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红鲫胰蛋白酶提取纯化及酶原前体cDNA克隆、序列分析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提取纯化及酶原前体cDNA克隆、序列分析

论文摘要

本研究运用亲和层析等方法对萍乡红鲫胰蛋白酶进行提取与纯化,并对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运用分子克隆手段获得了胰蛋白酶原前体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以及预测的蛋白质高级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胰蛋白酶的提取纯化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以鸡卵粘蛋白为配基的Sepharose4B-CL亲和层析等方法,得到一种萍乡红鲫胰蛋白酶,经SDS-PAGE分析,该酶的分子量为24kDa。2、pH和温度对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以BAEE(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为底物,研究得出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7.5。3、胰蛋白酶原前体基因全长cDNA序列利用分子克隆方法从萍乡红鲫中获得胰蛋白酶原前体全长cDNA为866bp,包括5’端非编码区21bp,3’非编码区107bp。4、酶原前体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分析萍乡红鲫胰蛋白酶原前体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246个氨基酸序列,包括1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8个氨基酸的激活肽,含有保守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三联体结构(His63,Asp107和Ser200)和决定底物特异性的必不可少的天冬氨酸残基(Asp194);具有12个半胱氨酸(Cys,C)残基,可形成6个二硫键。5、酶原前体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由系统进化树推断,萍乡红鲫与中华倒刺鲃属于同一分支,两者同源性最高。6、酶原前体基因推导蛋白的分析及其结构预测。对由胰蛋白酶原前体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得到蛋白质的分子量Wm=26341.8Da,等电点pI=6.48,其氨基酸组成中丝氨酸(Ser)含量最高,占整个氨基酸数目的13.82%,其次为甘氨酸(Gly)为9.76%;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该蛋白质二级结构包含四种形式(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随机卷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萍乡红鲫简介
  • 1.2 胰蛋白酶的研究
  • 1.2.1 胰蛋白酶的简介
  • 1.2.2 胰蛋白酶分离纯化
  • 1.3 鱼类胰蛋白酶的性质研究
  • 1.3.1 pH对鱼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1.3.2 pH对鱼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1.3.3 鱼类胰蛋白酶分子量的研究
  • 1.4 胰蛋白酶(原)基因研究
  • 1.4.1 真菌类
  • 1.4.2 圆口类
  • 1.4.3 两栖类
  • 1.4.4 鸟类
  • 1.4.5 昆虫类
  • 1.4.6 甲壳类
  • 1.4.7 哺乳类
  • 1.4.8 鱼类
  • 1.5 胰蛋白酶的应用研究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的分离与纯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2.2.2 pH、温度对萍乡红鲫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2.3.2 pH、温度对萍乡红鲫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三章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总RNA的提取
  • 3.2.2 中间片段的检测
  • 3.2.3 5’末端与3’末端检测
  • 3.2.4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基因cDNA序列分析
  • 3.2.5 基因推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树分析
  • 3.2.6 胰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分析
  • 3.2.7 胰蛋白酶原前体信号肽与激活肽分析
  • 3.2.8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二级结构预测
  • 3.3 讨论
  • 3.3.1 总RNA提取
  • 3.3.2 胰蛋白酶原的信号肽和激活肽
  • 3.3.3 胰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实验红鲫标准化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及展望[J]. 实验动物科学 2016(03)
    • [2].萍乡红鲫和黄尾鲴冬片鱼种混养试验[J]. 江西水产科技 2020(02)
    • [3].壬基酚致红鲫发育畸形的机制[J]. 水产学报 2020(10)
    • [4].江西“第四红”——萍乡红鲫[J]. 科学养鱼 2017(06)
    • [5].红鲫池塘养殖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 2011(05)
    • [6].重金属铅对实验红鲫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7].微卫星标记预警实验红鲫对苯酚遗传毒性响应的研究[J]. 实验动物科学 2013(02)
    • [8].萍乡红鲫高阻隔袋充氧试验[J]. 江西水产科技 2017(06)
    • [9].壬基酚对红鲫、草鱼和鲢鱼的毒性及组织蓄积研究[J]. 卫生研究 2012(05)
    • [10].红鲫肥大细胞鉴别方法比较[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4(08)
    • [11].用DAPI染色法观察红鲫胚胎发育[J]. 激光生物学报 2011(04)
    • [12].锦鲤和红鲫高效混养技术[J]. 科学养鱼 2012(04)
    • [13].改良红鲫Dmc1基因编码阅读框的克隆及表达[J]. 激光生物学报 2012(05)
    • [14].芙蓉鲫(芙蓉鲤♀×红鲫♂)及其原始亲本的形态学分析[J]. 淡水渔业 2009(05)
    • [15].新型高背型鲫鱼的形成及其生物学特征研究[J].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07)
    • [16].冷水观赏鱼红鲫、锦鲤的亲本培育及病虫害防治试验[J]. 水产养殖 2012(08)
    • [17].捕捞操作胁迫对红鲫幼鱼的影响(英文)[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8(01)
    • [18].苯酚在实验红鲫C1HD系体内富集的实验研究[J]. 科技传播 2012(05)
    • [19].人工配合饲料与鲜活饵料对红鲫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J]. 科学养鱼 2013(04)
    • [20].醋酸镉对实验红鲫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研究[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9(01)
    • [21].实验红鲫C1HD系遗传质量控制地方标准的研究[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8(02)
    • [22].红鲫Gsk3β基因克隆与分化表达模式[J]. 激光生物学报 2018(01)
    • [23].津新乌鲫[J]. 中国水产 2015(01)
    • [24].实验红鲫水族箱饲养技术[J]. 实验动物科学 2018(02)
    • [25].实验红鲫对~(137)Cs辐射的氧化应激响应[J]. 实验动物科学 2016(02)
    • [26].红鲫(♀)×鲤(♂)杂交鱼的胚胎染色体组倍性研究[J]. 水产学报 2011(09)
    • [27].实验红鲫C1HD系SNP标记的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19)
    • [28].水产良种——津新乌鲫[J]. 农村百事通 2016(08)
    • [29].遇流水巧施招[J]. 钓鱼 2013(10)
    • [30].合方鲫[J]. 海洋与渔业 2017(06)

    标签:;  ;  ;  ;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提取纯化及酶原前体cDNA克隆、序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