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镍矿柱式短流程分选研究

金川镍矿柱式短流程分选研究

论文摘要

镍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有色金属原材料,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近些年,随着我国矿产工业的发展,镍矿资源开发力度逐步加大,易选富矿石逐年减少,贫细杂难处理的镍矿石比例不断增加。金川镍矿是我国最大的硫化镍矿床,其硫化镍矿石的选矿工艺是以浮选机为主体的“阶段磨浮”工艺,长期以来浮选机暴露出细粒回收能力不足,分选选择性差的弊端,因而限制了贫细镍矿资源的进一步高效开发和利用。浮选柱与浮选机相比具有细粒分选效果好、精矿品位高的特点,因而它在国内外硫化镍矿选厂的精选作业提高精矿品位方面获得了成功的应用,但是在贫细难选矿回收及粗选和扫选作业上应用的较少,究其原因是目前的浮选柱大多缺乏强化分选回收手段,总体回收率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采用先进高效的分选方法、设备和工艺来开发利用贫细硫化镍矿,提高硫化镍矿的回收率和分选效率是镍矿选矿行业十分迫切与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实现对贫细难选硫化镍矿的高效分选,本文系统的开展了硫化镍矿的基础理论与可浮性的研究,并结合金川镍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分析了微细难选镍矿的难选原因。金川硫化镍矿石中以镍黄铁矿和紫硫镍铁矿最为普遍,部分镍黄铁矿的粒度细小,此外还有少量镍黄铁矿呈细小粒状或脉状嵌布于脉石矿物中,细粒嵌布的镍黄铁矿在磨矿过程中难于单体解离,造成磁黄铁矿和脉石矿物中含镍,且直接影响选矿指标。紫硫镍铁矿化学成分波动大,易氧化,易过粉碎,因此可浮性十分复杂。矿石中各种硫化矿物嵌布粒度极不均匀,磨矿后总体粒度和镍铜金属分布呈“哑铃型”,难于浮选。金川镍矿石中含有大量的蛇纹石,蛇纹石是一种硬度低、密度小的含镁脉石矿物,在磨矿过程中易碎、易泥化,沉降困难,在浮选过程中易与气泡粘附一起进入泡沫产品,因此蛇纹石对选矿工艺的影响较大,蛇纹石矿泥的存在影响矿浆粘度,包裹细粒硫化矿粒并对粗颗粒硫化矿表面形成强的矿泥覆盖,从而破坏浮选过程的选择性,致使精矿中氧化镁的含量超标。基于金川硫化镍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点,本论文针对性地进行了硫化镍矿的可浮性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金川镍矿气泡矿化及矿化后气絮团在旋流力场下的分离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矿物物理特性和可浮性综合效应的旋流分离。表明在旋流力场下镍黄铁矿经过药剂作用与气泡接触矿化后,可以更多的富集于旋流中矿,实现镍黄铁矿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和多重循环高效回收。针对金川镍矿“哑铃型”的粒度组成和金属分布,为实现短流程高效分选,论文针对金川难选镍矿的细度控制强化浮选进行了研究,利用细磨改善粒度组成和金属分布,使入浮矿物粒度组成和金属分布更接近于精矿的粒度组成和金属分布,通过细粒高效的分选设备和工艺来浮出更多的镍黄铁矿,进而提高镍精矿的总体回收率,并根据研究提出了匹配高效浮选的粒度分布曲线和回收率曲线。在金川硫化镍矿浮选特性和分选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进行了详细的柱式分选过程强化研究,通过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多重矿化分选方式强化和营造适于细粒难选镍矿分选过程的流体分选环境,来强化细粒贫镍矿的气泡碰撞矿化和矿化气泡的选择性升浮。论文详细研究和论证了微泡、旋流力场、管流矿化紊流度等对细粒分离分选的影响,合理的确定了微泡强化方式、循环旋流分选压力、逆流碰撞高度等影响镍矿分选的设备参数和理论模型。论文最后进行了金川镍矿柱式分选研究,针对金川细粒硫化镍矿难选的特点,逐步进行了基于金川镍尾矿的浮选柱强化分选、基于二段作业的浮选柱强化分选和基于一段二段作业联合的柱式强化分选研究。通过各种方式的柱式分选,采用强化的分选条件与柱式分选过程,回收率和精矿品位等工艺指标在浮选机分选的基础上都获得了明显的提升,表明柱式分选设备和工艺适于细粒难选贫镍矿的分选。通过不同强化分选研究,最终确定应用了强化细磨条件下的基于二段作业的柱式短流程高效分选,为细粒难选镍矿的高效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通过合理的分选研究,半工业试验的连续运行,细磨-机-柱联合分选工艺与原有生产系统同期相比精矿品位提高3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了柱式分选设备和工艺的在微细难选硫化镍矿分选的应用。通过对细磨-机-柱联合分选工艺的矿物学分析和比较,表明机-柱联合工艺强化了微细镍黄铁矿的富集与回收,并有效的控制了含镁硅酸盐类脉石的上浮,明显提高了金川镍矿的选矿效率。在半工业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的设计,通过半工业的应用结果和工业设计表明,细粒难选镍矿柱式分选工艺可大大缩减工艺流程,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细粒难选镍矿的柱式分选设备和工艺克服了常规浮选设备矿化方式单一、缺乏细粒强化分选机制等弊端,在提高矿物浮选效率的同时,简化浮选工艺配置、节约生产成本,为我国细粒难选矿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加强贫细镍矿资源开发的意义
