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例经直肠超声在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126例经直肠超声在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罗建平(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妇幼保健院6284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229-02

【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26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均行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直肠超声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两种检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与误诊率。结果126例患者中101例经腹部超声明确诊断,符合率为80.2%;115例经直肠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符合率91.3%。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比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疾病检查中符合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直肠超声经腹部超声妇产科疾病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腔内超声检查方法之一,2009年6月我院引进直肠专用探头,开始根据需要对患者开展经直肠超声检查。2009年6月~2011年5月对126例妇产科疾病的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评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妇产科疾病患者且行经直肠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的患者126例,患者女,年龄16~58岁,平均38.3岁;已婚65例,未婚61例。

1.2仪器:麦迪逊SONOACE—X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2~5MHz;阴道、直肠两用端扫式探头(用语对吗?),频率为4~9MHz。

1.3方法

126例患者适当充盈膀胱,先仰卧行常规行经腹部扫查子宫及附件,采集保存图像及数据。嘱患者排净大小便后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暴露肛门。在经直肠探头表面涂耦合剂,外套一枚消毒避孕套,套外再涂耦合剂,嘱患者深呼吸,放松肛门括约肌,先用探头轻轻扩肛,再将探头缓缓送入直肠。检查中适当调节探头的进退及方向,以对感兴趣区进行不同方位及深度的多切面成像,采集保存图像及数据。所得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诊断结果:不完全流产47例;子宫肌瘤23例;异位妊娠12例;盆腔肿块10例;卵巢囊肿、多囊卵巢13例;宫颈息肉8例;宫颈癌3例,子宫腺肌症6例,子宫发育不全,其中子宫纵膈2例,幼稚子宫2例。其中105例患者已行手术病理确诊,其余患者为临床确诊。

2.2经腹部超声及经直肠超声检查结果对比:

表1

病例例数经腹部超声经直肠超声

检出病例数符合率(%)检出病例数符合率(%)

通过表一可见:126例患者中有2例子宫肌瘤、2例卵巢囊肿和1例盆腔肿块因太大,不能显示其外围界限,后经联合经腹部超声确诊外,其余检出率均比经腹部超声明显增高。126例患者:101例经腹部超声明确诊断,符合率为80.2%;115例经直肠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符合率91.3%。

3讨论

经直肠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TRS)简称经直肠彩超,是腔内彩超的一种。因为直肠位于盆腔的后部,上部前面隔子宫直肠阴道凹陷与子宫及阴道后穹隆相邻,下部借直肠阴道隔与阴道后壁相邻,这种解剖关系为TRS检查子宫、附件及盆腔相邻脏器提供了良好的现象条件[1]。经直肠进行超声检查减少了肠道气体及气体内容物的干扰,同时避开腹部皮下脂肪,减少的脂肪衰减,使病灶边界等细节部分显示更加清晰;且经直肠端扫式探头是高频探头,图像分辨率提高,能细致清晰地观察子宫、附件等盆腔结构,还可以避免阴道炎症、阴道尿道畸形、老年子宫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对未婚妇女提供了方便;同时患者无需充盈膀胱,减少了患者憋尿的时间,为急症患者赢得了救治时间,故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3.1早孕及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经直肠超声可在妊娠5~6周显示妊娠囊内卵黄囊回声,据此可确定早孕,与经阴道超声比还可以减少探头对宫颈黏膜的刺激,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流产。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与经腹部超声相比经直肠超声能较早的诊断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或流产后小包块,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3.2子宫内膜病变及评估流产效果的应用:随着月经周期改变,子宫内膜的厚度而随之改变。经直肠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的厚度及结构的变化,能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率。经直肠超声能提高宫内残留的较小绒毛组织的检出率,并且能监测药物流产后孕囊排出后宫底蜕膜部位的血供情况,从而预测药物流产的转归,

3.3卵巢病变的应用:卵巢囊肿及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因其组织来源复杂,超声声像图表现亦复杂多样,易造成诊断错误[2],所以定性诊断是诊断的关键。多囊卵巢始发于青春期少女,既往只能进行经腹超声检查,所获图像往往因为病人腹部脂肪厚度、肠腔内容物的多少等因素使图像显示效果不佳,使诊断受到影响。经直肠超声由于减少了与病变的接触距离而使图像显示效果提高。同样,卵巢囊肿、肿瘤显示图像的层次及分辨率也有所提高。

3.4宫颈病变:子宫颈与直肠紧邻,经直肠超声对宫颈情况显示尤为清晰,明显提供对宫颈息肉、宫颈癌检出率。对判断肿瘤的部位、边界、血供以及周围侵润情况显示较好,可以进行肿瘤分期以方便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的选择。

3.5其他方面:对于较小的子宫肌瘤,经直肠超声明显提高其检出率,对于子宫多种发育异常如:纵膈子宫、幼稚子宫等妇科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诊断率,本组达100%。

本组患者经腹部超声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0.2%,经直肠超声检查符合率91.3%,经直肠超声诊断有较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其不足之处在于对较大的病灶如子宫肌瘤、盆腔包块及其与周围的关系无法清晰显示。随着设备的改善、诊断技术的提高,经直肠超声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中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陆贤伟,祝亚军,郑莉.经直肠诊断妇科盆腔疾病的价值探讨[J].上海医学,2003,26:263.

[2]李虹,杨丽华,田栋.绝经后妇女卵巢恶性肿瘤的B超误诊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15(8):638.

标签:;  ;  ;  

126例经直肠超声在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