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的透明级联与视频图像的差错控制

视频会议的透明级联与视频图像的差错控制

论文摘要

随着视频会议的普及,会议规模越来越大,单台MCU的处理能力已无法承担大量用户的同时接入。为了达到较好的视频会议效果,音视频传输过程中的差错控制和视频会议之间的级联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设计的基于H.324视频会议服务器MCU,充分考虑到了数据传输中的差错控制和视频会议级联的调度和管理。本文的主要工作有:首先,介绍了多媒体通信标准H.324标准,设计并实现了基于H.324标准的MCU。详细介绍了MCU的框架结构、关键技术和工作原理。重点完成了基于星型组网模式的集中式多点会议(点到点)的MCU系统设计和伺服软件模型,提出了视频会议中终端自主控制的方法,并在MCU上进行了具体设计与实现。其次,本文重点研究了级联会议中音视频数据的处理和切换逻辑,在研究现有MCU级联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视频会议透明级联的方法。应用本文提出的透明级联方法,一个级联会议中各MCU设备对管理员是透明的,所有参与级联会议的用户没有层级之分,管理员就像在管理一个非级联会议。而各MCU之间的音视频切换逻辑由各MCU自动协商来完成。最后,本文重点研究了视频图像差错控制,根据H.263协议特点,进行了H.263视频压缩编码算法的研究及其DSP实现,而后充分利用了H.263+(+)视频标准中PEI域在视频抗误码中所发挥的作用,其中包括根据信道变化利用PEI域自适应改变前向纠错能力,利用PEI域保护重同步信息进行误码掩盖,以及使用PEI域进行误码定位,来防止误码扩散等。最后给出计算机仿真的实验结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视频会议系统概述
  • 1.1.1 视频会议系统的概念及基本形态
  • 1.1.2 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
  • 1.1.3 视频会议的发展标准
  • 1.1.4 视频会议的实现方式及比较
  • 1.2 视频会议的级联
  • 1.2.1 视频会议级联的概念
  • 1.2.2 视频会议级联的意义
  • 1.3 视频会议的差错控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 第二章 H.324 标准及其相关协议
  • 2.1 H.324 概述
  • 2.2 H.324 系统的应用前景
  • 2.3 H.324 系统组成
  • 2.4 H.324 组件的功能
  • 2.5 H.324 协议栈结构及其主要协议过程
  • 2.5.1 H.245 协议
  • 2.5.2 H.223 复用协议的框架
  • 2.5.3 H.223 复用协议的软件实现
  • 第三章 视频会议的MCU设计
  • 3.1 多点视频会议的分类
  • 3.2 MCU的系统设计
  • 3.2.1 集中式多点视频会议的网络结构
  • 3.2.2 MCU的通信接口设计与实现
  • 3.2.3 视频会议系统协议的简化模型
  • 3.2.4 视频会议的管理及调度模式
  • 3.3 视频会议MCU性能的测试
  • 3.4 小结
  • 第四章 视频会议透明级联的设计与实现
  • 4.1 视频会议级联的优势
  • 4.2 视频会议级联的网络结构
  • 4.3 级联控制能力的设计与实现
  • 4.3.1 端点能力集的结构
  • 4.3.2 级联控制能力的结构
  • 4.4 视频会议级联中音视频流的处理与传输
  • 4.4.1 音频流的处理和传输
  • 4.4.2 视频流的处理与传输
  • 4.5 视频会议级联中会议成员的管理
  • 4.6 级联系统中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6.1 Connection模块
  • 4.6.2 多画面合成模块
  • 4.7 透明级联的兼容性与性能测试
  • 4.7.1 透明级联的兼容性测试
  • 4.7.2 透明级联的性能测试
  • 4.8 小结
  • 第五章 视频图像的差错控制
  • 5.1 视频图像差错控制的必要性与特点
  • 5.2 H.263 视频压缩编码算法的研究及其DSP实现
  • 5.2.1 H.263 视频压缩编码的意义
  • 5.2.2 H.263 视频压缩编码的基本概念
  • 5.2.3 H.263 视频压缩编码算法的研究
  • 5.2.4 H.263 压缩编码的DSP实现
  • 5.3 H. 263+(+)视频标准中抗误码算法研究与实现
  • 5.3.1 H.263+/ H.263++的抗误码可选模式
  • 5.3.2 H.263+/ H.263++的视频通信抗误码系统
  • 5.3.3 基于H.263+中PEI域的视频抗误码方法
  • 5.3.4 基于PEI的域防止误码扩散
  • 5.3.5 模拟试验与综合抗误码方法实验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三调图斑数据的级联统计模型设计与实现[J]. 城市勘测 2020(02)
    • [2].基于深度学习的信息级联预测方法综述[J]. 计算机科学 2020(07)
    • [3].“三级联创”活动需把握四个要点[J]. 紫光阁 2009(11)
    • [4].“三级联创” 再展风采[J]. 紫光阁 2014(05)
    • [5].试论机关党建“三级联创”活动[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9(03)
    • [6].S3 Multi-Chrome打造全新级联渲染模式[J]. 计算机与网络 2008(20)
    • [7].一种新型牵引供电系统级联H桥结构研究[J]. 电力电子技术 2020(07)
    • [8].基于信息级联的网络意见传播及扭曲效应国外研究进展[J]. 情报学报 2019(10)
    • [9].体系作战信息流转层级网络级联失效模型[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7(07)
    • [10].物流网络级联失效下的抗毁性分析[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5(21)
    • [11].交通运输网络级联失效影响规律及影响范围[J]. 系统管理学报 2013(06)
    • [12].非线性负载容量模型的小世界网络级联抗毁性研究[J]. 通信学报 2014(06)
    • [13].三种模型级联的比较[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11)
    • [14].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光谱特性研究[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3(02)
    • [15].计算机网络级联失效建模与分析[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2(04)
    • [16].一种改进的脉冲级联分离中间组分[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1(10)
    • [17].基于复杂网络的指挥控制级联失效模型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10(08)
    • [18].回收铀分离级联计算[J]. 核技术 2009(01)
    • [19].离心长级联水力学动态数值模拟[J]. 同位素 2009(02)
    • [20].开展党建“三级联创”创新行业工作机制[J]. 福建理论学习 2009(06)
    • [21].级联粉末过滤装置运行情况分析[J]. 科技视界 2020(11)
    • [22].考虑多节点拥堵的城市道路网级联失效仿真[J]. 工业工程 2018(04)
    • [23].微博突发现象的信息级联演化过程探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8(12)
    • [24].多组分同位素分离中不同级联的比较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12)
    • [25].双层相依指挥控制网络级联失效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 [26].级联变换器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及稳定性判据[J]. 电力建设 2015(06)
    • [27].对矩形级联参数R的初步分析[J]. 核科学与工程 2013(01)
    • [28].基于非线性和剩余容量的网络级联失效模型[J]. 系统仿真学报 2013(05)
    • [29].以“四级联创”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 政策瞭望 2013(04)
    • [30].带附加供料流的准理想级联的优化[J]. 核技术 2013(06)

    标签:;  ;  ;  ;  

    视频会议的透明级联与视频图像的差错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