述王蒙在自身文化根源的影响下文学创作的人物特点,尤其是作品中“士”形象的“仕”文化心态解析。深入把握“士”与“仕”的文化身份下,王蒙政治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的内在张力与自我审视,在多元的文化心态探索中寻找平衡,并把握王蒙调和作家与作品间文化心态差异的规律方法。第三部分论述王蒙在经历一系列政治风波文化斗争之后,经过文化积淀与深入的自我思考所形成的文化心态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文化生活上宽容豁达的“士”之风度,一方面是在艺术创作上王蒙坚持以“仕”的姿态坚持创新求变。同时本部分深入分析在经济以及多元因素的影响下,当代文化下知识分子呈现出社会立场的摇摆与自我身份的焦虑与挣扎。在此形势下,王蒙通过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心态调整,将传统文化的道家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思考中,将儒道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持续发展;同时针对文化革命中的极左思潮,对“仕”情结加以警惕。王蒙通过多维度的文化心态隐约地把握着知识分子本质,以及在中国的特殊文化环境中知识分子究竟该何去何从这一问题的答案。本文从影响王蒙“士”与“仕”形成的文化根源把握王蒙的文化心态形成历程,结合王蒙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特点,理顺王蒙在社会变革与自我发展中士与仕身份的转移与表现,并挖掘王蒙多元文化心态的内涵;另一方面,深层地思考文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问题,细致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文人知识分子思想特点各个时期文化倾向或价值取向,通过对王蒙作品和个人思想的研究,结合国内外对文人知识分子的定位和探析,最终掌握当下复杂社会人文环境下,文人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问题,找出当代文学和当代作家们的精神病症,突破自我创作的文化瓶颈,这两个方面既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客观上也赋予了本研究深刻的现实文化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0 绪论
  • 1 多维视野下的思想文化根源
  • 1.1 “士”的多重内涵与地位转变
  • 1.1.1 中西文化下“士”的概念范畴
  • 1.1.2 中国传统“士”之地位转化
  • 1.2 王蒙“士”之文化根源:儒家文化
  • 1.2.1 儒家文化对王蒙的浸染
  • 1.2.2 王蒙“士”文化的表现:文以载道
  • 1.3 王蒙“仕”文化心态的形成
  • 1.3.1 王蒙“仕”之催化剂:少共情结
  • 1.3.2 “革命性”:王蒙“仕”文化显像
  • 2 士与仕:王蒙文化心态的泥沼与沃土
  • 2.1 作品中的“士”形象与“仕”宿命
  • 2.1.1 “士”形象下“仕”理想的迷茫
  • 2.1.2 “士”的突破与“仕”文化惯性
  • 2.2 双重文化心态的张力与反思
  • 2.2.1 “士”与“仕”的身份张力
  • 2.2.2 王蒙的自我审视与反思
  • 2.3 文化心态探索中的平衡
  • 2.3.1 多面体作家的平衡理念
  • 2.3.2 王蒙与作品间的文化心态调和
  • 3 王蒙“士”与“仕”的积淀与建构
  • 3.1 “士”与“仕”文化积淀下的心态表征
  • 3.1.1 人生态度上宽容豁达的“士”之风度
  • 3.1.2 文学创作上创新求变的“仕”之姿态
  • 3.2 当代知识分子文化心态的变形
  • 3.2.1 知识分子的“有机化”与社会立场的转移
  • 3.2.2 边缘失语与中心挣扎:知识分子的选择
  • 3.3 当代语境下王蒙文化心态思考
  • 3.3.1 王蒙“士”文化的补充与发展
  • 3.3.2 王蒙“仕”情结的警惕与完善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逍遥游”到“受难记”——论王蒙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中的新疆经验书写[J]. 文艺争鸣 2020(02)
    • [2].王蒙:我心化蝶七十载——兼答《同舟共进》记者问[J]. 同舟共进 2020(05)
    • [3].浅谈王蒙近年来小说创作的新探索[J]. 当代作家评论 2020(05)
    • [4].王蒙漫像[J]. 百家评论 2019(01)
    • [5].一个人的舞蹈——王蒙小说创作的一个维度[J]. 南方文坛 2019(03)
    • [6].王蒙作品的音乐魅力[J]. 文学教育(上) 2019(05)
    • [7].王蒙作品[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01)
    • [8].临王蒙《煮茶图》[J]. 大众文艺 2019(10)
    • [9].试论王蒙小说中的音乐[J]. 名作欣赏 2018(11)
    • [10].王蒙作品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1].王蒙的新疆美学——“《这边风景》里的王蒙与新疆”之一[J]. 博览群书 2018(07)
    • [12].王蒙小说的比喻艺术[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3].论王蒙笔下新疆叙事的构建和意义[J]. 创作与评论 2017(02)
    • [14].回到“生活世界”——王蒙1980年代新疆小说片论[J]. 创作与评论 2015(24)
    • [15].论《王蒙自传》的思想史意义[J]. 当代作家评论 2009(03)
    • [16].论王蒙《这边风景》的矛盾叙事[J]. 小说评论 2014(03)
    • [17].“沧桑的交响”——王蒙论[J]. 文艺争鸣 2015(12)
    • [18].另一部“王蒙自传”——《夜的眼》诞生记[J].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4)
    • [19].朱寿桐主编王蒙研究专著[J]. 华文文学 2015(02)
    • [20].王蒙的胸怀[J]. 山西老年 2020(02)
    • [21].王蒙:人民艺术家来自人民[J]. 老同志之友 2020(03)
    • [22].仿王蒙诗意图[J]. 中国画画刊 2020(02)
    • [23].王蒙:做饭炒菜烙饼包饺子买现成的速冻饺子洗碗很快乐[J]. 家庭中医药 2020(07)
    • [24].王蒙:我和命运打了个平手[J]. 时代邮刊 2020(15)
    • [25].王蒙题词[J]. 飞天 2020(10)
    • [26].王蒙作品在国外[J]. 作家 2020(06)
    • [27].王蒙的少年时代[J]. 传记文学 2019(04)
    • [28].梦王蒙·帽峰山[J].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9(04)
    • [29].王蒙常被孙子“刁难”[J]. 幽默与笑话 2019(05)
    • [30].这样对待你,你还说他很好?[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8(05)

    标签:;  ;  

    “士”与“仕” ——试论王蒙文化心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