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A/O两段式曝气生物滤池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

常温下A/O两段式曝气生物滤池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

论文摘要

通过实验室配水试验,常温下控制运行条件,实现了A/O两段式曝气生物滤池O段内亚硝酸盐的累积。在另一级缺氧柱(A段)中以亚硝酸盐为基质进行了短程反硝化,节省了碳源和能源,为实际处理含氮废水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溶解氧是控制亚硝酸盐积累的关键参数之一。试验结果表明:为了达到控制曝气生物滤池亚硝酸盐累积的目的,应把气水比控制在3:1左右为宜。pH的变化可以引起亚硝酸盐累积情况的改变,pH介于7~7.5时硝化菌比较适合,随着pH的增大,硝化菌活性逐渐受到抑制,而亚硝化菌比较适合的pH范围为7.5~8.5。提高氨氮的进水负荷,虽然氨氮的去除率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有利于亚硝酸盐的累积。进水的C/N值控制在4:1~6:1,滤速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反硝化率能达到75%以上。pH值会显著地影响反硝化,硝酸盐氮去除率随pH的升高逐渐降低,而亚硝酸氮的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反硝化适宜pH在7.0~8.0,当pH值偏离这一范围时,反硝化速率逐渐下降。在较低浓度下(60mg/L以下),以NO2--N开始的反硝化速率明显高于以NO3--N开始的反硝化速率,但随着浓度的升高这种趋势有所缓和。在进水NOx--N 80mg/L左右,两种反硝化的速率基本相同。以NO2--N开始的短程反硝化在相同进水条件下,比全程反硝化少消耗碳源30%左右,出水pH比全程反硝化低。通过对短程硝化反硝化进行动力学分析,推导出短程反硝化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并经过大量试验数据分析,求出其动力学参数。所建动力学方程如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含氮污水的处理技术
  • 1.3 曝气生物滤池的除氮进展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装置
  • 2.1 试验用水
  • 2.2 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4 试验条件的确定
  • 第三章 BAF 亚硝化的控制研究
  • 3.1 BAF 好氧柱的启动
  • 3.2 不同控制条件下BAF 中亚硝酸积累的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AF 短程反硝化研究
  • 4.1 BAF 缺氧柱菌种的驯化与TN
  • 4.2 反硝化的影响因素
  • 4.3 全程反硝化与短程反硝化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AF 短程反硝化动力学探讨
  • 2--N 开始的反硝化动力学分析'>5.1 以NO2--N 开始的反硝化动力学分析
  • 5.2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六章 系统运行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 6.1 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的反冲洗特性研究
  • 6.2 生物膜和反冲洗污泥特性的研究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常温下A/O两段式曝气生物滤池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