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

论文摘要

当李健吾对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实主流游离不定而找不到实际归宿之时,1931年,他靠着父执辈和亲朋好友的帮忙得以成功出国。在法国留学的两年时间里,一方面,他日夜研读福楼拜、莫里哀、司汤达等人的作品,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使他超越了普罗文学的视界;另一方面,远离了中国当时的现实环境,他不必为趋当时之势而费力追赶当时文学潮流,使他有更多时间去实践他自己的创作技巧与风格。在他留法期间完成的最重要的一个三幕剧《村长之家》,这个剧本与李健吾以前的剧作明显不同,故事情节由简单变为复杂,人物性格由单一变为多重,剧情发生的背景也不再是城市,而是“华北乡间某村镇上”,实际上就是以他的故乡安邑西曲马村为蓝本。因此,《村长之家》被公认为是李健吾留法时期最重要的剧本,是他戏剧创作上的一个分水岭。1934年作者创作了喜剧精灵《这不过是春天》,这不仅是他的传世之作,而且也是他平生所作的第一部喜剧作品。剧作以相对轻捷的方式表现了自我和人性复归的主题,随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前后共创作了40多部剧作及改编剧,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那究竟是何原因促使作者出现这种转向,使其戏剧前后创作发生如此明显的不同呢?虽说内因也即李健吾本人的个性成因是促使其创作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但外因也起到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 1.1.2 原因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调查法
  • 1.3.3 行动研究法
  • 第二章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其理论依据
  • 2.1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内涵
  • 2.1.1 交流
  • 2.1.2 交流式作文教学
  • 2.2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特征
  • 2.2.1 平等性
  • 2.2.2 交流性
  • 2.2.3 个性化
  • 2.2.4 生命性
  • 2.3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集体动力学理论
  • 2.2.3 素质教育思想
  • 2.2.4 教育交往理论
  • 第三章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与实施案例
  • 3.1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 3.1.1 激发作文交流动机
  • 3.1.2 创设作文交流情境
  • 3.1.3 搭建作文交流平台
  • 3.1.4 指导全程写作交流
  • 3.1.5 实现作文交流评价
  • 3.2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案例
  • 3.2.1 确定写作主题
  • 3.2.2 轮流习作、点评
  • 第四章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成效与反思
  • 4.1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成效
  • 4.1.1 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 4.1.2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
  • 4.1.3 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 4.1.4 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 4.1.5 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 4.2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反思
  • 4.2.1 应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广泛地进行交流
  • 4.2.2 应与其它教学形式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 4.2.3 教师应提高素养,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小学生作文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课堂作文交流园地稿纸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小学交流式作文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