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位取代的苝二酰亚胺类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港湾位取代的苝二酰亚胺类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全色动态显示中所需的无掺杂发红光的材料,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不但具有独特的光、电化学特性,而且其强的紫外-可见区域的吸收以及红色发光可以满足红色电致发光材料的要求。本文以对二甲苯、苝酐以及三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苯环侧链的NBS溴化、Arbuzov反应、Vilsmer-Haack反应、苯环醚化反应以及Wittig-Horner反应等11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港湾位取代的苝二酰亚胺类衍生物。通过FT-IR,MALDI-TOF-MS,等手段确证了其结构,用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CV)等手段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能,分析了它们的电化学行为。目标化合物中含有的三苯胺结构单元,在电场作用下易失去电子,形成氮自由基,使其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苝二酰亚胺单元具有缺电子的特点,是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带有三个单元的目标化合物具有电子传输,空穴传输,以及荧光发射的功能。目标化合物在CH2Cl2中的紫外—可见光谱为453nm,荧光光谱为568nm,Stokes位移为125nm。计算得到化合物的带隙值Eg(opt.)在3.24eV,电离势(P1)在—5.3eV,电子亲和势(EA)在3.9eV。数据表明化合物具有较宽的带隙,有望成为高效空穴传输和电子传输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简史
  • 1.2 电致发光原理
  • 1.2.1 有机化合物的荧光(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
  • 1.2.2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
  • 1.3 电致发光器件
  • 1.3.1 电极
  • 1.3.2 载流子的注入
  • 1.3.3 器件的结构
  • 1.4 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 1.4.1 空穴传输材料
  • 1.4.2 电子传输材料
  • 1.4.3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 1.5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 1.6 有机/聚合物的能带工程
  • 1.6.1 有机/聚合物能带的形成
  • 1.6.2 有机/聚合物发光材料能隙和能带参数的确定方法
  • 1.7 港湾位取代苝二酰亚胺类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 1.8 实验中主要用到的反应类型
  • 1.8.1 Vilsmer-Haack甲酰化反应
  • 1.8.2 NBS自由基取代反应
  • 1.8.3 Arbuzov反应
  • 1.8.4 Wittig-Horner反应
  • 1.9 选题背景
  • 1.10 论文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及规格
  • 2.2 主要仪器及型号
  • 2.3 电化学测定方法
  • 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4.1 中间体1的合成路线
  • 2.4.2 中间体2的合成路线
  • 2.4.3 中间体3的合成路线
  • 2.4.4 中间体4的合成路线
  • 2.4.5 目标产物A,B的合成路线
  • 2.5 合成方法
  • 2.5.1 1,7-二溴-3,4:9,10-苝四甲酸酐的合成
  • 2.5.2 1,7-二溴-N,N′-二正十二烷基-3,4:9,10-苝二酰亚胺的合成
  • 2.5.3 1,7-(4′,4″-二甲酰基)苯氧基-N,N′-二正十二烷基-3,4:9,10-苝二酰亚胺的合成
  • 2.5.4 4-N,N-二苯基氨基苯甲醛的合成
  • 2.5.5 2,5-二溴对二甲苯的合成
  • 2.5.6 2,5-二氰基对二甲苯的合成
  • 2.5.7 2,5-二溴甲基-1,4-二氰基苯的合成
  • 2.5.8 2,5-二氰基-1,4-二[(二乙氧基膦酰基)甲基]苯的合成
  • 2.5.9 4-(二乙氧基磷酰甲基)-2,5-二氰基-4′-(N,N-二苯基)氨基二苯乙烯的合成
  • 2.5.10 1,4-二正辛氧基苯的合成
  • 2.5.11 1,4-二正辛氧基-2,5-二溴甲基苯的合成
  • 2.5.12 2,5-二正辛氧基-1,4-二[(二乙氧基膦酰基)甲基]苯的合成
  • 2.5.13 4-(二乙氧基磷酰甲基)-2,5-二正辛氧基-4′-(N,N-二苯基)氨基二苯乙烯的合成
  • 2.5.14 目标化合物A的合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合物合成和表征
  • 3.1.1 苝酐溴化反应的讨论
  • 3.1.2 1,7-二溴-N,N′-二正十二烷基-3,4:9,10-苝二酰亚胺合成的讨论和表征
  • 3.1.3 1,7-二(4′,4″-二甲酰基)苯氧基-N,N′-二正十二烷基-3,4:9,10-苝二酰亚胺的合成(中间体1)的合成讨论和表征
  • 3.1.4 N,N-二苯基氨基苯甲醛(中间体2)的合成和表征
  • 3.1.5 2,5-二溴甲基-1,4-二氰基苯合成的讨论
  • 3.1.6 关于化合物A合成的讨论
  • 3.1.7 中间体1,3以及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
  • 3.2 化合物的光谱性质分析
  • 3.3 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间产物的红外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港湾位取代的苝二酰亚胺类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