  • 1.1.2 现有浮选机及工艺对提高硫化镍矿分选水平的制约
  • 1.1.3 常规浮选柱在镍矿分选应用中的局限
  • 1.1.4 常规浮选柱在金川贫细镍矿分选中的不足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含镍矿石及其可浮性
  • 2.1.1 含镍矿石分类
  • 2.1.2 我国典型硫化镍矿及其特性
  • 2.1.3 金川镍矿矿石性质与可浮性概述
  • 2.2 硫化镍矿石浮选研究现状
  • 2.2.1 硫化镍矿石浮选理论研究
  • 2.2.2 硫化镍矿石浮选工艺与药剂研究
  • 2.2.3 含镍矿石浮选设备研究
  • 2.3 细粒难选硫化镍矿的浮选研究
  • 2.3.1 细粒难选镍矿石的工艺研究
  • 2.3.2 细粒难选镍矿石的设备研究
  • 2.3.3 浮选柱细粒分选的技术发展概况
  • 2.4 金川镍矿分选技术现状
  • 2.4.1 金川铜镍矿石选矿工艺进步与现状
  • 2.4.2 金川镍矿选矿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金川镍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基于强化分选的矿物学研究
  • 3.1 金川镍矿石矿物学及可浮性研究
  • 3.1.1 镍黄铁矿的特性与可浮性
  • 3.1.2 紫硫镍矿的特性与可浮性
  • 3.1.3 其他含镍矿物的工艺矿物学特性
  • 3.2 细粒难选贫镍矿的粒度特性研究
  • 3.2.1 主要含镍矿物粒度特性研究
  • 3.2.2 不同细度条件下的解离度特征
  • 3.3 脉石矿物的工艺矿物学及浮选特性
  • 3.3.1 主要含镁矿物及浮选特性研究
  • 3.3.2 影响精矿中氧化镁含量的矿物学因素
  • 3.4 硫化镍矿选矿的矿物学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氧化对硫化镍矿物的可浮性影响
  • 3.4.2 矿石蚀变程度对镍矿选别的影响
  • 3.4.3 矿泥对镍矿物的浮选行为影响
  • 3.5 基于强化分选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 3.5.1 金川各段原矿的镍矿物学分析
  • 3.5.2 磨矿后含镍矿物粒度特性
  • 3.5.3 金川镍尾矿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金川微细难选镍矿的强化分选研究
  • 4.1 金川微细难选贫镍矿可浮性研究
  • 4.1.1 试验设备、矿样和药剂
  • 4.1.2 pH 值对金川镍矿可浮性的影响
  • 4.1.3 捕收剂对金川镍矿浮选的影响
  • 4.1.4 硫酸铜用量对金川镍矿可浮性的影响
  • 4.1.5 六偏磷酸钠用量对金川镍矿可浮性的影响
  • 4.1.6 浮选时间对金川镍矿可浮性的影响
  • 4.2 金川镍矿气泡矿化及旋流分选研究
  • 4.2.1 矿物颗粒气泡矿化研究
  • 4.2.2 微细颗粒的矿化浮选
  • 4.2.3 矿化气絮团在旋流力场中的动力学方程
  • 4.2.4 矿化气絮团的旋流力场分离
  • 4.3 细粒难选镍矿的细度强化浮选
  • 4.3.1 粒度组成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 4.3.2 微细难选镍矿的细度控制优化浮选
  • 4.4 本章小结
  • 5 微细难选镍矿柱式分选过程强化研究
  • 5.1 强化微泡析出强化细颗粒分选研究
  • 5.1.1 微泡对细颗粒浮选效果的影响
  • 5.1.2 微泡的析出与强化
  • 5.2 浮选柱旋流分选的细粒强化作用
  • 5.2.1 浮选柱旋流力场的形成与旋流分选原理
  • 5.2.2 旋流分选的细颗粒强化作用
  • 5.2.3 旋流分选段的强化
  • 5.3 管流矿化紊流度对分选的影响
  • 5.3.1 紊流的特征及对难选矿物矿化分选的作用
  • 5.3.2 管流矿化的紊流效应
  • 5.4 逆流碰撞高度强化的研究
  • 5.4.1 旋流分选段高度的理论模型与影响研究
  • 5.4.2 柱浮选段理论高度模型与分选效果研究
  • 5.4.3 泡沫层高度的影响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金川镍矿柱式短流程强化分选研究
  • 6.1 金川镍矿柱式强化分选的提出
  • 6.1.1 提高金川镍矿回收率的意义与面临的问题
  • 6.1.2 提高金川镍矿选矿回收率的总体柱式强化分选方案
  • 6.2 基于金川镍尾矿的柱式强化分选研究
  • 6.2.1 基于镍尾矿的柱式强化分选
  • 6.2.2 基于镍尾矿柱式强化分选的矿物学分析
  • 6.3 基于二段作业的柱式强化分选研究
  • 6.3.1 金川镍矿阶段分选过程分析
  • 6.3.2 二段作业原矿性质
  • 6.3.3 基于二段作业的柱式强化分选
  • 6.3.4 柱式短流程用于二段作业的工艺矿物学分析
  • 6.4 两段联合柱式强化分选研究
  • 6.4.1 两段联合柱式强化分选的提出
  • 6.4.2 两段联合柱式强化分选
  • 6.5 本章小结
