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化治疗对转归预后意义的探讨

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化治疗对转归预后意义的探讨

论文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规范化治疗(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对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转归预后的影响,通过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来评估规范化治疗的疗效和疾病的转归情况。进一步证实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①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至2007年住院的50例接受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规范化治疗的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②评估每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的SLEDAI,应用重复测量设计观察比较各阶段SLEDAI的变化情况,评价规范化治疗的疗效;③对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个月SLEDAI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SLEDAI在规范化治疗的半年内进行性下降,以第一个月最为显著,六个月后下降不明显。治疗后第1个月较治疗前下降8.54(9.28±4.853 vs.17.82±4.989,P=0.000),第2个月较第1个月下降2.56(P=0.008),第3个月较第2个月下降1.44(P=0.027),治疗后第6个月较第3个月下降2.08(P=0.004),第6个月与第1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个月SLEDAI有直线相关关系(r=0.402,P=0.004),直线方程为y=-2.086+0.232x,(确定系数R2=0.162,P=0.004)。结论:①.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化治疗能迅速地控制病情,改善患者长期预后;②.SLEDAI能够比较好的评价病情,在规范化治疗的半年内进行性下降,以治疗后第1个月下降最为显著,在第6个月后变化不明显。③.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的SLEDAI评分存在直线相关关系,但直线方程尚不能用于临床预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前言
  •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治疗与治疗新进展
  • 1.2 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治疗
  •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活动性测定和病情轻重程度的评估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指数和损伤指数
  •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转归与预后
  • 2.0 病例和方法
  • 2.1 病例
  • 2.2 研究方法和观察指标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病例收集情况
  • 3.2
  • 3.2.1 治疗前后SLEDAI的比较
  • 3.2.2 SLE患者各器官损伤情况
  • 3.2.3 对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个月的活动指数数据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 2019(06)
    • [2].免疫净化对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 2019(05)
    • [3].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02)
    • [4].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4)
    • [5].多脏器累及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J]. 疑难病杂志 2020(05)
    • [6].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成效探究[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23)
    • [7].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37)
    • [8].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导致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8)
    • [9].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04)
    •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02)
    • [11].延续性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效果探讨[J]. 大医生 2018(Z2)
    • [1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05)
    • [13].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沙门菌感染致髋关节破坏1例[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04)
    • [1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10)
    • [1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临床探索与实践[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10)
    • [16].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新进展[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 [17].延续性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03)
    • [18].略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30)
    • [19].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脊液检查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8(06)
    • [2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连续性护理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 2018(08)
    • [21].中外合作研究揭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J]. 生物学教学 2017(01)
    • [22].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效果[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5)
    • [23].不同年龄段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23)
    • [24].北大人民医院国际首次应用低剂量IL-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01)
    • [25].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自身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01)
    • [26].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02)
    • [27].系统性红斑狼疮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三例[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6(04)
    • [28].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21)
    • [29].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胸腺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S1)
    • [30].抗凝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6(05)

    标签:;  ;  ;  ;  ;  ;  

    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化治疗对转归预后意义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