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典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图式演变及语义类别

论古典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图式演变及语义类别

论文摘要

点景在古典山水画中称之为:“一篇之眼目”,虽然这些点景物在一幅山水画的笔墨、章法上所占比重不大,却可映射出整幅画面的意境,提高作品的真实感和趣味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画家不仅在笔墨表现、构图、设色等方面细心揣摩,而且在点景人物、动物、舟楫、桥梁等在画面中的位置安放和形态塑造上苦心经营。点景更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笔者向往的生活环境或当时的生活状态,是我们了解画家本人绘画风貌、及其所处时代整体绘画特征、有助于我们学习、全面深入理解画面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而作为点景部分的重中之重——点景人物,更是在画面中有着点睛的作用。一幅山水画中的景物都是静止的,而如果加上不同形态的人物作为点景,便可使山水画的主题得到升华,画面生动更具感染力,给人呈现“可居、可游”的真实感受,因此,它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点景人物虽小,从风格意义上好像从不构成画面的必须要素,也常常被人忽视,但由于能够表示出人物活动之生气,犹如一篇文章的点题,可以以小见大,起到升华主题点醒画面的作用,使画面更加生动自然,具有亲和观众的作用,更能打动观者心灵,同时影响整个山水画的意境,在中国山水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意义。因此,我们在创作和审视一幅山水画时,决不可予以轻视。本文通过三个章节全面阐述古典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图式演变和语义类别,深入分析点景人物在各个时期呈现的特点,通过对点景人物图式的分析比较,总结出点景在中国古典山水画中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第一章:通过对点景的概述,明确点景的分类,引入人物点景在山水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以点景人物图式在各时期呈现的不同特点为切入点论述点景人物的图式演变。第三章:从点景人物的图式类型、图式类别的语义及比较,阐述点景人物在古典山水画中的审美价值。

论文目录

  • 引言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点景及点景人物
  • 1.点景及点景人物
  • 1.1.山水画中点景
  • 1.2.点景的分类
  • 1.3.人物点景
  • 2.古典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
  • 第二章 点景人物的图式演变
  • 2.1.五代时期点景人物多表现僧侣、逸士
  • 2.2.宋代点景人物呈现生活气息形象多样
  • 2.3.元代点景人物的隐逸性
  • 2.4.明清点景人物趋向符号化
  • 第三章 点景人物图式的语义类别
  • 3.1.图式的类别
  • 3.2.类型的语义及图式的分析比较
  • 3.3.审美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兼语语义类的分类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7(01)
    • [2].论汉语量词的语义作用[J]. 青年文学家 2017(29)
    • [3].从语义类推的新类型看其认知本质、动因及其他问题[J]. 世界汉语教学 2011(04)
    • [4].语义类的提取及其在语音搜索系统中的应用[J]. 声学学报 2011(05)
    • [5].语义类修辞手法漫谈[J]. 英语知识 2008(09)
    • [6].语文辞书释义的新进展——《语文词典语义类别释义的多维研究》述评[J]. 辞书研究 2020(06)
    • [7].吴语绍兴方言否定词的词形特征和语义类别[J]. 语言研究集刊 2015(01)
    • [8].定中型“N_1+(的)+N_2”中N_1的语义类别及相关问题分析[J]. 殷都学刊 2015(03)
    • [9].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4(08)
    • [10].英语位置格动词的动态磨蚀研究——中断时间、频率和语义类别的影响[J]. 外语界 2018(06)
    • [11].基于汉英经济媒体语料库的植物隐喻研究[J]. 外语教学 2019(06)
    • [12].名词性语素“托”语义类化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1)
    • [13].生成词库论的语义组合体系[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4].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状动结构语义搭配[J]. 重庆与世界 2010(11)
    • [15].俄语动词体范畴的语义类别[J]. 学园 2018(27)
    • [16].禅籍詈称的语义类别及语用效力[J]. 求索 2014(10)
    • [17].动补格受事宾语句的语义类别刍议[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9)
    • [18].语义角色范畴对比分析[J]. 中国俄语教学 2016(04)
    • [19].汉韩同形词语义对应的分析方法及等级划分[J]. 汉语学习 2015(04)
    • [20].“A_单+N_单”类复合词语素项语义组合规律探析[J]. 语文学刊 2013(03)
    • [21].浅谈《牛津英语词典》中的粤方言借词[J]. 校园英语 2015(25)
    • [22].现代汉语插入语“你还别说”的语用分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11)
    • [23].动宾语义搭配框架描述要素[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4].试论俄语词义模糊性的语义类属[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5)
    • [25].介词“向”的语义类别与认知分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7)
    • [26].比较短语的语义和结构探析[J]. 中国俄语教学 2014(02)
    • [27].类别感知对类别学习中额外特征学习的影响[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8].融合语义类信息的句法分析统计模型[J].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7(01)
    • [29].近百年文学语体中字母词语的历时演变——以巴金作品为例[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30].基于排序合成的两层体系刑侦图像检索方法[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9(12)

    标签:;  ;  ;  ;  ;  

    论古典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图式演变及语义类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