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研究

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遍应用,网络交往日益成为大学师生的一种重要交往模式。深入分析大学师生的网络交往,对于探索新时期大学师生更加合理的学术交往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以“主客二元”思想与“主体间性”思潮为哲学依据,将师生交往理论划分为传统师生交往理论和理想师生交往理论,并重点突出后者崇尚师生间平等、对话与理解的理念。随着网络的“去中心性”在当代的日益凸显,大学师生的网络交往与理想师生交往理念的结合也找到了最佳契合点。其次,本文归纳了大学师生网络交往在学术交往层面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大学师生网络交往模式的优势。同时,还从辩证的角度重点揭示大学师生网络交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的重构提供了现实依据。最后,本文从前提、目标、手段与保障四方面对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的重构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以期以此为契机提升大学的学术水平。本文认为不能脱离现实交往进行网络交往,应以现实交往为网络交往的前提;应以实现师生相互理解为网络交往的目标;应重视大学师生在网络交往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为大学师生的网络交往提供完备的软件与硬件支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师生交往涵义与理论概述
  • 2.1 师生交往的涵义
  • 2.1.1 交往与网络交往
  • 2.1.2 师生交往与大学师生交往
  • 2.2 师生交往理论概述
  • 2.2.1 传统师生交往理论
  • 2.2.2 理想师生交往理论
  • 2.2.3 理想师生交往理论实现了对传统师生交往理论的飞跃
  • 2.2.4 理想师生交往理论与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的内在关联性
  • 3 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现状及影响
  • 3.1 大学师生网络交往层面与表现形式
  • 3.1.1 实时课堂教学“传递——接受”式大学师生网络交往
  • 3.1.2 个别化教学“选择——传递”式大学师生网络交往
  • 3.1.3 辅助教学交互式大学师生网络交往
  • 3.1.4 科研合作交互式大学师生网络交往
  • 3.2 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的优势
  • 3.2.1 学术交往的超时空性
  • 3.2.2 学术交往类型的丰富性
  • 3.2.3 学术交往的更加平等性
  • 3.2.4 学术交往手段的愈加便宜与优化
  • 3.3 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
  • 3.3.1 网络交往带来大学师生现实交往的消极化
  • 3.3.2 网络交往带来大学师生交往的无效性
  • 3.4 大学师生网络交往负面影响产生的主要原因探析
  • 3.4.1 网络交往技术的先进性及网络知识体系多元化导致现实交往消极化
  • 3.4.2 网络交往引发现实交往心理障碍导致现实交往消极化
  • 3.4.3 网络交往语言的灵活性与非语言符号的隐蔽性导致交往无效性出现
  • 3.4.4 网络交往的重知性导致交往无效性出现
  • 4 大学师生网络交往重构的前提与建议
  • 4.1 以重视现实交往为前提
  • 4.1.1 重视大学师生的现实合作,增加现实交往的吸引力
  • 4.1.2 重视大学生现实交往心理障碍的克服,创造现实交往的机会
  • 4.2 以实现师生相互理解为目标
  • 4.2.1 强化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的主体意识
  • 4.2.2 规范与慎用网络语言
  • 4.2.3 利用情感沟通搭建大学师生相互理解的平台
  • 4.3 以提高师生网络交往能力为手段
  • 4.3.1 大学生需重视自身的网络交往渠道开拓能力的提高
  • 4.3.2 教师需重视自身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
  • 4.4 以完备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为保障
  • 4.4.1 开发与应用先进的网络交互技术
  • 4.4.2 建设与完善优秀的教育教学网站
  • 4.4.3 开通与维护规范的校园网络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信任、情感平衡的影响研究[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3)
    • [2].浅谈“吃鸡”游戏火热现象下的虚拟与现实交往问题[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4)
    • [3].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中大学生孤独感的比较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 2018(12)
    • [4].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大学生幸福感之归因[J].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9)
    • [5].社会现实交往的全模拟传播——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传播价值及其走向的一种理论思考[J]. 中州大学学报 2017(05)
    • [6].试析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类幸福思想[J]. 江汉论坛 2014(05)
    • [7].警察院校大学生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中的人际信任调查[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5(05)
    • [8].论虚拟交往与青少年的发展[J]. 少年儿童研究 2011(06)
    • [9].大学生社交观的内涵分析及策略培养[J]. 管理观察 2020(06)
    • [10].试析网络交往[J]. 广西轻工业 2008(05)
    • [11].微时代大学生社交异化现象研究[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 [12].平衡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J]. 法制博览 2016(10)
    • [13].虚拟交往及其特征探微[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 [14].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人际信任、人格的影响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5].社交媒体对大学同学关系的影响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5(14)
    • [16].听力障碍中学生“抖音”使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4)
    • [17].90后大学生网络与现实社交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以宿迁学院为例[J]. 企业导报 2016(04)
    • [18].网络社交存在较低的社交焦虑水平吗?[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2)
    • [19].BBS使用目的对大学生“自我表露”的影响——以“日月光华”为例[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0].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的消极影响及其原因探析[J]. 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8(07)
    • [21].同辈群体的现实交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引导[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22].浅议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心理[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8(01)
    • [23].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07)
    • [24].网络人格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04)
    • [25].社交网站交往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10)
    • [26].网络交往对马克思交往观的发展[J]. 改革与开放 2012(08)
    • [27].网络聊天的特质与意义[J]. 理论导刊 2008(01)
    • [28].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异化问题调研——以河北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为例[J]. 昭通学院学报 2017(02)
    • [29].微信:智慧城市社区传播新宠儿——以南昌首个社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为例[J]. 青年记者 2015(09)
    • [30].重残人士准社会交往研究[J]. 长白学刊 2015(04)

    标签:;  ;  ;  

    大学师生网络交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