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中SIP模块及其安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软交换中SIP模块及其安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基于电路交换的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逐步被基于分组交换的下一代网络(NGN)替代。NGN是基于IP网络的电信网络,它的出现是电信网络中的巨大变革。软交换作为NGN网络的核心单元,整合了语音、数据和视频通讯,并且在独立的网络之间进行协议转换[3]。SIP协议(会话发起协议)是软交换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协议之一,它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制定的信令协议,用来建立、修改和结束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会话[1],它借鉴了SMTP、HTTP等其他互联网协议,采用文本格式编码,易于实现和调试。SIP协议需要同其他协议如SDP、UDP、TCP一起提供完整的会话服务。SIP协议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是NGN和3G网络的重要协议,同时SIP协议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协议。本文主要内容及成果:1对NGN及软交换技术作了简要介绍。2对SIP协议作了必要的介绍。3重点对软交换中SIP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作了详细论述,主要功能模块有:SIP编解码器、SIP协议栈、Softswitch链路检测、注册服务器、FORK功能、负荷均衡等。4对SIP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摘要认证机制,并给出了一种改进的摘要认证机制,最后给出安全解决方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1.3 课题来源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软交换的基本知识
  • 2.1 软交换功能概述
  • 2.2 软交换的系统结构
  • 2.3 软交换涉及的主要协议
  • 2.4 软交换的发展现状
  • 第三章 SIP 协议概述
  • 3.1 SIP 协议的产生背景和功能简介
  • 3.2 SIP 协议网络元素
  • 3.3 SIP 协议消息
  • 3.4 对话、事务和事务用户
  • 3.5 SDP 协议介绍
  • 3.6 SIP 协议研究及应用前景
  • 第四章 SIP 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SIP/SDP 编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 4.1.1 编解码器的实现方案
  • 4.1.2 SIP 信令压缩的研究
  • 4.1.3 SDP 消息体压缩方案
  • 4.2 SIP 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 4.2.1 协议栈的总体设计
  • 4.2.2 传输层的设计与实现
  • 4.2.3 事务层的设计与实现
  • 4.2.4 事务封装子层的设计与实现
  • 4.2.5 事务用户层的设计与实现
  • 4.2.6 呼叫适配层设计与实现
  • 4.3 并行FORK 的设计与实现
  • 4.3.1 FORK 的基本概念
  • 4.3.2 并行FORK 的设计与实现
  • 4.4 注册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4.4.1 SIP 终端注册流程的研究
  • 4.4.2 功能说明
  • 4.4.3 协议栈与状态机设计实现
  • 4.4.4 二次分发的考虑
  • 4.5 负荷均衡方案设计
  • 4.6 链路检测功能设计与实现
  • 4.6.1 链路检测功能的需求分析
  • 4.6.2 链路检测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五章 安全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
  • 5.1 SIP 协议面临的安全问题
  • 5.2 SIP 安全机制
  • 5.2.1 TLS 安全技术
  • 5.2.2 网络层IPSec 安全保护
  • 5.2.3 S/MIME 技术
  • 5.2.4 Basic 及Digest 认证机制
  • 5.3 DIGEST认证机制
  • 5.3.1 架构
  • 5.3.2 用户之间的认证
  • 5.3.3 用户与代理服务器之间的认证
  • 5.3.4 Digest 摘要认证机制的缺陷
  • 5.4 改进的DIGEST认证机制
  • 5.4.1 改进后的认证流程
  • 5.4.2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操作规范
  • 5.4.3 扩展头域规范
  • 5.5 基于改进的DIGEST 认证机制的安全解决方案及实现
  • 5.5.1 加/解密对象的设计实现
  • 5.5.2 公钥对象的设计实现
  • 5.5.3 nonce 对象的设计实现
  • 5.5.4 digest 对象的设计实现
  • 5.6 负载分析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软交换中SIP模块及其安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