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意境之美

论中国传统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意境之美

论文摘要

在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展示活动作为社会新生行业也得以迅速发展,在创作和接受的过程中,互动着设计师与观众的之间的精神交流。因此,展示设计与艺术的结合是一种互动、是互为依靠的,所以,在这种互动的交流之中,展示设计也尽可能地缩短了设计者与受众审美要求之间的距离。展示艺术的雏形,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然而,展示设计在中国的起步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是比较晚的,中国的展示设计逐渐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迅速的发展是从二十世纪末开始的,展示设计在那时由于刚刚起步,因此,行业标准和设计规则并不成熟,也基本上是以模仿国外形式为主,然而中国固有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很少在展示设计当中充分的提及与表现,所以在国内,关于带有传统中国文化的展示设计的著作还是比较少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着手于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角度,结合展示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对展示设计中中国传统艺术所表现出的意境之美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本文主要分为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对研究对象作出明确的限定。在第一章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展示设计的起源和发展,论述了展示设计传统美学是源于观众的审美趋向,指出观众的审美需求,以及在引发展示设计创作中、在审美特征上的展望与创新。另外,在对展示设计进行完善的同时,也会带给观众审美以更高的追求与更新的变化,二者之间也会互相的促发,其次,本文详细介绍展示设计中“意境”的萌生,承上启下,通过阐述展示设计的发展史,为中国传统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审美基础。在第二章中,介绍了古典意境在中国展示设计中的具体体现。通过探讨对“意”的表达,和“境”的营造,来剖析传统美学在展示设计中流露的意境之美,传统美学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同时,通过这种形式,也表现了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影响。在第三章中,以2010年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整体造型、清明上河图、汉字的运用作为示例,从色彩,形状,材料等方面论述中国传统美学在展示设计意境中的体现。第四章,通过对比、展望的方式阐明了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特色的展示设计在当代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它的价值。展示设计在传统化的审美追求和弘扬方面,也培育了新的传统审美精神,并给展示设计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更加深刻地体现出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展示设计所具备的勃勃生机。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其自身的传统化上的巨大的潜力,以及展示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美学元素也逐渐得到重视。传统性越强的展示设计,也就具有越强的国际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展示设计在国内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展示设计在国际展示行业舞台上的地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展示设计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
  • 第一节 展示设计的存在和起源
  • 第二节 展示设计的发展和演变
  • 第三节 意境的萌生
  • 第二章 古典意境在展示设计中的体现
  • 第一节 展示设计中"境"的营造
  • 第二节 展示设计中"意"的表达
  • 第三节 "意"与"境"的完美契合
  • 第三章 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展示设计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
  • 第二节 中国馆"清明上河图"展示方案
  • 第三节 空间转变
  • 第四节 展示中的汉字之美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发展与展望
  • 第一节 国内外展示设计意境对比异同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展示设计中的优势
  • 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作为经籍系统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交融[J]. 中外企业家 2018(32)
    • [3].艺术设计专业《中国传统艺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 设计 2018(19)
    • [4].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11)
    • [5].简论中国传统艺术的哲学基础[J]. 中华文化论坛 2017(04)
    • [6].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探析[J]. 艺术科技 2017(01)
    • [7].中国传统艺术体中空间的“留白”阐释时间的“流动”[J]. 艺术科技 2017(05)
    • [8].中国传统艺术在动画角色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才智 2016(21)
    • [9].增强中国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的有效性[J]. 中原文化研究 2015(01)
    • [10].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研究[J]. 美术文献 2019(05)
    • [11].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和运用[J]. 文教资料 2009(19)
    • [12].舞蹈中意境美的探究与思考[J]. 明日风尚 2017(11)
    • [13].中国传统艺术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J]. 明日风尚 2017(14)
    • [14].汉字与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分析[J]. 艺术品鉴 2017(09)
    • [15].浅论道家美学与中国传统艺术的联系[J]. 知识文库 2017(12)
    • [16].从古知今以史为镜——中国传统艺术史的全景式解读[J]. 艺术教育 2019(12)
    • [17].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特质及创新性发展[J]. 中国文艺评论 2020(07)
    • [18].节日民俗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J]. 中国文艺评论 2017(02)
    • [19].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在当下重申与活用的必要性、可行性[J]. 学术论坛 2015(06)
    • [20].《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古代艺术理论体系化研究的尝试[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1].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统一[J]. 现代装饰(理论) 2013(01)
    • [22].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精神[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6)
    • [23].中国传统艺术与民族民间艺术的关系指认与当下整合[J].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2)
    • [24].中国传统艺术在油画教学中的渗透初探[J]. 北极光 2020(01)
    • [25].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线的艺术[J]. 美术大观 2017(06)
    • [26].浅论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融合与应用[J]. 艺术评鉴 2017(14)
    • [27].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去看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与发展[J]. 艺术研究 2016(01)
    • [28].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艺的灵魂:道[J]. 美术大观 2016(07)
    • [29].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机制研究—徐州汉画像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艺术品鉴 2016(11)
    • [30].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3)

    标签:;  ;  ;  ;  ;  

    论中国传统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意境之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