  • 7 细磨强化柱式分选研究与柱式短流程分选应用
  • 7.1 细磨强化镍尾矿的柱式分选研究
  • 7.1.1 细磨在尾矿柱式分选中的作用
  • 7.1.2 细磨强化的镍尾矿柱式分选研究
  • 7.1.3 细磨后各产品工艺矿物学分析
  • 7.1.4 尾矿分选方案的比较与优化
  • 7.2 细磨强化二段柱式分选研究
  • 7.2.1 细磨强化二段作业分选研究
  • 7.2.2 细磨强化分选效果的分析
  • 7.3 柱式短流程高效分选工艺的应用
  • 7.3.1 柱式短流程高效分选工艺数质量流程
  • 7.3.2 浮选柱的工业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金川镍矿高效机械化湿喷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6(04)
    • [2].金川镍矿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耐镍菌株筛选[J]. 生物技术 2009(04)
    • [3].金川镍矿二矿区富矿选矿降镁工艺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J]. 现代矿业 2012(03)
    • [4].金川镍矿尾矿砂矿物组成特征与酸溶特性研究[J]. 地学前缘 2013(03)
    • [5].金川镍矿床深部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J]. Engineering 2017(04)
    • [6].负薪构堂 世济其美[J]. 中国有色金属 2016(06)
    • [7].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用于金川镍矿的可行性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09(02)
    • [8].金川镍矿西二采区细砂管道泵送系统设计与试验[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1)
    • [9].镍矿资源深部开采面临的技术问题及对策[J]. 采矿技术 2008(04)
    • [10].金川镍矿充填系统与工艺调查及提高充填质量技术措施[J]. 矿冶 2015(03)
    • [11].大型镍矿深部高应力矿体充填法开采关键技术与对策[J]. 中国工程科学 2014(08)
    • [12].金川镍矿废弃物在充填采矿中利用现状与展望[J]. 矿产综合利用 2017(03)
    • [13].金川镍矿水平进路回采边帮平直度控制技术研究[J]. 采矿技术 2013(05)
    • [14].金川大型难采矿床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面临难题[J]. 中国矿业 2014(05)
    • [15].金川镍矿全尾砂-棒磨砂混合充填材料工业充填试验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16].金川下向分层充填法采矿大掺量粉煤灰应用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5(05)
    • [17].金昌:戈壁滩上崛起文明新城[J]. 人民周刊 2016(08)
    • [18].坚持科学发展 打造跨国经营矿业集团[J]. 发展 2010(01)
    • [19].院士风采[J]. 中国工程科学 2015(01)
    • [20].甘肃金昌金川镍矿SEP系统与国外仪器比对试验[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0)
    • [21].金川二矿区多中段开采对地表岩移的影响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14(04)
    • [22].金川镍矿尾矿砂中Ni和Cu赋存状态研究[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3(06)
    • [23].金川矿磷石膏基早强型充填胶凝材料配方试验[J].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6(01)
    • [24].充填法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变形和破坏的过程分析与机理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8(05)
    • [25].金川二矿区开采过程中水平矿层内部应力特征分析[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8(05)
    • [26].金属矿充填开采岩体移动对竖井围岩的变形破坏[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02)
    • [27].充填采矿法引起的地表变形数值模拟研究[J]. 金属矿山 2008(01)
    • [28].固结粉胶凝材料开发与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标签:;  ;  ;  ;  ;  

    金川镍矿柱式短流程分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