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研究

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研究

论文摘要

由于经济现象表现的多样化、复杂化,法律规章的制定并不能够把所有经济活动发生的内涵实质描述出来;当经济活动发生的法律形式与其内涵经济实质不一致时,为了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即会计核算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研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对于完善我国会计制度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研究会计中为什么实质要比形式更为重要:首先,必须从认识实质与形式的内涵入手,通过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之间的关系辨析,来探讨会计作为对经济活动反映的工具和手段又是如何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其次,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为出发点,通过对比中外会计准则对其运用的不同历程,来探寻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起源及主要观点;第三,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研究的重点放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以及其在新旧会计准则运用的对比研究,归纳出实质重于形式思想将会在我国今后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中得到广泛运用的观点;同时还分析这一原则在我国运用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对策;最后,通过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研究为指导我国会计实务、我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趋同理念的形成、完善我国会计准则、防范审计风险等会计制度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结论是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全面贯彻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加强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得以正确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
  • 1.2.2 国内研究文献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文章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文章逻辑结构
  • 第2章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实质重于形式的理论分析
  • 2.1.1 实质重于形式的哲学依据
  • 2.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3 法律中的运用与借鉴
  • 2.2 会计与法律对经济活动的映射关系
  • 2.2.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溯源
  • 2.2.2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
  • 2.2.3 会计要素与法律概念
  • 第3章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历程与不同观点
  • 3.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历程
  • 3.1.1 英国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历程
  • 3.1.2 美国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历程
  • 3.1.3 法国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历程
  • 3.1.4 我国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历程
  • 3.2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两种观点
  • 3.2.1 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 3.2.2 是对其他会计原则的修正
  • 3.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关系
  • 3.3.1 与可靠性原则
  • 3.3.2 与可比性原则
  • 3.3.3 与谨慎性原则
  • 3.3.4 与重要性原则
  • 3.3.5 与权责发生制
  • 第4章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 4.1 基本准则中的运用
  • 4.1.1 资产要素确认
  • 4.1.2 负债要素确认
  • 4.1.3 收入要素确认
  • 4.1.4 费用要素确认
  • 4.1.5 会计要素计量上的运用
  • 4.1.6 财务报告披露上的运用
  • 4.2 具体准则中的运用
  • 4.2.1 或有负债的确认
  • 4.2.2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
  • 4.2.3 售后回购的处理
  • 4.2.4 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的要求
  • 4.2.5 建造合同的分立与合并处理
  • 4.2.6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
  • 4.2.7 投资性房地产的反映和核算
  • 4.2.8 职工薪酬的核算范围
  • 4.3 新旧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比较
  • 第5章 运用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 5.1 会计核算中“实质与形式不符”事项
  • 5.1.1 资产减值准备中“实质与形式不符”事项
  • 5.1.2 非货币性交易中“实质与形式不符”事项
  • 5.1.3 债务重组中“实质与形式不符””事项
  • 5.2 实际运用时存在的不足
  • 5.2.1 容易被企业规避和滥用
  • 5.2.2 容易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
  • 5.2.3 容易过分强调
  • 5.3 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5.3.1 会计基础薄弱
  • 5.3.2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差异
  • 5.3.3 人为操纵
  • 第6章 研究的启示
  • 6.1 有助于指导会计实务
  • 6.1.1 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 6.1.2 提高自身素质
  • 6.1.3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 6.1.4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 6.2 有助于防范审计风险
  • 6.3 有助于完善会计准则
  • 6.4 有助于国际会计趋同理念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 中外企业家 2019(21)
    • [2].“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运用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 2019(32)
    • [3].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7(04)
    • [4].浅议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 经贸实践 2018(01)
    • [5].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中的应用及问题[J]. 纳税 2018(06)
    • [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06)
    • [7].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纳税 2018(13)
    • [8].实质重于形式中会计实务的问题[J]. 纳税 2018(28)
    • [9].澄清关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几个问题[J]. 中国外汇 2018(13)
    • [10].“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价值观感悟[J]. 审计月刊 2016(12)
    • [11].略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的重要性[J]. 知识文库 2019(16)
    • [12].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 报刊荟萃 2018(04)
    • [13].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J]. 山西青年 2017(16)
    • [14].会计实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分析[J]. 智富时代 2017(12)
    • [15].坚持实质重于形式 防风险是监管核心[J]. 金融博览 2020(08)
    • [1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会计 2019(22)
    • [17].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与税务适用范围与运用[J]. 纳税 2018(19)
    • [18].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分析[J]. 商 2013(21)
    • [19].“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灵活运用[J]. 注册税务师 2013(02)
    • [20].浅谈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02)
    • [21].浅析对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8(12)
    • [22].浅谈我国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 财会学习 2018(33)
    • [23].对税务案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探讨——以“明股实债”的税收争议为例[J]. 国际税收 2018(08)
    • [24].实质重于形式——浅析教案改革[J]. 知识窗(教师版) 2011(11)
    • [25].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收入准则中的运用[J]. 中国商论 2018(09)
    • [26].转投业务的会计处理——实质重于形式的应用之探讨[J]. 财会学习 2017(04)
    • [27].实质重于形式在售后回购售后租回核算中的运用[J]. 商业会计 2009(13)
    • [28].论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3)
    • [29].“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会计核算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5(20)
    • [30].实质重于形式[J]. 交通财会 2013(07)

    标签:;  ;  ;  ;  

    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