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市场研究:一个网络经济学视角

银行卡市场研究:一个网络经济学视角

论文摘要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网络经济学的框架内系统地研究了银行卡市场。本文首先给出了银行卡的定义,阐述了银行的分类和功能,然后介绍了世界和中国的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概况。然后本文分析了银行卡市场的一般网络经济特征:银行卡两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取现金和直接消费,这两项功能分别需要在ATM和POS上实现,银行卡对消费者来说具有多大的效用,主要取决于市场上有多少台可用的ATM和POS,这是典型的间接网络外部性;按其本身的材质,银行卡可分为两类,磁条卡和IC卡,与后者相比,前者的安全性能较差,易造成金融欺诈,银行会蒙受损失,虽然IC卡已经在其他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金融领域却迟迟未能取代磁条卡,其原因就是现存的ATM、POS设施仅能识别磁条卡,这是网络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安装基础对技术采用的影响;以中国为例,银行卡本来是不收取年费的,而现在大银行开始收取年费,其原因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持卡,使得持卡者达到一定的临界容量从而有效地吸引商户接受银行卡,银行就在初期对消费者不收费,当持卡者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银行就有能力向持卡者收费了,这是网络经济学中的渗透定价问题;不管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最初各个银行的银行卡网络都是相互独立的,显然网络互联互通对社会来说是更优的,银行卡网络的互联互通是通过银行谈判或(和)政府推动来实现的,这是网络经济学中的兼容性选择问题。接下来本文分别研究了银行卡市场最重要的两个子市场,ATM市场和POS市场,前者是一个单边市场,后者是一个双边市场。在研究ATM市场时,本文为了简化分析,将取款次数外生,构建了一个双寡头对称银行的萨洛普环形城市模型,比较分析了三种ATM费制,即跨行费制、额外费制和混合费制对银行竞争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在模型中,这两个具有对称ATM网络但客户数量存在差异的银行在ATM收费上进行非合作博弈,然后非赢利组织银联选择交换费极大化整个银行体系的总利润。本文发现,银行博弈的结果是跨行费与交换费正相关,额外费与交换费负相关,而混合费则与交换费无关。有趣的是,经过银联的交换费调整后,跨行费制和额外费制导致了相同的费率,但前者更有利于客户基础大的银行。福利分析表明,不管采用何种费制,市场都导致了太高的ATM收费,但混合费制的扭曲最大,不管从银行利润还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跨行费制和额外费制(两者等价)都优于混和费制。为了更好的描述现实,随后我们放松了取款次数外生和双寡头对称银行的假定,而是将取款次数假定为持卡人内生选择的结果,并且考虑多个不对称的银行,本文将模型复杂化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讨论央行政策的有效性,中国央行为了激励各商业银行增设ATM而批准各商业银行开征跨行费,本文的研究则表明,与央行的预期目的相反,跨行费制不是提高而是打击了各商业银行增设ATM的激励。本文的一般模型依然是萨洛普环形城市模型,本文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有:在不收费制下,银行卡市场份额小于ATM市场份额的银行会有交换费盈余,反之则反是;当交换费等于ATM的边际成本时,跨行费制和额外费制都会使银行达到利润最大化;在纯粹ATM业务上,跨行费是战略替代的,额外费是战略互补的;在银行竞争上,跨行费是战略互补的,额外费是战略替代的;跨行费制降低了银行的感知收益,所以打击了银行增设ATM的积极性,而额外费制增加了银行的感知收益,所以提高了银行增设ATM的激励。更重要的是,在分析跨行费率和额外费率时,我们得出了比较精确的数值解,这可以为银行制定费率时提供借鉴;交换费和ATM的边际成本相等或者两者至少不能相差过大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是有关键意义的,希望规制者能着重考虑。在研究银行卡市场的POS业务时,本文首先比较了开放的银行卡组织和封闭的银行卡组织的异同,然后通过双边市场模型考察了银行卡组织,其中的银行卡组织和商户都拥有垄断力量,同时本文也是要回答一个现实问题:对于一笔刷卡消费支付来说,为什么银行卡组织不向消费者收费,而是全部向商户收费?在未考虑商户竞争的基准模型中,本文证明银行卡组织征收的双边费率与其在双边的固定成本支出和双边所获得的便利程度皆正相关。在拓展模型中,本文采用豪泰林博弈刻画商户之间的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商户愿意接受的最高扣率是其自身的便利和消费者的平均便利之和,这使得银行卡组织可以不向消费者收取刷卡费乃至提供补贴。并且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明晰地演示了银行卡组织在消费者和商户这双边的市场覆盖率的扩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银行卡市场:
  • 网络经济学: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章节安排:
  • 第一章 银行卡市场概述
  • 第一节 银行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 1.1.1 银行卡的类别
  • 1.1.2 银行卡的功能
  • 第二节 国际银行卡市场发展概况
  • 1.2.1 五大银行卡组织
  • 1.2.2 国际银行卡市场发展的五个阶段
  • 1.3.3 银行卡市场发展特点的跨国比较
  • 第三节 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概况
  • 1.3.1 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的四个阶段
  • 1.3.2 中国银联
  • 1.3.3 五大银行卡组织在中国的业务拓展
  • 第二章 银行卡市场的一般网络经济特征
  • 第一节 网络外部性—银行卡市场最根本的网络经济特征
  • 2.1.1 外部性
  • 2.1.2 网络外部性
  • 2.1.3 银行卡市场的网络外部性特征
  • 第二节 又一个“QWERTY键盘”的故事?
