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研究

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的主旨是研究中国劳动力供求的变化。中国劳动力的供求始终保持不平衡的态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我国在上个世纪末面临巨大“民工潮”的冲击,而近年来许多地区和行业却出现“民工荒”。因此,分析我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的趋势和原因,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对于发挥现阶段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劳动力供求的总量变化、结构变化入手,着重分析了1978年以后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变化的原因;接着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入手,分析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所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化;然后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劳动力在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时间以及就业方面所发生波动的趋势、原因;最后归纳出主要的结论与政策含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供求总量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也在加大。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从产业上看,劳动力已经由以前集中的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且这种转移的趋势会逐步加强;从行业上看,劳动力目前正向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上转移;从地区上看,劳动力目前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部地区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选择区域。在对影响劳动力供求的基本因素即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分析中,本文重点讨论了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动,这些变动虽然加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是也为中国能否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势必会逐步消失。因此,一方面中国要采取措施确保“人口红利”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确保中国新的竞争优势。在对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具体分析上,本文从劳动力参与率与劳动力供给时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是进入到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劳动力参与率开始下降。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形势、失业、教育状况以及劳动者生活水平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工资的缓慢上升,我国劳动力供给时间呈不断上扬态势。不过我国劳动者收入水平仍然相对偏低,劳动力供给(时间)曲线尚未出现向后弯曲的态势。从长远来看,由于工资的变化、就业制度健全、劳动者自身生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时间会逐步下降。1978年后,我国的就业弹性在不停地波动,但是就业人数呈缓慢上升态势。这种变化与工资变动、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结构调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长期来看,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在“人口红利”尚未消失之前,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试图在以下三点上有所创新:第一,从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来考察劳动力供求的变化。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许多学者在对劳动力供求的分析中,往往将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混为一谈,于是引发对目前中国劳动力是否处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议。因此对劳动力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的分别研究,对于把握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未来走势,针对劳动力供求出现的矛盾,特别是结构矛盾制定相关政策是很有必要的。第二,注重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引发的劳动力供求变化的分析。由于以往关于劳动力供求分析往往从静态方面入手,这对全面研究劳动力供求变化带来了一定的局限,只有将劳动力供求的研究视角由以往关注的对人口增长、人口规模的变化转向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分析,才能深刻剖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劳动力供求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从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时间、就业三个方面对劳动力供求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
  • 2 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
  • 2.1 劳动力供求理论
  • 2.2 1978 年后中国劳动力供求总量关系的变化
  • 2.3 1978 年后中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变化
  • 2.4 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的影响
  • 2.5 小结
  • 3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动态分析
  • 3.1 中国人口自然变动与劳动力供求变化
  • 3.2 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变动
  • 3.3 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变动与“人口红利”
  • 3.4 小结
  • 4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的动态分析
  • 4.1 影响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的因素
  • 4.2 对影响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 对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的预测
  • 4.4 小结
  • 5 中国劳动力供给时间变化的动态分析
  • 5.1 中国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变化
  • 5.2 工资变动与中国劳动力供给时间变化
  • 5.3 影响劳动力供给时间变化的其它因素
  • 5.4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供给时间的变化
  • 5.5 小结
  • 6 中国劳动力就业变化的动态分析
  • 6.1 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变动
  • 6.2 就业变动的影响因素
  • 6.3 促进有效就业水平的提高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国经济复苏期劳动力供求:结构、动力与政策[J]. 国际研究参考 2014(01)
    • [2].民工“慌”[J]. 新财经 2009(11)
    • [3].陕西劳动力供求的经济学分析[J]. 新西部(下半月) 2008(10)
    • [4].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基于劳动力供求角度的研究[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2)
    • [5].当“招工难”遭遇“就业难”——吉林省劳动力供求关系情况分析[J]. 劳动保障世界 2015(S3)
    • [6].解决沿海开发中劳动力供求矛盾的思考[J]. 中国就业 2012(10)
    • [7].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04)
    • [8].山东人口就业状况及城镇劳动力供求预测[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05)
    • [9].当前中国工业劳动力供求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 中国经贸导刊 2016(30)
    • [10].当前我国劳动力供求特征、趋势判断与政策建议[J]. 中国劳动 2020(04)
    • [11].福建省劳动力供求状况分析[J]. 就业与保障 2014(08)
    • [12].人工智能背景下物流业劳动力供求影响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8)
    • [13].如何认识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J]. 今日中国论坛 2012(04)
    • [14].福建省2015-2020年劳动力供求预测及政策取向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7)
    • [15].中国劳动力供求新变局与对策[J]. 理论视野 2013(05)
    • [16].大连市就业状况及劳动力供求演变趋势分析[J]. 西北人口 2009(01)
    • [17].中国未来劳动力供求状况的数量分析——基于人口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视角[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12)
    • [18].农民工就业压力较大[J]. 经济 2009(04)
    • [19].温州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与对策研究——节选自《温州市2017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J]. 中国就业 2017(05)
    • [20].2020—2100年泰州市劳动力供求趋势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17)
    • [21].税收对就业的影响及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 2012(23)
    • [22].自主创业开辟就业新路[J]. 中国劳动保障 2008(01)
    • [23].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人力资本回报与薪酬政策优化[J]. 中国劳动 2016(22)
    • [24].浅议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J]. 理论导报 2010(12)
    • [25].工会制度的现状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5(21)
    • [26].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J]. 现代人才 2014(02)
    • [27].“用工荒”背景下学校职业教育的办学问题反思[J]. 职教论坛 2012(07)
    • [28].日本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12)
    • [29].观点摘编[J]. 农村金融研究 2010(04)
    • [30].人口结构转变、产业及就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14(02)

    标签:;  ;  ;  ;  

    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