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宗教的当代互动

科学与宗教的当代互动

论文摘要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争论已久,在21世纪,科学与宗教的争论还在持续。我们不能将两者的关系僵硬地看做是对立的关系,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两者的关系,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全面地分析两者的关系。的确,科学指导下的技术给人类世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关键,这是实践证明了的真理,由此也确立了科学的权威地位。很多人以科学为尊,认为凡是科学指导下产生的成果都是正确的、崇高的、不容批判的,但是在科学的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所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不要只是沉浸在科学的丰富的成果中,要认识到科学不是万能的,世界上还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和无法触及的领域。科学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物质上的享受却不能拯救人类精神所面临的诸多危机,有时还会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可以说,科学在当代的形态已经有点变相。与此同时,宗教基于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也在安时处顺地改变自身的宗旨和教义。宗教的世俗化、现代化、伦理化给其开辟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现代宗教主张实现自我,肯定现世生活,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现代宗教已经变成一门研究人生哲学和伦理道德的科学。介于此,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互动。本文立足于科学和宗教的当代形态,从辩证法的高度分析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指出,科学的高速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宗教就是对这种代价的补充。科学的目的是求真,求实,而宗教的目的是求善和至爱。科学、宗教、艺术三位一体与真、善、美相统一有着内在关系;共同构筑着完美的人格和丰满的人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科学的当代形态
  • 一、当代科学受到的挑战和批判
  • (一) 科学与生态危机
  • (二) 科学悲观主义的蔓延
  • (三) 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界限
  • 二、科学真理的相对性
  • (一) 科学真理的可变性
  • (二) 科学真理的功利性
  • (三) 科学真理的局限性
  • 三、意识形态化的科学
  • (一) 马尔库塞的科学工具主义
  • (二) 哈贝马斯的科技双重功能
  • 第二章 宗教的当代形态
  • 一、宗教的世俗化
  • (一) 宗教功能的世俗化
  • (二) 信仰内容的世俗化
  • 二、宗教的人学性质
  • (一) 宗教与人性
  • (二) 宗教与审美
  • (三) 宗教与伦理道德
  • 三、宗教与建设和谐社会
  • (一) 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 (二) 宗教与构建和谐社会在某些内容上是一致的
  • 第三章 当代科学与宗教的互动作用
  • 一、科学与宗教的与时俱进
  • (一) 科学精神与现代宗教
  • (二) 宗教信仰与科学真理
  • 二、"宗教真理"和科学真理
  • 三、科学、宗教、艺术的三位一体
  • (一) 科学的主要目的是求真
  • (二) 宗教的主要目的是求善
  • (三) 艺术的主要目的是求美
  • (四) 三位一体与真、善、美的统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大卫生事件背景下井冈山精神的当代形态表现及价值研究[J]. 今古文创 2020(12)
    • [2].简析中国画当代形态的特征、现状及其趋势[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7(03)
    •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及其相关分析[J]. 祖国 2017(02)
    • [4].传统粉彩花鸟瓷画的当代形态与价值解析[J]. 陶瓷研究 2017(S3)
    • [5].哲学的特性及其当代形态的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28)
    • [6].儒学的当代形态与现实生活[J]. 当代儒学 2017(01)
    • [7].文艺学“当代形态”的理论设想与建构[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2)
    • [8].“当代性”——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核心命题[J].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 2010(00)
    • [9].和谐文明:文明的当代形态[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0(01)
    • [10].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的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召开[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01)
    • [11].劳动伦理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形态[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12)
    • [12].走向操作性的文艺学──关于当代形态文艺学建设的初步思考[J]. 文艺争鸣 2008(11)
    • [13].实践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构建[J]. 东岳论丛 2009(09)
    • [14].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需把握现实性本质[J]. 重庆社会科学 2018(03)
    • [15].现代社会的理论需要和实践需要何以同一——兼论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形态建构[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02)
    • [16].中国梦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建构——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J]. 学术论坛 2014(04)
    • [17].和解:“精神科学”的当代形态[J]. 学术月刊 2011(11)
    • [18].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6(02)
    • [19].关于国画“当代形态”的断想[J]. 美术观察 2009(08)
    • [20].“外国文论的当代形态:实绩与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2(02)
    • [21].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逻辑起点[J]. 价值工程 2012(03)
    • [22].“外国文论的当代形态:实绩与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 求是学刊 2012(05)
    • [23].“当代性”——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核心命题[J]. 学术论坛 2010(08)
    • [24].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特性及其形态[J]. 城市学刊 2017(04)
    • [25].“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J]. 山东社会科学 2016(09)
    • [26].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的当代形态[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9(02)
    • [27].毛泽东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当代形态与发展逻辑[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8].试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04)
    • [29].中国姓氏的当代形态[J]. 粤海风 2009(04)
    • [30].论“类哲学”理念及其当代意义[J].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8(00)

    标签:;  ;  ;  ;  

    科学与宗教的当代互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