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绵粉蚧生物生态学特性及药剂防治

扶桑绵粉蚧生物生态学特性及药剂防治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18℃、22℃、25℃、28℃、30℃)和寄主条件下,扶桑绵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粗脂的提取、生命表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研究了四种药剂对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防治效果。在18℃~30℃,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至成虫的存活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25~28℃是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宜温度。通过田间调查发现,从6~11月,扶桑绵粉蚧的种群数量变化很大,在7月中旬数量达到高峰;8月中旬数量随即下降,9月中旬再次达到高峰。扶桑绵粉蚧的怀卵量与天数之间的关系;接3龄若虫60头,3龄若虫蜕皮变为成虫,通过解剖成虫,统计成虫的怀卵量。结果表明,成虫的怀卵量随着天数的增加而增多,并增加到一个最高峰,然后随着天数的减少而减少。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4.5%氯氰菊酯1500倍和2.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进行喷雾防治,这二种药剂对扶桑绵粉蚧若虫和成虫均有相当明显的防治效果,80%敌敌畏800倍;对成虫防治效果最好,且成本较低,较为理想。扶桑绵粉蚧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粗脂的提取,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在不同寄主条件下的脂肪含量不同,在湘杂棉68F2代的脂肪含量最多为12.4%,在苍耳上的脂肪含量为5.9%,在芙蓉花上的脂肪含量最少,为4.9%。室内扶桑绵粉蚧生命表的研究表明,其种群死亡率高峰出现1、2龄级的阶段,其种群死亡率高峰的出现与生物学特性还与温度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扶桑绵粉蚧的分类地位
  • 2 扶桑绵粉蚧鉴定特征
  • 3 寄主与分布
  • 3.1 寄主植物
  • 3.2 分布
  • 4 危害与扩散
  • 5 生物学特性
  • 6 防御机制
  • 7 防治方法
  • 7.1 植物检疫
  • 7.2 农业防冶
  • 7.3 生物防治
  • 7.3.1 寄生性天敌
  • 7.3.2 捕食性天敌
  • 7.4 化学防治
  • 7.5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1.2.1 材料的采集
  • 1.1.2.2 形态特征
  • 1.1.2.3 生物学特性
  • 1.1.2.4 雌成虫怀卵量观察
  • 1.1.2.5 雨水对扶桑绵粉蚧的影响
  • 1.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形态特征
  • 1.2.1.1 雌虫
  • 1.2.1.2 雄虫
  • 1.2.2 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2.1 生活史
  • 1.2.2.2 生活习性
  • 1.2.2.3. 危害特点
  • 1.2.2.4 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
  • 1.2.3 历期观察
  • 1.2.4 成虫怀卵量
  • 1.2.5 雨水对扶桑绵粉蚧活动的影响
  • 1.2.6 影响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的其他因素
  • 1.3 讨论
  • 第二章 扶桑绵粉蚧粗脂的提取
  • 2.1 试剂、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计算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越冬前、后扶桑绵粉蚧的脂肪含量
  • 2.4.2 扶桑绵粉蚧在不同寄主上的脂肪含量
  • 2.5 讨论
  • 第三章 药剂防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药剂
  • 3.1.2 供试虫源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调查方法
  • 3.1.5 防治效果分析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四种不同药剂对扶桑绵粉蚧成虫的防治效果
  • 3.2.2 四种不同药剂对扶桑粉蚧3龄若虫的防治效果
  • 3.3 讨论
  • 3.4. 展望
  • 3.4.1 控制扶桑绵粉蚧的传播
  • 3.4.2 加强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研究
  • 3.4.3 加强防治技术的研究
  • 第四章 扶桑绵粉蚧实验室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介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警惕一种潜在的入侵性有害生物多孔曼粉蚧[J]. 生物安全学报 2020(01)
    • [2].枣树重要害虫——枣星粉蚧和枣树皑粉蚧的识别[J]. 植物保护 2020(03)
    • [3].扶桑绵粉蚧及其近似种的形态鉴定[J]. 植物检疫 2020(01)
    • [4].危害园林树木扶桑的粉蚧调查和形态鉴定[J]. 环境昆虫学报 2020(03)
    • [5].扶桑绵粉蚧交配行为及能力的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 2020(05)
    • [6].绿植携带扶桑绵粉蚧的甲酸乙酯熏蒸技术研究[J]. 植物检疫 2016(06)
    • [7].扶桑绵粉蚧的识别与防治[J]. 新农村 2016(12)
    • [8].扶桑绵粉蚧识别与防治[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24)
    • [9].和田垦区枣粉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农村科技 2017(10)
    • [10].不同植物种类及棉花品种对扶桑绵粉蚧生物学影响研究进展[J].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4)
    • [11].中国拂粉蚧属一新记录种(半翅目,蚧总科,粉蚧科)[J].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5)
    • [12].入侵昆虫扶桑绵粉蚧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8)
    • [13].扶桑绵粉蚧发生传播特点及其科学防控[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12)
    • [14].交配对扶桑绵粉蚧雌虫发育及产卵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2)
    • [15].扶桑绵粉蚧研究进展[J]. 华中昆虫研究 2012(00)
    • [16].云南省扶桑绵粉蚧的分布和危害[J]. 生物安全学报 2013(04)
    • [17].扶桑绵粉蚧识别与防治[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18)
    • [18].不同温度对木瓜秀粉蚧保护酶活性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01)
    • [19].木瓜秀粉蚧在中国的风险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 2020(02)
    • [20].不同木薯品种上木瓜秀粉蚧空间格局研究[J]. 植物检疫 2020(02)
    • [21].低温磷化氢熏蒸对进口山竹粉蚧杀灭效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22].扶桑绵粉蚧转录组分析[J]. 昆虫学报 2017(01)
    • [23].于都县扶桑绵粉蚧疫情防控补贴试点探索[J]. 现代园艺 2017(07)
    • [24].快速鉴定新菠萝灰粉蚧的分子标记技术[J]. 环境昆虫学报 2017(04)
    • [25].杭州地区扶桑绵粉蚧危害调查及系统进化分析[J]. 生物安全学报 2016(02)
    • [26].中国大陆一种甘蔗新害虫——东亚蔗粉蚧[J]. 热带作物学报 2016(07)
    • [27].降雨强度对棉花上棉花粉蚧掉落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4)
    • [28].扶桑绵粉蚧雄虫个体发育过程[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09)
    • [29].广西不同生境蔗田蔗茎红粉蚧的种群动态[J]. 南方农业学报 2014(10)
    • [30].棉花粉蚧热休克蛋白基因的鉴定[J]. 环境昆虫学报 2015(03)

    标签:;  ;  ;  

    扶桑绵粉蚧生物生态学特性及药剂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