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间文学学科构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试论民间文学学科构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论文摘要

什么是民间文学?谁创造了民间文学?谁传播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在哪传播?这是民间文学学科的基本问题,给“民间文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民间文学论著中,如果这个问题没解答好,就往往会出现例子与定义不附的悖论。本文认为:时至今日,已有的研究成果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下的民间文学新情况。目前民间文学学科体系中存在一些不确定的范畴,学科内部存在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而且存在一部分自相矛盾的现象。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要尊重以往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敢于怀疑和创新,有不少学者已经迈出了这重要的一步,对旧理论的校正和更改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但是还不够全面,还不够彻底。及早“建立起一条通往民间文学内在规则的有效通道”(吕微)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指出一部分已有民间文学研究成果的缺陷,其次将已确认的并且公认的民间文学式样放入其产生、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进行分析:谁创造了它?谁传播它?它在哪传播?通过什么方式传播?谁接受它?它的存在方式有哪些?当今它又处于什么状态?回顾过去的历史、分析现在的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依据,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探索民间文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发展规律。本文认为民间文学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的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存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民间文学中的“民”无身份地位之分。划分民间文学与人的基本能力有关。同一语言区域内人们无须经过特殊训练和教育就能听懂看懂,并且能够模仿甚至参与传播交流的文学艺术形式就是民间文学。同一语言要求:语法规则和发音规则相同,操同一语言的人在日常沟通上没有障碍。“口传性”一直被学者认为是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口耳相传”被认为是民间文学的基本传播方式,原因就在于口说耳听是人的本能。当今“口传性”虽然仍在发挥作用,但“口耳相传”独霸的模式被打破了,当代人能“读”会“写”,文字成为当代民间文学的一种新媒介。当代科技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传媒时代的到来,同样也给民间文学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通过电视,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欣赏评书、相声、戏曲等民间文学表演。影音不仅作为媒介传播已有的民间文学形式的作品,也给民间文学带来了很大的空间,新的民间文学形式也随之出现。在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之中,经常可以看到民间文学的内容。大量影视剧作品取得良好收益,我们可以在它们不同剧情背后找到相同的模式,这就是修饰过的民间文学的类型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基本技能会进一步增多,高科技产品种类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这样的结果是——民间文学将越来越丰富多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学科构建的局限
  • 1.1 忽略了时间性
  • 1.1.1 理论表述忽略了词语的时间性
  • 1.1.2 主体身份限定受时代意识形态影响
  • 1.1.3 自说自话式的分类——缺乏深入的体会和分析
  • 1.1.4 应该深入到具体的时代来体会“作为研究对象”的民间文学
  • 1.2 逻辑不统一
  • 1.2.1 民间文学的分类逻辑不统一
  • 1.2.2 随意使用甚至改动学术用语
  • 1.2.3 避重就轻、回避疑点难点
  • 1.2.4 民间文学理论充斥着矛盾和悖论
  • 1.3 趋于表象化、模式化、主观化
  • 1.3.1 限定的模式化
  • 1.3.2 特征的表象化和主观化
  • 2 学者的反思、批判和探索
  • 2.1 反思和批判
  • 2.2 新的探索
  • 3 寻找民间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媒介和场所
  • 3.1 参与者
  • 3.2 媒介
  • 3.2.1 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
  • 3.2.2 文字
  • 3.2.3 影音
  • 3.3 场所
  • 4 建立时间轴、在具体环境中分析各类民间文学
  • 4.1 神话
  • 4.1.1 什么是神话
  • 4.1.2 神话的产生及传播
  • 4.1.3 神话的抽象分析
  • 4.2 传说
  • 4.2.1 关于传说
  • 4.2.2 传说的产生及传播
  • 4.2.3 传说的抽象分析
  • 4.3 史诗
  • 4.3.1 文学还是历史?
  • 4.3.2 史诗艺人的出现——最早的民间文学职业传播者
  • 4.3.3 史诗的传播过程
  • 4.3.4 史诗的抽象分析
  • 4.4 说唱(以相声为例)
  • 4.4.1 相声发展史
  • 4.4.2 参与者与传播范围
  • 4.4.3 相声的抽象分析
  • 4.5 歌谣
  • 4.5.1 歌谣的发展历程
  • 4.5.2 歌谣的抽象分析
  • 4.6 戏剧
  • 4.6.1 戏曲的参与者
  • 4.6.2 戏曲的演出场所
  • 4.6.3 戏曲的抽象分析
  • 4.7 小结
  • 5 民间文学的新式样——叙事没有衰落,也没有失去演述民间文学的能力
  • 5.1 影音
  • 5.1.1 影音记录民间文学
  • 5.1.2 影视音像对民间文学的开发和应用
  • 5.1.3 影音时代的新民间文学
  • 5.2 文字
  • 5.2.1 手机短信彩信
  • 5.2.2 传统民间文学的网络形式与网络新民间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以《民间文学参考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 民俗研究 2020(01)
    • [2].未曾消逝的民间文化记忆和族群文化认同——评阎丽杰教授的《满族民间文学概要》[J]. 满族研究 2019(04)
    • [3].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学的相互影响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中国宗教 2020(05)
    • [4].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J]. 文化学刊 2020(06)
    • [5].论周作人的民间文学观[J]. 文化学刊 2020(09)
    • [6].从文学文本到文学生活:现代民间文学学术转向[J]. 西北民族研究 2018(04)
    • [7].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审视[J]. 民俗研究 2019(02)
    • [8].人类精神觉醒视角下的菲律宾民间文学[J]. 红河学院学报 2019(03)
    • [9].《都市民间文学的新业态——关于“上海故事汇”》问答、评议与讨论[J]. 民族艺术 2019(02)
    • [10].民间文学的特点和价值[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18)
    • [11].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21)
    • [12].网络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当代继承与发展[J]. 云南社会科学 2019(04)
    • [13].新时代民间文学研讨会[J].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3)
    • [14].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间文学事业发展问题[J]. 天中学刊 2019(04)
    • [15].民间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J]. 文学教育(下) 2019(09)
    • [16].山大诡事——一则网络传说的传播与认知[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7].现代学术体系的建构与民间文学经典的匮乏——以周作人民间文学理论及实践为中心[J]. 中国文化研究 2016(04)
    • [18].谈承德民间文学“难题求婚”型故事中的原始思维模式[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9].马克思恩格斯民间文学思想的再阐释[J]. 文学评论 2016(05)
    • [20].河北“散体”民间文学生存状态研究[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21].网络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新形态[J]. 江西社会科学 2017(06)
    • [22].新疆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与特质探析[J]. 民俗研究 2017(03)
    • [23].民俗场: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核心问题[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03)
    • [24].表演理论对研究民间文学传承的启示意义[J]. 智库时代 2017(05)
    • [25].民族记忆构建的民间文学方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6].民间文学整理的意义及措施[J]. 人文天下 2017(11)
    • [27].开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一扇新窗口——《荆楚民间文学》述评[J]. 中国出版 2016(05)
    • [28].实践教学在《民间文学》课程中的运用[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6(02)
    • [29].当代民众生活中的民间文学——兼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J]. 社会科学文摘 2016(05)
    • [30].畲族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与生态精神[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标签:;  ;  ;  ;  ;  ;  

    试论民间文学学科构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