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旧院煤矿区晚二叠世煤层煤质特征研究

黔西北旧院煤矿区晚二叠世煤层煤质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素有“西南煤海”之称的黔西北煤田煤炭资源具有量大质好、浅埋易采的特点;区内煤层层数多而复杂,在煤炭勘查工作中,煤层对比的正确以否,直接影响到煤层的稳定性评价、资源评价、经济评价等。本论文以旧院煤矿勘探工作为基础,通过对煤层煤质特征深入的研究,总结可采煤层的煤岩特征,以此探讨黔西北地区煤层对比特征。研究区含煤地层为晚二叠系龙潭组,含煤岩系(P3l)厚307.41-373.39m,平均厚343.04m,共含煤层(线)29~48层,平均含煤层(线)41层,其中含达到可采厚度煤层12-15层,平均含13层达到可采厚度煤层,含煤层(线)煤层总厚21.78-32.12m,平均总厚27.14m;含煤系数6.47~9.20%,平均7.93%。龙潭组含全区可采煤层6层(M1、M5、M6、M9、M24、M35),分布于龙潭组上部、中部和近底部;大部可采煤层4层(M7、M15、M30、M33),分布于龙潭组中上部、中部和中下部,见零星可采点煤层10层(M3、M4、M8、M12、M13、M22、M23、M28、M31、M37),分布于龙潭组各层段。其余煤层均未达到可采厚度。经分析研究,其中M1、M15、M35为中灰中高硫特低磷中热值无烟煤;M9为中灰中硫特低磷高热值无烟煤;M5、M6、M7、M24为中灰低硫特低磷高热值无烟煤;M30为中灰低硫特低磷中热值无烟煤;M33为中灰中硫特低磷中热值无烟煤。各煤层均具有砷、氟含量低的特点。工艺性能均具有高强度、高热稳定性(HTS)、中等到软化温度灰(MST)、低还原率,弱至中结渣的特征。此外,得出了M1属中等可磨较难选煤层,M6属中等可磨易选煤层,M9属难磨中等可选煤层,M15属难磨中等可选煤层,M24、M35属难磨易选煤层。通过对黔西北旧院煤矿区晚二叠世煤岩的研究,查明了区内煤层煤质特征,为区内煤层的对比、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特征
  • 3.2 构造特征
  • 3.3 含煤岩系特征
  • 第4章 煤层特征
  • 4.1 含煤性
  • 4.2 可采煤层特征
  • 4.3 煤层对比
  • 第5章 煤质特征分析
  • 5.1 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分析
  • 5.2 煤的化学性质特征分析
  • 5.3 煤的工艺性能特征分析
  • 5.4 煤的可选性特征分析
  • 5.5 煤的工业用途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煤层裂隙发育方向对瓦斯抽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与应用[J]. 煤炭工程 2020(02)
    • [2].煤层开采直流微网供电系统的设计[J]. 自动化应用 2020(02)
    • [3].磁法在煤层火烧区边界勘查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12)
    • [4].对某矿补勘工程中煤层风氧化带判定标准及划定依据的探讨[J]. 能源科技 2020(04)
    • [5].受水害影响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23)
    • [6].极近距离煤层群上部煤层回采底板损伤深度分析[J]. 中国矿山工程 2020(03)
    • [7].江西省煤层稳定程度定量划分方法的探讨[J]. 江西煤炭科技 2016(04)
    • [8].彬长矿区4号煤层煤质特征及洁净等级划分[J]. 洁净煤技术 2017(01)
    • [9].断层影响下煤层变化规律的研究分析[J]. 煤矿现代化 2017(03)
    • [10].庆阳地区中侏罗世延安组煤层识别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08)
    • [11].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应用探讨[J]. 科技与创新 2016(04)
    • [12].父亲·煤层·我[J]. 中国消防 2014(11)
    • [13].近距离上煤层底板采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J]. 煤 2016(07)
    • [14].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14)
    • [15].煤矿薄硬煤层回采的采掘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13)
    • [16].地震反射波在煤层勘探中的应用研究[J]. 煤炭技术 2020(03)
    • [17].宁夏任家庄煤矿9~#煤层煤质及元素分布特征[J]. 中国矿业 2020(10)
    • [18].复杂煤层开采评价及技术分析[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8(04)
    • [19].煤层注碱治理硫化氢数值模拟与应用[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02)
    • [20].侏罗纪沙砾岩含水层对煤层开采的影响[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Z1)
    • [21].含水煤层瓦斯抽采的气-液-固耦合数值模拟[J]. 煤矿安全 2017(05)
    • [22].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09)
    • [23].基于上行开采的上部煤层变形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24].短壁连采技术在赋存较深煤层中应用探讨[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11)
    • [25].煤田测井中的煤层判断及定厚方法[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04)
    • [26].浅析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J]. 科技展望 2015(07)
    • [27].浅谈采区职工如何快速适应新煤层开采[J]. 河北企业 2015(05)
    • [28].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31)
    • [29].容光煤矿多煤层采区保护层调整的可行性分析[J]. 煤 2014(09)
    • [30].煤层稳定程度与煤矿开采关系探讨[J]. 河南科技 2013(16)

    标签:;  ;  ;  

    黔西北旧院煤矿区晚二叠世煤层煤质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