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青宁乡岩门村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治理工程措施研究

达州市青宁乡岩门村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治理工程措施研究

论文摘要

自2007年6月18日开始,位于四川东部的达州市境内连续出现了6次持续多天的强降雨,仅辖区内的达县就发生地质灾害129处,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青宁乡岩门村滑坡。该滑坡损毁房屋1658间、农田2700亩,造成543户1831人不同程度的受灾,经济损失达1.5亿元。青宁乡岩门村滑坡的发生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该滑坡的岩层倾角和地形坡度都较为平缓:滑坡区表层为不透水粘土层含碎石、块石;滑坡区两侧沟谷发育,排水条件良好,为何会在如此良好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发生如此大规模的滑坡,其原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在收集地质勘查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岩门村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及滑坡特征,根据滑坡的变形特征对滑坡进行了分区;对滑坡的形成影响因素和成因机制作出了系统的分析和宏观判断,并通过物理模拟试验对主滑坡区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验证;使用岩(土)石力学试验和工程地质类比等方法确定了岩(土)石的物理力学参数: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滑坡各区的稳定性,并由此确定了滑坡的治理范围;最后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对滑坡提出了合理的治理工程措施。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根据青宁乡岩门村滑坡地表变形破坏程度,将其分为后缘平台滑坡区、主滑坡区、强变形区、弱变形区和塑流区五大区域。(2)滑坡发生过程中存在着力学机制的转化。首先是后缘平台滑坡区的“平推”滑动;被推出的部分后缘平台滑坡区滑体沿前缘陡坎形成一能量巨大的“石瀑布”对下方的主滑坡区后缘产生瞬时加载,促使其剧烈下滑;主滑坡区强大的滑动动力使临近区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推挤变形,导致了主滑坡区前部和左右两侧强、弱变形区的形成。在主滑坡区滑动的过程中,受到后部土体的强烈推挤及前缘坡体的强烈抵抗和阻挡作用,加上当时正值暴雨期间,主滑坡区左侧部分物质以流塑状向地势较低的部位运移,并沿途堆积、漫覆,形成塑流区。(3)采用物理模拟的方法,以岩门村滑坡主滑坡区为物理模拟的地质原型,模拟再现了主滑坡区的变形破坏过程,论证了本文所提出岩门村滑坡的成因机制。(4)滑坡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除后缘平台滑坡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外,其余各区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皆处于稳定状态,并最终确定了以后缘平台滑坡区为重点的工程治理范围。(5)后缘平台滑坡区提出了采用“坡面平整+截、排水+抗滑挡土墙”等简单实用的治理措施,消除青宁乡岩门村滑坡的安全隐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滑坡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3 滑坡泥石流化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4 相似模拟实验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5 滑坡防治工程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滑坡区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及其活动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不良地质现象及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滑坡的基本特征
  • 3.1 滑坡的分区及各区的变形破坏特征
  • 3.1.1 后缘平台滑坡区(H1)
  • 3.1.2 主滑坡区(H2)
  • 3.1.3 强变形区(H3)
  • 3.1.4 弱变形区(H4)
  • 3.1.5 塑流区(H5)
  • 3.2 滑坡的结构特征
  • 3.2.1 滑体特征
  • 3.2.2 滑床特征
  • 3.2.3 滑带(土)
  • 第4章 滑坡的成因机制分析
  • 4.1 滑坡的成因机制分析
  • 4.1.1 主滑区的变形破坏源自于三社主滑坡区的强烈下滑
  • 4.1.2 三社主滑坡区的滑动受“石瀑布”瞬时加载的触发
  • 4.2 滑坡各区的变形破坏机制及演化过程
  • 4.2.1 后缘平台滑坡区的成因机制
  • 4.2.2 主滑坡区的成因机制
  • 4.2.3 强、弱变形区的成因机制
  • 4.2.4 塑流区的成因机制
  • 4.3 主滑坡区的变形破坏机制物理模拟
  • 4.3.1 冲击试验装置的设计
  • 4.3.2 物理模拟的基本原理
  • 4.3.3 物理模拟模型的建立
  • 4.3.4 物理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章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
  • 5.1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 5.1.1 计算参数的选取及计算剖面的确定
  • 5.1.2 计算原理
  • 5.1.3 计算模型及工况
  • 5.1.4 计算结果及分析评价
  • 5.2 滑坡推力计算
  • 5.2.1 计算原理
  • 5.2.2 计算结果及分析评价
  • 5.3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5.3.1 计算方法及方案设计
  • 5.3.2 敏感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研究
  • 6.1 防治的原则和方案
  • 6.1.1 防治原则
  • 6.1.2 防治方案
  • 6.2 坡面平整工程
  • 6.3 截排水工程
  • 6.3.1 设计依据
  • 6.3.2 地表水水力分析
  • 6.3.3 排水沟水力设计
  • 6.4 抗滑挡土墙工程
  • 6.4.1 挡土墙结构设计
  • 6.4.2 挡土墙结构验算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灾区达县青宁乡土地整理项目开工[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9(20)
    • [2].农田改造与水利工程结合对促进西部山区农业发展的探索——以达州市青宁乡为例的发展方案研究[J]. 四川水利 2019(06)
    • [3].四川省达县青宁乡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分析[J]. 地学前缘 2008(04)
    • [4].滑坡型泥石流转化机制环剪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04)
    • [5].川东平行岭谷区单斜山构造坡水资源保护——以四川达州青宁乡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7)
    • [6].采用危险指数法研究达县特大型暴雨滑坡发育特征[J]. 山地学报 2008(06)
    • [7].构筑铜墙铁壁——记达州市群测群防体系建设[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3(03)

    标签:;  ;  ;  ;  ;  

    达州市青宁乡岩门村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治理工程措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