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轨与宪政改革

经济转轨与宪政改革

论文摘要

尽管对经济转轨和宪政改革的单独研究连篇累牍,但将经济转轨与宪政改革相结合的研究论著较少。本文较全面的分析了经济转轨与宪政改革的关系,评析了宪政转轨论,同时指出宪政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宪政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我们只有在整体上继续采用渐进式发展道路的同时,亦须吸收激进式改革方式,把两种改革方式密切联系,努力寻找属于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长期发展。本文正文由三部分组成,导言部分是对研究经济转轨与宪政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阐释,同时对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正文第一部分是对经济转轨战略的总体评析,较全面的把握经济转轨的内涵,目标以及评价标准,并分析了后发优势与劣势,得出两者并存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第二部分,探讨了经济转轨与宪政改革的关系,评析了宪政转轨论,指出共和宪政并非是适合所有国家的最优制度。本文第三部分,根据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宪政改革的必要性,指出中国宪政改革的道路选择并对宪政改革的途径进行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经济转轨与宪政改革的重要意义
  •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一、经济转轨的总体评析
  • (一) 转轨、转型与改革
  • (二) 经济转轨内涵、目标、评价标准
  • (三) 激进与渐进转轨方式评述
  • (四)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概述
  • 1、后发优势理论与后发劣势理论的概述
  • 2、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评价
  • 3、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关系
  • 二、经济转轨与宪政改革的内在关系
  • (一) 宪政的内涵及其判断标准
  • (二) 宪政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三) 宪政转轨论评述
  • (四) 共和宪政体制是否是最优制度
  • 三、宪政改革的思考
  • (一) 宪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二) 宪政改革的道路选择
  • (三) 宪政改革的展望
  • 1、建立有限政府
  • 2、处理经济改革中的公平问题
  • 3、合理界定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
  • 4、调整宪政秩序
  • 5、树立宪政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清末宪政改革失败原因分析及其对后世之影响[J]. 河北农机 2019(02)
    • [2].台湾“宪政改革”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影响[J]. 现代台湾研究 2008(05)
    • [3].国家建设视野下的清末宪政改革[J]. 书屋 2010(02)
    • [4].清末宪政改革与现代国家建设[J]. 文化纵横 2010(01)
    • [5].民初宪政改革的失败——以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为例[J]. 长江丛刊 2015(28)
    • [6].清末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选拔经过史实考——兼论清政府宪政改革的社会舆论氛围[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7].台湾地区“宪政改革”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影响[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8].日韩合并与清末宪政改革[J]. 近代史研究 2011(04)
    • [9].清末宪政改革与现代国家建设[J]. 读书 2011(05)
    • [10].论清末资政院[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1)
    • [11].我国权力结构宪政改革的可行性探究[J]. 理论参考 2008(08)
    • [12].清末宪政改革的组织推动及其破产[J]. 兰台世界 2015(04)
    • [13].美国邦联时期的宪政改革探索与联邦宪法制定[J]. 史学月刊 2014(08)
    • [14].从微博反腐看我国的宪政改革[J]. 学习月刊 2013(06)
    • [15].构建“新君主制”的努力及失败:清末宪政改革再审视[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2(04)
    • [16].也析德国榜样与日本明治宪政改革[J]. 比较法研究 2011(03)
    • [17].舞好宪政改革的利剑——从宪政经济学的维度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09(03)
    • [18].清末宪政改革的意义[J]. 兰台世界 2010(11)
    • [19].袁世凯与晚清宪政改革——兼谈袁世凯与宫廷各派之间的关系[J]. 许昌学院学报 2010(06)
    • [20].宪政时期的英属印度省级行政制度改革探析[J]. 福建质量管理 2015(09)
    • [21].《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研究》出版[J]. 历史档案 2009(02)
    • [22].在“公权”与“私权”之间——以清末宪政改革时期江苏省“督”、“局”之争为中心的考察[J].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8)
    • [23].中日比较视域下近代中国宪政失败根源探析[J]. 东疆学刊 2015(03)
    • [24].宪政改革、政党制度和斐济的独立问题[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25].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清末民间报刊媒介[J]. 黑龙江史志 2014(07)
    • [26].从近代民法的缺失看清末宪政改革的失败[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1(01)
    • [27].“预备立宪”起点再探讨[J]. 贵州文史丛刊 2011(03)
    • [28].清末宪政: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最初尝试[J]. 甘肃理论学刊 2010(03)
    • [29].晚清钦定宪法大纲探析[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30].英国宪政改革下的行政裁判制度的变迁[J]. 财经政法资讯 2010(05)

    标签:;  ;  ;  ;  ;  

    经济转轨与宪政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