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多脏器功能调节及特异性规律研究

电针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多脏器功能调节及特异性规律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电针三阴交穴对正常及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多脏器微循环、电生理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电针刺激三阴交穴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及全身重要脏器的功能调理作用,揭示针刺三阴交穴对全身重要脏器的调理机制及效应规律。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利血平的方法建立实验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应用动态、同步、多脏器观察的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正常及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电针三阴交穴前、中、后胃、十二指肠、肝、脑等器官表面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测量电针对胃肠电的影响;检测电针对胃、肠、下丘脑及血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内皮素(ET)、血清及下丘脑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针刺三阴交穴对正常大鼠针刺二组食量、体重变化率有明显影响;可明显降低正常大鼠针刺二组胃、脑微循环血流量,胃电幅度,血浆ET水平,肠MTL水平;降低针刺一组肝微循环血流量;升高各针刺组肠电频率和幅度,血清、肠、下丘脑GAS水平;提高针刺一组胃MTL水平、胃GAS水平、下丘脑AD水平;提高针刺二组脑MTL水平。针刺三阴交穴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食量、体重有明显影响;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针刺一组及针刺二组胃电频率和幅度,血浆ET水平,肠电幅度;提高针刺一组胃、肠微循环血流量,血浆、胃、下丘脑MTL水平,下丘脑AD水平;提高针刺二组肝、脑微循环血流量,肠MTL水平,血清、肠、下丘脑GAS水平,血清AD水平;降低针刺二组胃、肠微循环血流量,血清5-HT水平。结论:电针可以影响正常及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各脏器微循环血流量、胃肠电、胃肠激素及神经递质水平,且对各脏器作用具有特异性,同时显示出针刺的时间特异性。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研究
  • 一、电针对正常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二、电针对胃肠道功能紊乱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三、电针对正常大鼠多脏器微循环血流量及胃肠电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电针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多脏器微循环血流量及胃肠电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五、电针对正常大鼠ET、MTL、GAS 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六、电针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ET、MTL、GAS 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七、电针对正常大鼠DA、5-HT、AD 和NE 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八、电针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DA、5-HT、AD 和NE 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讨论
  • 一、立题依据
  • 二、动物模型的选择
  • 三、针刺治疗胃肠病
  • 四、微循环的监测方法
  • 五、检测指标及实验结果分析
  • (一) 电针对正常及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
  • (二) 电针对正常及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胃肠电的影响
  • (三) 胃肠激素的作用方式
  • (四) 胃动素(MTL)
  • (五) 胃泌素(GAS)
  • (六) 内皮素(ET)
  • (七) 5-羟色胺(5-HT)
  • (八) 多巴胺(DA)
  • (九)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AD 和NE)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集束护理预防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效果研究[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04)
    • [2].浅谈舒肝颗粒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28)
    • [3].胸腰椎骨折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03)
    • [4].越鞠丸加减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11)
    • [5].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02)
    • [6].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5(31)
    • [7].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3)
    • [8].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中药治疗方法分析[J]. 现代中医临床 2017(01)
    • [9].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护理研究进展[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1)
    • [10].红霉素在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06)
    • [11].越鞠丸合四磨汤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35例[J]. 浙江中医杂志 2014(03)
    • [12].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个体化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01)
    • [13].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11)
    • [14].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肠道功能紊乱20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06)
    • [15].联合用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01)
    • [16].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功能紊乱21例[J]. 山东中医杂志 2014(09)
    • [17].大黄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胃肠道功能紊乱53例疗效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04)
    • [18].半夏泻心汤治疗心衰合并胃肠道功能紊乱38例[J]. 四川中医 2011(01)
    • [19].患者自控镇痛技术防治开胸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思考[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8(10)
    • [20].达立通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治疗肠道功能紊乱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4(01)
    • [21].增液承气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道功能紊乱42例总结[J]. 湖南中医杂志 2013(09)
    • [22].营养补充剂联合饮食行为调理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1例[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0(12)
    • [23].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肠道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9(01)
    • [24].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57)
    • [25].口服红霉素治疗45例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 2016(04)
    • [26].中医贴敷护理方案对腰椎全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防治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23)
    • [27].辨证分型施治结合心理疏导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44例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02)
    • [28].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07)
    • [29].脓毒症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中西医治疗概况[J]. 中国中医急症 2015(09)
    • [30].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56)

    标签:;  ;  ;  ;  ;  ;  

    电针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多脏器功能调节及特异性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