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价格形成与发现、信息公开与披露、市场运行机制与绩效衡量等等,其中市场运行绩效的衡量主要基于流动性、稳定性、透明性和有效性四个重要标准。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性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如果证券市场流动性不足,将会导致市场运行失效,那么证券市场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对于证券市场流动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两个问题:(1)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模式和特征;(2)价格波动、成交量、公司规模、机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等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围绕这两个问题,论文首先结合有关流动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背景以及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对流动性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回顾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流动性定义、流动性度量方法、流动性模式及影响因素等。接着,基于价格冲击模型以及流动性比率模型两种量价结合的流动性度量指标,并利用SAS编程软件对样本股票的高频交易数据进行处理,展开了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模式和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以价格冲击系数作为指令驱动交易机制下流动性的度量指标,测算得到的每只样本股票在采样期内每日8个时段中的价格冲击系数值,并根据所得数据构造出属于每只股票的价格冲击系数矩阵。(2)通过对样本股票价格冲击系数矩阵的分析,揭示出采样期内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内及周内流动性变化特征。其中,实际流通盘超出1亿的样本股流动性变化特征较为明显,日内呈现出倒“S”型,周内呈现出“M”型特征。此外,以时间为虚拟变量,对价格冲击系数的日内与周内模式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呈现明显的日内效应与微弱的周内效应,即价格冲击系数的日内模式显著为双“L”型,周内模式略呈波型。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广大投资者更多地了解到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相关特征,有助于投资者选择优质的流动性金融资产,尤其有助于机构投资者根据流动性的变化模式制定最优交易策略,从而尽可能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机构的流动性风险。(3)通过考察采样期内股票的实际流通规模、机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等变量与价格冲击系数之间关系发现,①股票实际流通规模越大,大规模交易对股价的冲击越小,交易成本越小,体现股票的流动性就越好;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股票流动性有负的影响,即机构持股越集中,股票的流动性越差,大额交易的成本越高;③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就越高,股票交易成本越高,流动性越差。该研究结果一方面表明机构重仓股的流动性较差,当机构投资者需要大规模变现时,机构“抱团持股”将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监管机构应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减小信息不对称水平,确保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时,警惕上市公司应权衡公司股权集中的利弊,着力寻找适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理想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设定
  • 1.1.1 流动性的概念辨析
  • 1.1.2 研究设定
  •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实践背景
  • 1.2.2 理论背景
  • 1.2.3 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流动性相关研究综述
  • 2.1 有关流动性的定义
  • 2.2 有关流动性的度量指标
  • 2.2.1 价差指标
  • 2.2.2 数量指标
  • 2.2.3 量价结合指标
  • 2.2.4 其他指标
  • 2.3 流动性的日内与周内模式及其理论研究
  • 2.3.1 报价驱动交易机制下的模式研究
  • 2.3.2 指令驱动交易机制下的模式研究
  • 2.3.3 流动性模式的理论解释
  • 2.4 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三章 指令驱动机制下流动性的度量
  • 3.1 流动性度量模型的设定
  • 3.2 样本及数据
  • 3.3 流动性度量指标的选取
  • 3.3.1 描述性统计
  • 3.3.2 价格冲击系数与流动性比率的相关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内与周内流动性模式研究
  • 4.1 流动性价格冲击系数矩阵
  • 4.2 中国股票市场日内与周内流动性模式
  • 4.2.1 日内流动性变化趋势分析
  • 4.2.2 周内流动性变化趋势分析
  • 4.2.3 日内与周内流动性模式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动性价格冲击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相关影响因素的假定
  • 5.2 变量的设定与计量
  • 5.2.1 流动性指标量的设定与计量
  • 5.2.2 解释变量的设定与计量
  • 5.3 流动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文章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对监督管理层的建议
  • 6.2.2 对机构投资者的建议
  • 6.3 本文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附录A:按实际流通股数大小对样本股票的划分
  • 附录B:利用SAS 软件验证流动性模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市场波动与系统性风险——基于市场流动性集体枯竭的视角[J]. 财经问题研究 2017(02)
    • [2].宽松货币政策提高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1)
    • [3].对比下的市场流动性视角:我国“体育金融”摆脱“+金融”模式前景简析[J]. 运动 2017(09)
    • [4].数字[J]. 中国经济信息 2017(17)
    • [5].微观市场流动性前沿理论评述[J]. 金融发展评论 2014(08)
    • [6].投资者结构对于期货市场流动性影响的仿真研究[J]. 价值工程 2012(09)
    • [7].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的深度探析——评四川大学出版社《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制度约束与风险管理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07)
    • [8].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特征分析——基于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视角[J]. 海南金融 2017(03)
    • [9].货币政策对股票和债券市场流动性影响的比较分析[J]. 现代商业 2016(03)
    • [10].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05)
    • [11].金融业务创新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J]. 西南金融 2014(09)
    • [12].市场流动性因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 青海金融 2013(09)
    • [13].货币流动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2(05)
    • [14].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J]. 财会通讯 2011(24)
    • [15].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0(02)
    • [16].我国期铜市场流动性与货币供给关系的实证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0(04)
    • [17].大豆期货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关系实证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 2009(10)
    • [18].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北方经济 2009(24)
    • [19].交易信息披露对市场流动性影响的连续变量模型[J]. 系统工程 2016(08)
    • [20].银行同业业务、资产负债变化与金融市场流动性“悖论”: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吉林金融研究 2014(12)
    • [21].金融市场流动性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研究[J]. 上海金融 2014(12)
    • [22].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特征研究[J]. 经济纵横 2015(06)
    • [23].中国股灾之谜:来自市场流动性的冲击[J]. 公司金融研究 2016(Z1)
    • [24].综合治理市场流动性问题[J]. 中国金融 2013(14)
    • [25].股票市场流动性和经济周期的互动关系研究[J]. 中国市场 2013(30)
    • [26].货币政策对股票和债券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差异性研究[J]. 财贸研究 2011(02)
    • [27].融资买空交易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05)
    • [28].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改良路径探索[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5)
    • [29].关于市场流动性定义的再考察[J]. 现代管理科学 2018(06)
    • [30].行为视角下金融市场流动性黑洞:研究评述与展望[J]. 生产力研究 2017(03)

    标签:;  ;  ;  ;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