  • 2.2.1 “QWERTY”键盘的故事
  • 2.2.2 安装基础与技术采用
  • 2.2.3 银行卡的IC迁移
  • 第三节 银行卡,免费的午餐?—银行卡的年费
  • 2.3.1 银行卡年费—从无到有
  • 2.3.2 网络外部性、安装基础与科斯猜想的失效
  • 2.3.3 银行卡,依然是免费的午餐
  • 第四节 金卡工程—银行卡市场的兼容进程
  • 2.4.1 产品的兼容性选择
  • 2.4.2 金卡工程
  • 2.4.3 网络兼容后的交换费
  • 2.4.4 银行卡市场中的普遍服务问题
  • 第三章 谁为跨行取款买单?—银行卡市场中的ATM业务
  • 第一节 背景知识和相关文献综述
  • 3.1.1 央行的政策与目的
  • 3.1.2 ATM取款的工作流程
  • 3.1.3 ATM跨行取款的相关费用与其作用
  • 3.1.4 ATM收费的相关文献
  • 3.1.5 交换费、价格与“均衡呼叫模式
  • 第二节 双寡头对称银行
  • 3.2.1 市场解
  • 3.2.2 银行的非合作竞争
  • 3.2.3 银联选择交换费
  • 3.2.4 社会最优基准解和福利分析
  • 3.2.5 小结
  • 第三节 多个非对称银行
  • 3.3.1 需求结构
  • 3.3.2 成本/收益结构
  • 3.3.3 跨行费制
  • 3.3.4 额外费制
  • 3.3.5 小结
  • 第四章 双边市场中的银行卡组织—银行卡市场中的POS业务
  • 第一节 故事背景和文献综述
  • 4.1.1 POS收单的工作流程
  • 4.1.2 POS收单中的相关费用
  • 4.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忽略商户竞争的基准模型
  • 4.2.1 银行卡组织的成本收益结构
  • 4.2.2 费率结构
  • 4.2.3 费率水平
  • 4.2.4 银行卡组织受规制时的费率结构和费率水平
  • 第三节 商户竞争时的拓展模型
  • 4.3.1 商户博弈中的策略效应
  • 4.3.2 考虑商户博弈时银行卡组织的成本收益结构
  • 4.3.3 福利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北省银行卡市场发展思考[J]. 河北金融 2017(09)
    • [2].浅谈近年来银行卡市场的变化[J]. 中国信用卡 2015(10)
    • [3].互联时代,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 当代金融家 2017(06)
    • [4].规范银行卡市场 打击电信诈骗探析[J]. 北方金融 2017(04)
    • [5].对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 时代金融 2012(08)
    • [6].我国银行卡市场现状与发展[J]. 中国国情国力 2011(04)
    • [7].加强部门协调,形成监管合力 营造健康区域银行卡市场环境[J]. 金融科技时代 2011(05)
    • [8].区域银行卡市场建设与发展的实证调研——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J]. 时代金融 2011(32)
    • [9].二级地市银行卡市场发展困境与对策——以宜宾市为例[J]. 西南金融 2010(04)
    • [10].对黑龙江省银行卡受理市场的探析[J].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 [11].关于促进江西省银行卡市场健康发展的思考[J]. 金融与经济 2009(09)
    • [1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全省二级地市银行卡市场快速发展[J]. 黑龙江金融 2009(09)
    • [13].东川区银行卡市场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思考[J]. 时代金融 2009(12)
    • [14].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扩大黑龙江省银行卡市场规模[J]. 黑龙江金融 2008(11)
    • [15].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建设初探——以四川省安岳县为例[J]. 时代金融 2017(02)
    • [16].深化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工作的对策与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03)
    • [17].日韩银行卡市场发展与借鉴[J]. 中国金融 2012(12)
    • [18].常州地区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的经验与建议[J]. 新会计 2012(06)
    • [19].银行卡市场风险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 2010(54)
    • [20].论银行卡市场的反垄断[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1].农信社面向大学生发卡的几点思考[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0(10)
    • [22].银行卡市场发展中的新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 中国信用卡 2008(24)
    • [23].高速发展的银行卡业务——访北京农村商业银行银行卡部副总经理孙战平[J]. 金融电子化 2008(10)
    • [24].银行卡市场风险监管策略剖析[J]. 中国国情国力 2010(07)
    • [25].银行卡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 金融电子化 2008(11)
    • [26].国内银行卡市场的寡头博弈[J]. 金融与经济 2008(01)
    • [27].基于转换成本理论的银行卡市场竞争现状初探[J]. 经济视角(下) 2008(01)
    • [28].创新 服务 共赢 JCB聚焦市场变革[J]. 中国信用卡 2018(01)
    • [29].银行卡市场规模对刷卡消费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J]. 中国信用卡 2010(06)
    • [30].四川省银行卡市场发展环境研讨会召开[J]. 西南金融 2012(06)

    标签:;  ;  ;  

    银行卡市场研究:一个网络经济学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